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综述近几年邻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对各种方法做出评价,并展望今后相关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前处理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邻甲酸酯物质(PAEs)含量及分布情况,为开展食品中PAEs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2—2013年在我国7个省、直辖市大、中、小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采集市售7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PAEs含量。结果:18种PAE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均有检出(0.11%~45.11%),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物质为邻甲酸二(2-乙基己基)己酯(DEHP)、邻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甲酸二丁酯(DBP)和邻甲酸二环己酯(DCHP),其平均含量范围为0.05~0.13mg/kg,整体数据呈偏态分布,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低水平区域。包装熟畜肉中DEHP和D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食品;水产类食品中DIBP和DCHP的含量相对高于其它食品。包装熟畜肉中的DEHP、DBP和DI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非包装的生畜肉。结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普遍检测到PAEs,而且不同种类食品中PAEs含量不同,差别较大。总体来说,有关部门需关注检出率和含量水平较高的加工包装食品。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动物源性食品 调查 含量分析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对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甲酰的同时分析方法。对影响2种物质分离和定量的因素(流动相、洗脱程序、提取试剂、色谱柱和提取时间等)进行选择。优化分析后的方法表明,样品用乙腈提取10min后采用普通C18分析柱,以乙腈/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可对苯甲酸、过氧化甲酰进行有效分离,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正确度和回收率。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甲酰。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同时测定 苯甲酸 小麦粉 液相法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鉴于甲酸生产的盈利率下降.巴斯夫公司最近在欧洲市场上调高甲酸的售价。新的价目单定价如下:浓度85%每吨570欧元;浓度99%~100%每吨690欧元(批量出售)。这是近几年来该公司对甲酸的首次提价。

  • 标签: 巴斯夫公司 甲酸 售价 欧洲市场 浓度 利率
  • 简介:冷饮质设备严纪宏无锡轻工大学0前言在冷饮生产中,质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质,可使原料中的浆、汁、液混合、乳化,固体颗粒进一步细化,从而使不同组分均匀地混溶在一起,增加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分离。质后的冷饮食品,如冰淇淋、雪糕等,组织状态...

  • 标签: TEA Tea-stalk Tea-stalk SEPARATOR COLOR separate
  • 简介:目的对邻甲酸二异丁酯(DiBP)影响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是否可引起脑组织氧化损伤。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实验动物房内适应3d)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DiBP试验组(4组剂量分别为50、250、500和1000mg/kgBW)。其中,对照组给予玉米油溶剂灌胃,而各试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DiBP玉米油溶液灌胃,实验连续进行8周,普通饲料喂饲,自由饮水。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穿梭箱行为学测试,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潜伏期(CL)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性回避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H-Px活性呈现降低趋势,25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8-OHdG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BP可损伤实验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够导致试验小鼠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主动回避 氧化应激 食品安全
  • 简介:相对碱法制浆,甲酸法制浆具有反应温度较低、溶剂易回收、污染较小的特点,适用于草类原料制浆。甲酸是一种溶解木素性能较好,自身酸度适合木素溶出的较佳有机溶剂。本研究通过设计序列实验,测定反应黑液中溶出木素,建立蔗渣通过甲酸蒸煮反应脱木素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在常压、甲酸体积分数90%、液比1:10、蒸煮温度100℃、反应时间80min的蒸煮条件下,蔗渣纤维被分散成纸浆,并有较好的脱木素效果。其脱木素动力学方程为:D=0.74689×C^1.68799×(1-exp(-0.05171t)),该方程可以预测蔗渣纸浆过程的脱木素程度,并控制甲酸制浆的蒸煮过程。

  • 标签: 蔗渣 甲酸 动力学模型
  • 简介:通过对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钠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黑曲霉、黑根霉八种代表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pH4.5-8.0范围内及高温处理后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酯钠盐 抑菌作用 稳定性研究 防腐剂 食品
  • 简介: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酶活,对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乙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比酶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酶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酶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酶,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冷冻水冷器各传热管的冷却水量分布不均匀使其冷却效率普遍较低.本文简要评述了目前常用分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池式布筛板理论,并且进行了模拟试验和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布技术的关键参数是筛板上的积水池深度,达到125mm以上时,冷却水分布的整体均匀度可达85%以上,可以较好地解决现有设备普遍存在的不均布问题.这种布技术简单可行,设计方法也十分简便,可以较方便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冷冻水冷器 均布筛板 结构优化 设计方法 冷却水
  • 简介:探讨不同添加量的不同变性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将压热冷却高直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制成糊化淀粉、老化淀粉、抗性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以质量比15:85。20:80,25:75混合,在高压80MPa质两次,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结构、质构及持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高压80MPa两次质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硬度和持水性增大:而不同添加量的不同淀粉对蛋白凝胶的硬度和持水性显著增强(P〈O.05)。在淀粉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蛋白凝胶硬度最大,而各样品间凝胶持水性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蛋白凝胶网状结构中产生孔洞,暴露出更多的蛋白结构表面活性基团,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增大凝胶硬度并提高凝胶持水性。添加淀粉的大豆蛋白凝胶的亮度L显著高于未添加淀粉的大豆分离蛋白(P〈O.05)。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高压均质 凝胶性质
  • 简介:对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片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进行了方法优化,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调整,采用ODS—Cl8型(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体积比5:95),流速为1.0mL/min,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nm。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4),平均回收率大于90%,该法满足实验要求。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山楂片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
  • 简介:在最近召开的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告节2009中国传媒论坛之新媒体专场上介绍,随着互联网、路牌等等一些新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三分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两者将在未来一年互相渗透与竞争,并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媒体受众将被分流并发生“碎变化”,相应地,

  • 标签: 广告 费用 投放 新媒体 传统媒体 互联网
  • 简介: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氯磺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钠(MP),然后以MP、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和TEM对合成的表面施胶剂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分析表明丙表面施胶剂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显示其乳液微粒呈球形,微粒直径约为145nm.对比自制丙表面施胶剂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OP-10形成的乳胶膜的耐水性(自乳胶膜形成后15天测试2种乳胶膜的吸水率分别达到19.1%和44.2%)可知,自制丙表面施胶剂形成的乳胶膜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与未施胶纸及采用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表面施胶的双胶纸相比,利用自制丙表面施胶剂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双胶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的纸张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反应型乳化剂 表面施胶剂 双胶纸 结构表征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法诱变,以抑菌效价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对筛选的突变菌株进行发酵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乳酸含量.然后根据产乳酸含量的多少,确定最佳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质量浓度为1.0mg/mL、诱变时间为40min时所获得的突变菌株NY-34具有较高的乳酸产量,即648mg/L,比诱变前(246mg,L)提高2.63倍。

  • 标签: 亚硝基胍 诱变 突变菌株 苯乳酸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经过回流脱水酯化法直接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用量为0.1mol的前提下,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2.5h、丙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3.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此时反应的酯化率为97.5%。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而且具有价格低廉、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强酸性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