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救治疗的患者实施心肺脑复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近一年来(2019年12月开始,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诊抢救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抢救,观察组心肺脑复苏抢救。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距。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急救后1d、急救后3d、急救后7d三个阶段的GCS评分分别为(4.78±1.34)分、(6.21±1.38)分、(9.31±1.36)分、(8.03±1.29)分、(9.45±1.22)分、(13.24±1.25)分,组间对比具有P值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8.33%、94.44%,对比后可以发现统计学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诊抢救期间给予患者心肺脑复苏治疗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而且改善预后效果,可加大力度推广。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急诊抢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应用在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手术的重症胸部创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合并创伤性休克。按照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前一组接受常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可以给其急诊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手术治疗 重症胸部创伤 创伤性休克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急诊科建立起高效的急诊服务管理体系。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对院前、院内的急救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急诊信息化平台在救治重病患者可以快速构建绿色通道,及时与院内各急救单元进行协作,降低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时间,有力提升临床抢救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急诊信息化建设利大于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急诊服务管理 急救衔接 临床信息化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急诊医疗管理中,越来越注重信息化的实现。当前,国内各大综合医院都已经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管理体系,但仍有部分医院缺少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救治决策、急救指导等方面都不够健全,这些缺陷造成了急诊科护士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对病人的病情的处理、评估和治疗都缺少相应的依据,甚至会对病人的病情造成误解,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加强对医疗信息管理体系的应用非常重要。

  • 标签: 医疗 信息系统 急诊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急诊中的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医疗信息系统应用于急诊的优势进行分析,其次从急诊信息化建设内容、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最后提出医疗信息系统对不同就诊患者的应用,以及在患者就诊中叫号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一方面促使医疗急诊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医疗 信息系统 急诊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急诊的业务流程与普通门诊有很大区别,兼具门诊和住院管理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设计开发一套急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记录,同时与医院现有的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掌握病人的相关诊疗信息,辅助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诊断、抢救以及合理分配急诊医疗资源。现针对急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功能展开详细论述,并介绍其在实际急诊医疗管理中的使用效果。

  • 标签: 急诊医疗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银杏树(Ginkgobiloba)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树种,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枯叶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对银杏树的健康和美观造成了严重威胁。银杏树枯叶病通常由真菌或不适宜的生长条件引起,导致叶片枯黄和早期脱落。本文将探讨银杏树枯叶病的主要危害,并详细分析一系列的救治措施,旨在为银杏树的健康养护提供有效的策略。

  • 标签: 银杏树 枯叶病 救治措施
  • 简介:摘要:有机磷农药是指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农药,其外形大多呈结晶或油状,有股蒜臭味,一般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目前市场上有机磷农药用作植物杀虫剂的有对硫磷、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用作杀菌剂的产品有稻瘟净、克瘟散、威菌磷等;用作除草剂的产品有草铵磷、草甘磷等,此外还有用作灭鼠剂、脱叶剂等各类产品,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主要是简述牲畜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实验检验及救治措施,为解决生产中碰到的这一类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烟气是火灾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产物。火灾烟气吸入性损伤一直以来是烧伤领域和消防领域难以避免的问题。据报道,火灾中85%以上的死亡是由于吸入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而致死的,即使不是直接致死,也会由于吸入有毒烟气后丧失逃逸能力而被烧死。因此,了解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对于帮助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帮助救治火场伤员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就火灾烟气的危害及其应急救治策略研究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火灾烟气 中毒 窒息 吸入性损伤 应急救治
  • 简介:摘要首先分析三甲综合医院急诊部的功能服务对象,对其行为模式和空间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了解各个存在群体的流线,整合急诊各部分医疗流程。将不同群体进行分流,优化流线组织,从建筑空间角度提高急诊诊疗效率。

  • 标签: 高效 分流 整合
  • 简介:摘要:在各种危急病症频发的今天,急诊科这个特殊医疗环境下经常会面临医疗纠纷的风险。笔者总结分析了目前常见的护理风险:急诊工作特殊性所致的风险,业务知识缺乏所致的风险,护理人员自律性不强引发的风险,护理技术不到位所致的风险等,然后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原因 应对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民众对疾病的救治要求已较前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培养较高急诊急救专业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全科医师 急诊急救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染病医院病房楼区别于普通综合医院,在前期建筑规划与设计中需考虑传染性疾病的特殊性,对医院内部各功能区域的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有严格分离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实例项目,对传染病医院设计进行初步探究论述。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建筑设计 实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发病的原因有:脑出血有10例、脑梗死有18例、农药中毒有28例、一氧化氮中毒有12例、严重心律失常有13例、糖尿病有21例、低血糖有12例、肺性脑病有19例、热射病有17例。抢救成功的有132例,抢救成功率为88.00%,有18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病死率为12.00%。结论:导致患者昏迷的病因较多,所以急诊内科必须要第一时间通过家属来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或遗忘疾病史,及时对患者的病因做出诊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的风险。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 脑出血 脑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级护理应用在急性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78例急性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急诊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分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诊分级护理应用在急性创伤患者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创伤 急诊分级护理 死亡率 医疗纠纷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为抢救重症患者的首要环节,主要在患者发病现场对其展开救治工作,救治成功率与院前工作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目前,院前抢救工作性质为需要较快的工作节奏、所需救治的急症患者和危重患者较多,在护理过程中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为了降低护理风险,需加强对急救和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加强急救及急诊护理风险干预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诊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医疗改革推进,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在社区接诊中能正确果断识别危及生命的疾病和准确高效处置常见急诊以缓解患者痛苦,可以明显降低急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全科医学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五官科等常见临床病症,将全科医学的理念与急诊医学相结合,必将打造出一支服务于社区的急诊急救基层卫生队伍。

  • 标签: 全科医师 急诊 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