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和探讨了黄河口拦门疏浚后,尾闾河道水位、流速和水面比降的变化以及疏浚部位的回淤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河口拦门疏浚后,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可以使尾闾河道发生溯源冲刷.在施放不同典型年的水沙条件下,尾闾河道可在疏浚点以上21~35km范围内发生溯源冲刷,同流量水位最大下降0.24~0.47m.同时,疏浚河槽始终处于回淤状态,经过一个汛期回淤量可达到70%~80%.

  • 标签: 黄河口 拦门沙 疏浚 泄洪 排沙
  • 简介:介绍溪流域梯级电站的基本情况,指出当前水能调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经济的调度方案和措施。

  • 标签: 沙溪流域 梯级电站 水能调度
  • 简介:乌江沱水电站的泄洪流量已超过3万m^3/s,总泄洪能量最高达13100Mw、单宽能量最高达125MW,其泄洪消能建筑物具有流量大、尾水深、低佛氏数和堰上水头高、单宽流量大等特点,是保障枢纽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性建筑物。为此,对沱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泄洪、消能布置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作了验证,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该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问题。

  • 标签: 水工结构 泄洪消能 戽式消力池 宽尾墩 模型试验 沙沱水电站
  • 简介:赵口引黄灌区兴建于70年代初期,地跨郑州、开封两市,控制面积23.5万hm~2,设计灌溉面积15.3万hm~2;远期规划可扩展至周口地区和许昌市,增加灌溉补源面积22.4万hm~2。该灌区泥沙处理采用一号沉池集中沉。该灌区一号沉池包括南、北两池,北池占地264hm~2,被中隔堤分为上下两区;南池占地205hm~2,因其自然沉容积较小,是较好的堆区,平面布置如图。

  • 标签: 引黄灌区 沉沙池 运用模式
  • 简介:加压液化输装置专利技术,就是将人工管涌串深埋在中泓河底,利用泥沙底层的小流量加压渗流起动泥沙来代替水流拖曳起动泥沙,达到低耗、高效冲降槽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加压液化输装置的原理,论证了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及预期效果。

  • 标签: 液化输沙 装置 泥沙 淤积 渭河
  • 简介:葛洲坝大江电厂右侧安装场下,布置了双层泄流设施,上层为左右并列两个排漂孔,出口断面2.7米×6.5米(高×宽),孔底板高程38.8米;下层为左右并列两个孔的排洞,出口断面3.0米×6.5米(高×宽),洞底高程29.2米,出口位置x=15+0944。尾水

  • 标签: 排沙洞模型 试验 原型观测 双层泄流 排漂孔
  • 简介:本文基于美国GlobalLandCoverFacility(GLCF)的全球90m精度的DEM数据源,采用作者开发的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提取了黑龙江省兰镇以上兰河流域河网相关信息.同时结合兰河暴雨洪水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含简化水文过程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直接用假设的降水过程作为输入,估算了兰河流域局地暴雨的洪水过程与低洼地的洪水淹没过程.结果表明,从公开的高分辨率全球DEM数据自动提取指定流域信息,并利用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采用上述模型,可以为山洪灾害防治分析提供有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 标签: DEM 河网提取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局地暴雨 山洪灾害
  • 简介:庙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排洞为我省目前已建成的孔口尺寸最大的排洞,采用进口检修闸门、挡闸门、出口弧形工作闸门的布置形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排洞的运用对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排沙洞 检修闸门 挡沙闸门 弧形闸门 启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