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保护农民的基础是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加入WTO以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农户经营利益以达到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目的,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产业保护和农户生产保护两个层次,探讨农户经济利益的保护问题.

  • 标签: 产业保护 中国 农民负担 经营利益 双层保护机制 农业产业化组织
  • 简介: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农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及规模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4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农地转入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程度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转入规模。其中,农户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和转入规模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垂直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流转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及流转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对农地转入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农地资源禀赋与农户农地转入参与行为呈现“马太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来弥补农户分化对农业规模经营不利影响等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户分化 农地流转 转入行为 农地流转规模 规模经营
  • 简介:基于16省2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人力资本投资上,各试点模式的具体操作不同,因此在抵押物要求、利率以及交易成本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 标签: 农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借贷行为 信贷配给
  • 简介:本文以辽宁和河南两省2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受农户年龄、外出打工经历、农地总面积、土地流转意愿、收入来源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通过兼业行为稳定或增加家庭收入。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问卷调查数据及农户兼业化生产条件,运用C-D生产函数测算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兼业化农户劳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分别为177.72亩与74.44亩,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值分别为321.67亩与216.61亩。松嫩平原劳均用地测度规模高于三江平原、两大平原区兼业农户是现阶段农户劳动力剩余导致的必然现象,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利于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为政府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数据借鉴和理论支持。

  • 标签: 粮食主产区 兼业农户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简介:本文对2010-2012年德庆县农户在柑橘生产经营中的成本与收益、对农业中介组织认知程度与综合评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与中介组织需求以及农业中介组织与生产经营绩效(主观)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还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快其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德庆县 柑橘产业 中介组织 经营模式
  • 简介: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实现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或一条龙运作,它有利于发挥粮食产业各个环节的协调效应和整体优势,把粮食生产、贸易、储运、加工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粮食产业整体效益。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它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坚持和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粮食产业的各个环节才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做到协调,才能发挥整体优势。否则,粮食产业化经营或者昙花一现,或者难以持久,效益难以持续。

  • 标签: 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企业 浙江 虹丰琅农公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塑造了家庭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独占所有权,家庭成为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主体"和"配置主体"。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在要素市场和家庭合作的作用下,农业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偏效应,土地成为农业生产的硬性约束要素,劳动力存在过度流失的现象,而教育年限、农业资本则对农业生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扩大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 标签: 独占所有权 要素配置 家庭经营
  • 简介:2002年我国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全面好于2001年.平均每户家庭经营收入为12151.24元,增加了3.1%;平均每户生产粮食2410公斤,增加142公斤,增幅为6.3%;外出劳务投工量为120.4个工日,增加了10%,其中到乡镇外的劳务投工量为81.2个工日,增加了9.6%;人均纯收入为2775.62元,增加177.52元,增长了6.8%;农民负担出现大幅度下降,平均每户上交乡村组的费用为155.82元,减少83.64元,减幅为34.9%。2002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经过3年多的努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大多数省区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既减轻了农民负担,也缓解了农村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农民收入在2001年取得恢复性增长后,2002年的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这些成绩可以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2万多调查农户进行的常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 标签: 2002年 中国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生产经营 农业
  • 简介: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多重资本约束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选择农业专业型生产经营模式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农户选择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瓦解农户兼业模式,促使农户重新选择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的简单农业生产和采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实施的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多重资本约束 劳动力转移 生产经营模式
  • 简介: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中小额贷款占绝大比重。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对小额信用证的推行力度不大,农户对小额贷款的担保情况不甚了解,多数农户缺乏对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支持对农户增收没有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制度效应仍不明显,所以,需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 标签: 小额信贷 制度效应 影响
  • 简介:目前,各地政府采购规模不断增长,采购范围不断扩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重视集中采购工作,轻视分散采购工作的倾向突出,表现在监督管理部门对集中采购工作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程序细致严密;而对采购人将集中采购的项目化为分散采购、不履行必要的手续,不闻不问,不受监管。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严重地制约了采购工作的开展。

  • 标签: 集中采购工作 分散采购 政府采购规模 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管理部门 采购范围
  • 简介: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特征、资金规模、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信贷资金应采用小额、流动、分散的运作方式,对农户小额贷款可实行余额管理的办法。

  • 标签: 小额贷款 农村信用社 贷款管理 农户
  • 简介:1995年,国家对粮、棉收购政策的调整,使种植业效益看好,带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的高涨,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全面增长。据对南阳市宛城区8个乡镇10个村百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95年度全区农民人均用于生产费用支出的现金为585元,比上年的251元增加334元,增长1.33倍。其中用于家庭经

  • 标签: 宛城区 生产投资 农户 南阳市 生产用固定资产 农民家庭经营
  • 简介:农户经营方式的角度看,弱质劳动力务农、劳动力兼业经营和农业规模经营是影响中国农产品总产量的三个主要因素。采用国内外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三个因素对农产品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劳动力利用和农业劳动力兼业不一定会影响农产品总产量,农户的粮食规模种植模式也不是必然提高国家的粮食总产量。由此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产量水平主要是由当前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农业规模经营方式中,如果农户收入最大化通过总的规模收益实现,不利于国家主要农产品安全目标的实现;家庭农场的建立应趋利避免害,避免复种制度改变对农产品总产量的影响。

  • 标签: 农户经营方式 农业规模经营 农户兼业经营 农产品总产量 家庭农场
  • 简介:农户兼业经营农户在既定土地约束与社会经济环境推拉下增加收入的理性选择,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基于辽宁双台子村的实证数据,分析辽北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兼业经营情况,发现该地区农户兼业经营具有兼业程度高,但离农意愿低;非农就业行业分布广,但技术含量偏低;农户兼业离土不离乡;兼业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等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分析农户选择不同经营类型的原因,发现存在由一兼农户向二兼农户、二兼农户向非农业户逐渐转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和意愿倾向。针对制约农户兼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水平偏低、非农就业不足且存在季节性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从大力培育农业专业户、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角度,提出促进农户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户兼业经营 特征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