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与气候变化——覆盖所有重点领域联合国人居署的活动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它应对的是气候辩论中的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城市层面.第22届理事会授权联合国人居署具体负责城市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人居署认识到,城市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的受害者,也意识到了城市在制定和实施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策略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贡献.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 人居 联合国 重点领域 适应策略
  • 简介: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我国建设工程计价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省市建筑工程实物量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均先后实施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JOGZ—101—95之规定。这个规定与实施了几十年的计算规则比较,有相当大的变化与不同。因此,学习新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 标签: 工程量计算 中国 实物量 规则 体制改革 规定
  • 简介:摘要移动建筑不仅可以成为移动的家,同时因为建筑制作方便,在一些灾后重建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可以使受灾人群有暂时安身的场所,通过一些公共空间的连接,可以使单个空间聚集形成临时小村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 标签: 变化 可移动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语境下所面临的一项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最后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实践中气候变化带来了诸多问题,包括全球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冰川消融以及各种极端气候事件数量的增加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同样产生了影响。本文提出水文水资源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路径。

  • 标签: 水文水资源变化 气候变化 响应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巴中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各种挑战,不忘初心,奋力赶超。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农村、城市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历史性改变。作者从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出发,以亲身经历,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四十年来巴中在农村、城市、教育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历史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改革开放 巴中市 发展与变化
  • 简介:摘要对以往交通拥堵时空变化特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拥堵时空变化基本理论,分析影响交通拥堵的因素,并对评价交通拥堵的时空变化指标进行了概括与综述,从拥堵的形成及消散的角度,利用交通流、速度,车辆排队长度等这种城市道路中最为常见的拥堵参数,对交通流拥堵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城市交通拥堵变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交通拥堵 时空变化 交通流
  • 简介: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在巴黎布歇尔会议中心召开。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巴黎,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主席国法国的目标是将大会办成环保的样板,落实一项行动计划,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外传真 布歇 会办 世界城市 日至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位于榆林市横山县的小理河及其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流域长序列水文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资料,以降雨量和土地利用两个因素对小理河流域内径流量的变化进行归因分析,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径流量变化及其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 标签: 变化 径流 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满足煤矿工作的需要,煤层厚度和地质结构的综合分析是必要的。在工程实践中,影响煤矿正常发展的因素很多,需要科学的辩证,细致的分析,良好的煤层厚度和地质结构的关系分析,以满足现阶段煤矿勘察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深入分析这一方面,难以得出煤层厚度的有效结论,这不利于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以糯东煤矿多煤层开采情况为例,通过糯东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浅析影响煤层厚度的地质成因,说明了煤层厚度变化是制约糯东煤矿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矿井开采过程中加强煤层厚度的探测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煤层 地质构造 厚度 糯东煤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烧结尺寸变化率这一参数,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粉末材料的烧结力学性能和烧结尺寸变化率,通过试验对比,得出材料铜含量的变化对产品烧结尺寸变化率的影响,进而得到一种满足客户需求的粉末冶金材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土空间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国家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种重要作用。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全球性、动态性和定量性的监测手段,已经在国土空间变化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现状看来,在国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阶段中还存在相关问题,因此对国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要点进行分析,能给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在分析国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作用的基础上,对监测工作要点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该方面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国土空间 变化监测 遥感监测
  • 简介:随着人类开始主要居住在城市,21世纪的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将来自于城市。未来的城市增长方式将影响到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城市的形态、密度、人口年龄、住房与基本公用事业状况以及城市生活的压力因素将对人口的健康状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联合国人居署政策与战略规划顾问NicholasYou写道。

  • 标签: 城市增长 公众健康 气候变化 联合国人居署 健康问题 健康状况
  • 简介:摘 要:本文采用全国 584个台站 1961年~ 201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第 95个百分位降水量定义为极端降水阈值讨论全国的极端降水的年与四季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同时将全国分为八个区域,讨论分析了 51年来中国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极端降水的阈值及极端降水量较大。从长期年变化趋势来看,在我国西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上升趋势,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从季节变化趋势上看,春季在我国北方呈上升趋势,南方呈下降趋势;夏季在我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华北地区为下降趋势;秋季除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其他地区为整体减弱趋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尤为明显;冬季降水最少,却呈现出整体增加的趋势。整体上看,全国极端降水量的变化为增加趋势。

  • 标签: 阈值 极端降水 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 季节性
  • 简介: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及各类气候灾害损失加重的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现有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适应资金较少、评估反馈不足、适应措施不成体系、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并提出四方面促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 标签: 适应气候变化 现有政策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人类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导致土地覆被的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度和人口与文明的情况。,本文通过图形解译后使用ArcGis工具对曹妃甸区2000年、2010年、2020年三个时间点的土地类型进行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处理,分2000-2010年、2010-2020年两个时间段对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桑基图描述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揭示空间结构演变的动态规律。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曹妃甸区 土地转移矩阵 目视解译 桑基图
  • 简介:摘要:以普洱市城市河流——思茅河流域莲花国控断面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HSPF水文水质模型,建立污染源强与国控断面水质的响应关系;调查核实流域污染源源强空间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核实管网收集、污水处理状况;通过水文水质模型对水资源补给状况、污染源、管网收集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的综合分析,明确主要污染来源、构成,模拟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的条件,以期为工程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HSPF模型 水文水质模拟 城市河流 污染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