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两段氧脱木工艺参数对硫酸盐竹浆脱木率和黏度下降率的影响,分析了脱木率与所得浆料中α-纤维含量、聚戊糖含量和灰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硫酸盐竹浆两段氧脱木目标脱木率约为68%较为适宜,其所对应的一段和二段氧脱木活性碱用量、氧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分别为3.0%、0.9MPa、80℃、40min和2.0%、0.3MPa、100℃、60min。超过该脱木率,尽管浆料中聚戊糖含量随脱木率的提高有所下降,但α-纤维含量在该过程中上升不明显,而黏度下降率则显著增加。另外,研究还发现,当两段氧脱木活性碱总用量超过5.0%时,浆料黏度下降率急剧升高所对应的脱木率转折点约为64%。在保证浆料黏度没有显著降低的前提下,为尽可能脱除木(达到68%的目标脱木率),两段氧脱木活性碱总用量不应超过5.0%。

  • 标签: 两段氧脱木素 竹浆粕 目标脱木素率 黏度下降率 Α-纤维素 聚戊糖
  • 简介:研究了以硫酸盐木为原料告成生物可降解型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各种木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氨基甲酸酯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TGA和DS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木原料所合成的聚氨酯的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木具有典型的聚多元醇结构,用木开绿灯作原料合成的聚氨酯与典型的PEG型聚氨酯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虽然木的添加对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然而添加木可以使得聚氨酯在400℃以下的分解百分率明显下降.说明以木为原料的聚氨酯高分子具有较好的耐热件能。

  • 标签: 聚氨酯材料 合成 原料 硫酸盐 多元醇 木素
  • 简介:用甲酚-浓硫酸法分离了蔗渣中性亚硫酸铵化机浆和碱性亚硫酸钠化机浆浆料、预处理废液以及蔗渣原料中的木,与二氧六环分离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甲酚-浓硫酸法不但能有效地分离蔗渣原料及浆料中的木,而且用于分离亚硫酸盐制浆废液中的木也是同样可行的。研究结果说明,亚硫酸盐化学预处理后,浆料与废液中的木素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表现在木提取率下降,分子量变化,红外光谱中的有关相对吸收强度改变。

  • 标签: 甲酚 木素 亚硫酸盐 化学预处理
  • 简介:采用碱回收绿液对杨木木片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后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脱木反应历程及NaOH的消耗过程.研究表明,采用绿液预处理后,杨木木片得率为73.1%,木脱除率为32.54%.预处理后的蒸煮过程中,在初始脱木段,木脱除率为14.52%;在大量脱木段,木脱除率为42.62%;残余脱木段,木脱除率仅为3.41%.这3个阶段的木脱除率比传统硫酸盐法分别降低了3.55、19.38和9.11个百分点.NaOH几乎全部消耗在蒸煮初期和大量脱木段,这2个阶段NaOH分别消耗了57.71%和42.29%;Na2S质量浓度在蒸煮初期逐渐减小,蒸煮的中后期又逐渐增大.绿液预处理硫酸盐法蒸煮不仅能提高脱木选择性,还能提高蒸煮后浆料得率(达到50.8%),比传统硫酸盐法浆料得率(47.9%)提高2.9个百分点.

  • 标签: 绿液 预处理 硫酸盐法制浆 脱木素历程 碱液浓度
  • 简介:大叶相思树木片用硫化钠溶渡预处理后进行硫酸盐法蒸煮的结果表明.用硫化钠溶灌处理后,脱木速率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快得多,脱木选择性也明显提高,浆料卡伯值较低时(低于14.5).硫化钠预处理硫酸盐法蒸煮浆料得率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高。高温、高浓硫化钠预处理更有利于改善脱木的选择性。

  • 标签: 脱木素 硫酸盐法 蒸煮技术 卡伯值 煮浆 得率
  • 简介:木聚糖酶及无纤维酶纯化组份CFX(CelulaseFreXylanase)对蔗渣硫酸盐浆漂白实验显示,纸浆可漂性提高与酶剂量的关系,结合后续H2O2漂白表现出来;酶剂量选择应根据漂白浆卡伯值和酶系组成结合白度和粘度变化等指标确定;漂白废液碳水化合物分析显示纤维酶FPA活力与葡萄糖和木糖糖基比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适时增加螯合剂处理对木聚糖酶和H2O2漂白效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蔗渣硫酸盐浆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螯合剂 漂白
  • 简介:对包括O2、H2O2、过氧乙酸(Pa)、木聚糖酶(X)等无氯漂剂在内的蓝桉硫酸盐浆TCF漂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桉硫酸盐浆经过OPaP、OXPaP、O(Pa/P)和OX(Pa/P)等TCF程序漂白,漂白浆白度均在81%ISO以上,粘度大于800mL/g,聚合度大于1000,漂白浆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且漂白废水污染负荷低.红外光谱显示,浆白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浆中共轭羰基和非共轭羰基等发色基团的脱除及助色基团(羟基、羧基)的破坏或减少.

  • 标签: 蓝桉硫酸盐浆 TCF漂白 造纸 无氯漂白
  • 简介:目前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广泛应用的是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无需多糖纯品和贵重仪器等优点,且对水溶性样品和非水溶性样品均可测定。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是由Dubois等提出的。其原理是:多糖或寡糖被浓硫酸在适当高温下水解,产生单糖,

  • 标签: 多糖含量 比色法测定 单糖 仪器 测定方法 寡糖
  • 简介:通过TLC检测、FTIR、XRD、UV-Vis及NMR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硫酸锆与甘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pH值(〈1)下,甘油与Zr(IV)发生配位形成五元环螯合物,产物结构稳定且有较好晶型,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却可以溶解在10%小苏打水溶液中,溶解过程部分配位作用解除,释放出少量甘油而Zr(IV)却不发生水解。

  • 标签: 硫酸锆 甘油 螯合配位 解配位作用
  • 简介:以海参斑软骨为原料,经过粉碎、干燥、脱脂、脱色处理。分别用水提法、碱提法、酶法辅助提取以及超声辅助提取四种方式提取多糖,再用乙醇沉淀冻干得到四种多糖(EAP-W、EAP-D、EAP-U、EAP-E)。将四种多糖进行成分分析,用Sevage法,盐酸调等电点法和三氯乙酸法进行除蛋白工艺优化,最后将除蛋白的四种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方式提取多糖提取率分别为3.52%、4.16%、6.84%、4.85%。四种多糖总糖含量分别为52.60%、53.19%、54.81%、54.90%。Sevage法对四种多糖蛋白的去除率分别为61.40%、62.78%、65.26%、60.26%,多糖损失率为21.23%、20.18%、19.15%、26.14%。四种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EAP-W抗氧化活性最好,当浓度为5mg/mL时,EAP-W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0.212、83.86%、96.26%、99.01%。

  • 标签: 海参斑软骨 提取方法 脱蛋白 抗氧化
  • 简介:通过对各种磺化剂的性能对比,选定以氨基磺酸作为蓖麻油的硫酸酯化剂,经过探索性试验和正交优化,得出本反应的优选条件为:物料配比n(OH):n(H2NSO3H)为2:1;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2.5h;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5%.该反应无"三废"产生,符合绿色化生产要求,是蓖麻油硫酸化的新途径,采用该方法试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

  • 标签: 氨基磺酸 蓖麻油 硫酸化 皮革加脂剂 硫酸酯化剂
  • 简介:在明胶微粒存在的微酸性环境中,SO4^2-与Ba^2+反应生成均匀、稳定的BaSO4悬浊液,该悬浊液在576nm有最大吸收峰,而后利用本实验室研制的金属元素自动分析仪的流动功能进行SO4^2-的测定。在最适检测条件下,运用该方法测定SO4^2-可以得到线性良好且范围广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5-5和5-160mg/L;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468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12%(n=7)。利用该方法分析水中的SO4^2-,回收率为98.0%-108.0%,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比浊法 流动注射分析 硫酸根离子 水样
  • 简介:利用木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和LIP14菌株所产胞外酶结合H2O2。对蔗渣硫酸盐浆进行几种漂序漂白实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段放在氧脱木后漂白技果较好;ME446酶和LIP14处理使蔗渣硫酸盐装氧脱术浆终漂白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2%ISO和60%ISO,LIPl4酶漂白效果好于ME446酶,表明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在硫酸盐装漂白中怍用重要:木腐菌胞外酶中纤维酶活力有损漂白浆强度,应用中应于以控制;酶处理结合碱抽提能有敢降低漂白浆卡怕值,但漂白浆终漂白度不一定因此有所提高。

  • 标签: 漂白浆 硫酸盐浆 蔗渣 酶处理 白度 漂白效果
  • 简介:采用FTIR、XRD、UV-Vis、~(13)CNMR等以及脱质子计算方法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Zr(Ⅳ)与苦杏仁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及pH≈0.5条件下,Zr(Ⅳ)与苦杏仁酸上的羟基和羧基都发生了配位作用,且Zr(Ⅳ)与—OH、—COOH的配位数都为1,按双齿配位螯合成五元环配合物。

  • 标签: 硫酸锆 苦杏仁酸 羟基 羧基 配位作用
  • 简介:三大症状维生A对人体上皮组织的形成、发育和保护上皮组织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并与正常的视觉关系密切.因此,维生A缺乏可累及所有的上皮组织,特别是眼、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的上皮,可有三大方面的症状.

  • 标签: 维生素A 保健功能 上皮组织 视觉 皮肤 维生素A缺乏
  • 简介:研究了麦草NaOH-AQ浆在氧脱木过程中木结构的变化。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提取浆中残余木;利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试样,经过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的木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利用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木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以全面了解木结构在氧脱木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麦草浆 氧脱木素 木素分子质量 31P-NMR 木素结构
  • 简介:对卡伯值为11.4的深度脱木硫酸盐竹浆分别进行了DQP、D0(EOP)D1和CEH3种不同漂序的漂白。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漂白剂用量下3种漂白竹浆的白度均达到80%,以DQP和D0(EOP)D1为代表的ECF漂白具有很好的白度稳定性。打浆后发现,这3种漂白竹浆的强度性能都较好,其中D0(EOP)D1漂白竹浆的各项强度性能最佳。达到相同的漂终白度80%时,DQP和D0(EOP)D1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均比CEH漂白废水低得多,其中AOX仅为CEH漂白废水的1/10左右,说明ECF漂白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综合考虑漂白浆的白度、白度稳定性、强度和对环境的友好性,D0(EOP)D1漂序是硫酸盐竹浆ECF漂白的较佳选择。

  • 标签: 硫酸盐竹浆 ECF漂白 CEH漂白 污染负荷 强度性能
  • 简介:对楸树3个无性系的两类径级枝桠材的硫酸盐化学法制浆及造纸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粗、细枝桠材硫酸盐法蒸煮最佳用碱量分别为21%和22%(以Na2O计)。在此条件下蒸煮,可获得卡伯值为21、纸浆得率分别为41%和34%的未漂化学浆。在相同的蒸煮工艺条件下,两类径级的楸树枝桠材硫酸盐法制浆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楸树3个无性系枝桠材硫酸盐法制浆性能差别不十分明显,在相同蒸煮条件下所得纸浆的卡伯值、纸浆得率和筛渣率相近。8401枝桠材硫酸盐浆相对较难漂白,8402和金丝楸硫酸盐浆的可漂性相对较好。

  • 标签: 楸树 无性系 硫酸盐法 制浆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