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河北省水利普查办公室主任刘凯军检查保定市水利普查工作。国家水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保定市水利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抽查。保定市政府副市长、保定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石海林部署全市水利普查工作。河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河北省水利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长安检查保定市堤防工程普查工作。

  • 标签: 普查工作 水利厅 保定市 办公室工作人员 河北省 质量抽查
  • 简介:自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家水利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普办)和省水利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普办)的统一部署,保定市水利普查工作科学谋划,广泛宣传,全面推进,通过市、县水利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已按照国普办与省普查办的要求.及普查时间节点完成了水利普查各项任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水利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准确数据。

  • 标签: 普查工作 水利改革 保定市 综述 水利工作 政府决策
  • 简介:通过对“河北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的技术路线、数据采集方法、质量控制过程、普查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系统阐述,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普查经验,不仅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法,数据成果为可水利行业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客观的基础数据支持。

  • 标签: 河北省 水土保持 普查
  • 简介:国务院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国开展水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次开展全国性水利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统计调查史上也是少有的。自水利普查开展以来,

  • 标签: 水利发展 普查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定 组成部分 环境调查
  • 简介:大武口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深层地下水是研究区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了较大的降落漏斗,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参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大纲.对研究区域深层地下水进行超采区综合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均属于超采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为大武口地区地下水资源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 标签: 深层地下水 超采区 划分方法 保护和治理建议
  • 简介:介绍了淮北市水环境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包括地下水利用不合理、水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严重及监管水平低下,最后提出对策有效利用水资源来保障淮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淮北市
  • 简介:现已基本探明固原北川地下水可开采总量4457.74万m3/年,矿化度小于3克地下水开采量2978.36万m3/年。目前开采利用总量3320万n13/年,灌地16.6万亩,已处于超采状态,且部分地区布局不合理,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建议今后应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调整布局,地下水开采利用总量控制在3000万m3/年以内,其中:500万m3/年优先解决城市供水及人畜饮水,2500万m3/年解决农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机井数量应控制在800-900眼,灌地12.5万亩左右。在己形成的中河~彭堡井灌区、银平公路以东清水河河床两侧头营’四营井灌区、沈家河’头营井库结合灌区、银平公路以西头营~七营井渠结合灌区四大灌区,农田灌溉应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技术,以低压管灌、微灌、喷灌为主,小畦灌溉为辅,杜绝大田漫灌。

  • 标签: 地下水资源 开发与保护 固原北川
  • 简介:地下水严重超采及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给是当今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对利用中小洪水补充大清河系清南地区地下水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大清河系 中小洪水 地下水
  • 简介:液化是饱和无粘性土和少粘性土在强振作用下,使土体具有液体流动特征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液化机理决定了液化土层的处理措施,而现代工程中,地下水位升降使土层液化等级有不同的变化。

  • 标签: 液化 地下水位 强振作用 液化机理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沿渠地下水极为丰富。基本表现为孔隙裂隙水、承压水和砂砾岩裂隙一孔隙承压水三种类型。土方开挖及填筑、后期工程运行管理期间,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同时,本渠段地层条件主要为膨胀土,其遇水膨胀、失水干缩的特性使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采用水泥改性土对原有膨胀土进行换填处理,以达到基础稳定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施工降水及改性土换填,提出各期降水要求和方式,以及改性土填筑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

  • 标签: 施工降水 改性土填筑 膨胀土
  • 简介:以额济纳三角洲2011年生态输水期间(4月)和生态输水间歇期(8月)两次巡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为基础,运用Kriging插值、Piper图等方法,综合分析单次生态输水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河岸带、戈壁带和农田绿洲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4月相比,8月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未发生明显改变,但TDS(总溶解固体)(2211.7~2974.3mg/L)、总硬度(251.5~357.3mg/L)以及各主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空间变异系数增大(112.6~157.5);空间上,地下水化学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TDS由小于1000mg/L增高到大于3000mg/L,垂直河道方向,距河道一定距离存在TDS峰值带;额济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潜水蒸散发、生态输水和抽水灌溉等。

  • 标签: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干旱区 额济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