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用水总量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之一,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至关重要。在科学界定区域用水总量内涵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区域缺水率等13个基础指标的区域用水总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的考核标准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区域用水总量实施效果。选择南京市高淳区进行了模型应用实例研究,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 标签: 用水总量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1水污染排放现状根据信阳市20个人河排污口上游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分布及排污状况,测算全市1998年区域废水入河量为6037万t,废水COD入河排放量为1.78万t。其中排入淮滨水文站控制断面的排放量为7093t,占区域入河总量的39%;入狮河控制断面的排放量为7866t,占区域入河总量的44%;入潢川水文站控制断面的排放量为1357t,占全市区域入河总量的7.5%;入史灌河蒋集水文站控制断面的排放量为1450t,占全市入河排放总量的8.2%。

  • 标签: 水污染物排放 水污染 控制对策 水资源保护 规划
  • 简介:本文根据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中的需求,提出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流域总量管理的集成系统总体架构,建立流域水环境系统综合数据库,研发适宜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流域数字水环境系统多种可视化技术;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和总量的模型、数据、方案等成果与三维数字流域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三维数字流域技术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技术集成系统。该系统以流域水环境系统为核心,着眼全局用数字化的手段刻画整个流域,覆盖全流域的整体模型作为基础模拟流域的环境现象和过程,处理大量的流域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流域水工程信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以模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水化学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及污染排放过程等关键过程,揭示流域污染源迁移转化和水体水质响应变化的规律,服务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实践。

  • 标签: 水生态承载力 总量控制 3D-GIS 集成系统
  • 简介:为研究水库水经国内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各阶段出水中有机提取物对细胞DNA损伤的情况,于8月和1月取水库水作为原水,设定采集4个水样:原水(A)、经混凝沉淀后的沉后水(B)、滤后水(C)和经氯消毒的出水(D)。提取水样中的有机物配成不同浓度溶液,喂食小白鼠,取小白鼠脾脏细胞做彗星实验。结果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水处理工艺各阶段出水对DNA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程度顺序:A〉B〉D〉C;丰水期水样对DNA损伤程度高于枯水期水样对DNA的损伤。结果表明,水库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遗传毒性有削减作用,但不能消除。加氯消毒增加了水库水的遗传毒性。

  • 标签: 有机提取物 彗星实验 DNA损伤 遗传毒性
  • 简介:以湿地污染去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植物、流量和水位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影响一致,均为植物〉流量〉水位;植物是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大薸对3种污染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凤眼莲,但其在9月底易发生二次污染,需要及早收割,流量是TN和CODMn去除率的显著性因素,水位为不显著因素;BOD5、CODMn和TN浓度在系统的前端下降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表明大部分污染在湿地的前端被去除,湿地整体截污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用中可选择大薸在北方推广,并充分利用湿地后端潜能,最大化处理污染源水体。

  • 标签: 潜流人工湿地 正交实验 去除率
  • 简介:陕西省长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35.2%,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主要水源区。文章通过对该流域废水量、入河主要污染量及重点排污口的调查和计算分析,对流域河流的污染规律有了明确的量的认识,为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长江流域 污染物 水污染 评价 陕西
  • 简介: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松花江在休养生息前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严重,且呈现出多元酚的污染态势。通过对连续三年全江7个重点断面酚类化合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休养生息措施已经使得松花江下游江段水体中的多元酚类含量大幅度下降。

  • 标签: 松花江 酚类污染物 休养生息
  • 简介:溶解态污染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其在降雨径流阶段的传输过程对于城市污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不透水表面不同坡度(0.5°、1°、2°、3°、4°、5°)情况下降雨径流及溶解态污染传输过程。结果表明:坡度越大,坡面产汇流时间越短,径流量越快达到稳定;污染浓度随降雨径流深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坡度越大,初始浓度越高,衰减越快;污染传输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坡度越大,污染传输速率峰值越大,峰值出现在径流深度为0.3~0.5mm之间;溶解态污染传输过程符合指数冲刷模型,随着坡度的增大,冲刷系数k先线性增加,坡度大于3°基本保持稳定。相对于颗粒态污染,溶解态污染冲刷系数大,易被冲刷,冲刷集中发生在径流初期。

  • 标签: 不透水表面 降雨径流 污染物传输 溶解态污染物
  • 简介: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采用GMS中的MODFLOW模块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MT3D模块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利用地下水实测流场与计算流场进行比较,率定含水层参数,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校正与识别。最后,预测滨海油田油井和输油管线在正常、输油管道破裂与老化腐蚀造成的原油泄漏等3种工况下,原油地下水污染第10年内与20年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周边村庄的影响。

  • 标签: GMS 输油管线 地下水污染 预测
  • 简介:7月31日,公司缅甸莱比塘采矿项目经过四年多的采剥施工,累计采剥总量成功突破两亿吨大关,这是继项目在2014年10月29日突破亿吨大关后创造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 标签: 采剥 缅甸 采矿
  • 简介:在陕西省紫阳县任河干流上毛坝关水电站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中,通过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拌和物干湿度(VC值)的控制,以及卸料、平仓、碾压所选用的施工工艺以及碾压混凝土所采取的养护和防护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 标签: 碾压混凝土的干湿度(VC值) 摊铺厚度 层间结合 质量控制
  • 简介:混凝土是目前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用量最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保证施工质量。

  • 标签: 混凝土 表面 粉煤灰 水泥 质量控制
  • 简介: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标志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根据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提出了建设好“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对引黄涵闸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引黄涵闸的远程监控,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黄河 涵闸 远程监控 系统质量控制
  • 简介:本文阐述了竖井开挖过程中的施工测量方法,以及该方法在阿尔及利亚玛坞阿纳大坝工程的应用。

  • 标签: 测量 竖井 开挖 施工
  • 简介:1前言石家庄市引水入市美化环境工程,是一项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市容的大型公益工程,被列为省、市“九五”期间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极大改善了省会的城市形象。其中,北线工程利用石津总干渠和旧运河改建而成,西起田庄涵洞,东至土贤庄,全长24.15km,渠道断面采用梯形断面,现浇混凝土板衬砌,衬砌厚度为10cm,坡度为1:2。蓄水位变化范围,采用混凝土板下铺垫聚乙烯泡沫板进行保温防冻,渠道混凝土衬砌设有横向和纵向伸缩缝和沉降缝,块与块之间设有新型闭孔泡沫塑料的伸缩缝,伸缩缝与沉降缝相间布置,坡脚伸缩采用PVC

  • 标签: 北线工程 引水入市 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生产 监理工程师 伸缩缝
  • 简介:日前,日本财务省发布一项报告称,日本必须大力减排温室气体,否则将付出多达1.27亿日元(约合10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根据《京都议定书》,日本承诺在2008-2013年间,将其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94%的水平。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量 排放权 日本 《京都议定书》 全球市场 减排
  • 简介:文章介绍了用水泥净浆压蒸检验方法检测MgO安定性存在的有关问题.通过相应的对比试验和工程实际运用,对采用胶砂试件代替水泥净浆试件进行MgO水泥压蒸试验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微膨胀混凝土 MGO 压蒸 安定性
  • 简介:无论隧洞是否处于石灰岩地区或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地段,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肯定是控制重点,这就需要承包商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隧洞开挖和支护措施,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前制定防护预隶,改善施工环境,从而起到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作用,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介绍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标签: 引水隧洞 质量管理 控制措施
  • 简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大型建筑物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钢筋混凝土存在多方面施工质量低劣的问题,从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几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低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对策。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