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就必须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那么,有哪些“损食品”应尽量少给孩子吃呢?

  • 标签: 孩子 食品 科学知识
  • 简介: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摩尔数之比称为F值(Fischerratio)。作文叙述了已报道的高F值制品经注射或口服均可改善肝性病病人血液氨基酸的功效,并对其药理及临床实效进行了简介。本研究以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过二次选择性酶解,制成低聚肽混合物,并以活性炭选择性地分除芳香族氨基酸或肽,从而制得F值>20的高F值功能低聚肽混合物,其得率(产品含氮量:黄粉含氮量)为15%左右,无苦味.研究以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证实了所得产品具有防治肝性病的功效,其效果等于(或微优于)市售相应的晶体氨基酸的配制品。预计本研究所得产品的成本将远低于市售者。

  • 标签: 生理功能 药理 药品 肝性脑病 玉米黄粉 高F值低聚肽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不同加香食品中以1,4-二溴苯和乙酸苯乙酯为内标测定天然有害物侧柏酮、龙蒿、黄樟素和甲基丁香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前处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剂将待测物从各食品基质中分离。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四种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与浓度比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4-0.9997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侧柏酮0.16μg/mL、龙蒿0.2μg/mL、黄樟素0.2μg/mL和甲基丁香酚0.4μg/mL;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2.47%-98.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9%-4.05%,获得了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了不同基质对待测物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市场上5种食品的检测,表明该法可实现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本方法可靠,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及监控的要求。

  • 标签: 侧柏酮 龙蒿脑 黄樟素 甲基丁香酚 气相色谱法 同时蒸馏萃取
  • 简介:马尾松针叶含贝壳杉酸-19-甲醚、南洋杉酸、松香酸、鞣酸、α-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K等,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明目、安神的功效,〔1〕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有丰富的马尾松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目前尚无对马尾松针叶的毒性研究报道。...

  • 标签: 马尾松针叶 致突变性 急性毒性 阴性对照 精子畸形试验 阳性对照
  • 简介:消化学核心期刊《Gut》发表的1篇文章表明,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1997年对80000名瑞典成年人做了为期11年的饮食调查。其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被饮食影响的抗氧化水平和罹患急性胰腺炎之间的潜在关系。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食用蔬菜 预防 斯德哥尔摩 抗氧化水平 核心期刊
  • 简介:目的对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影响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是否可引起组织氧化损伤。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实验动物房内适应3d)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DiBP试验组(4组剂量分别为50、250、500和1000mg/kgBW)。其中,对照组给予玉米油溶剂灌胃,而各试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DiBP玉米油溶液灌胃,实验连续进行8周,普通饲料喂饲,自由饮水。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穿梭箱行为学测试,并测定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潜伏期(CL)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性回避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小鼠组织SOD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H-Px活性呈现降低趋势,25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8-OHdG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BP可损伤实验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够导致试验小鼠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主动回避 氧化应激 食品安全
  • 简介: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褐孔菌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褐孔菌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本文报导了从176件急性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的3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及血清学分型结果,检出率为1.7%,检出了O10和O39血清型,从而填补了国内新的致人腹泻的类志贺邻单胞菌的O抗原群,其中一株与O1~O50诊断血清不凝集,这一菌株可能是一新的O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了病人与带菌动物间存在着共同的血清型,有可能发生人畜间的传播,造成人兽共患病,带菌动物可因粪便污染水源和环境,可经饮水和食物传播,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应引起广大临床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实验证实该三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具有肠道共同抗原。

  • 标签: 血清分型 类志贺邻单胞菌 急性腹泻病 腹泻粪便标本 共同抗原 带菌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结果2014年4月—2015年3月共调查1678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0.65%(95%CI:0.27%-1.03%),年发病率为0.085次/人(95%CI:0.017-0.098次/人),每年房山区约有8.7万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食源性比例为54.5%(6/1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低年龄段、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居住在农村的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风险较高。72.7%(8/11)的病例进行了药物治疗,54.5%(6/11)的病例去医疗机构就诊,药物治疗的病例中87.5%(7/8)使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0.32亿元,占2014年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519.3亿元)的0.62‰。结论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值得关注,且食源性比例较高,儿童患病风险较高,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负担评估,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横断面研究 疾病负担 食品安全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