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对蒸发状态下水平螺旋槽管管外壁升膜的形成机理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驱动液膜形成的润湿紧力进行分析,建立单组分流体的数学模型,对拟线性方程数值求解,得出壁液膜蒸发时的速度和厚度分布,并对影响水平螺旋槽管升膜的流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水平螺旋槽管有益于形成连续均匀的液膜,有更好的流动特性,增强传热传质效果.

  • 标签: 升膜 润湿 水平微槽管 传热学
  • 简介:研究水平螺旋槽管壁液膜的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通过建立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出了液膜的速度、厚度解析解,并分析了水平螺旋槽管的几何条件对壁液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和槽道表面几何形状的影响,在槽道谷底处较厚,而在槽道起始处较薄.相对于光滑直管,水平螺旋槽管壁液膜具有更均匀的厚度分布,故具有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能.

  • 标签: 水平螺旋槽管 液膜形成 液膜厚度 流动特性 换热器
  • 简介:利用紫铜丝的电阻值与其表面温度的依变关系,实现对微管道内壁平均温度的准确实验测量。不仅避免了传统的热电偶或热电阻接触式测量的缺点,同时为微尺度下介质传热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应用该方法对内径为140.86μm的石英玻璃微管内蒸馏水强迫对流传热的Nu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管道内的传热特性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并出现了转捩的提前,证明依托于电阻测温法的实验数据具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微管道 紫铜丝 电阻测温法 标定实验
  • 简介:为适应中国第阶段轻型车污染物排放法规(以下称国)对车载诊断(on-boarddiagnostic,OBD)系统新增的蒸发系统监测要求,进一步研究发动机熄火后基于真空度变化而判断蒸发系统泄漏的诊断方法,并通过安装法规规定的0.5mm标准孔进行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诊断蒸发系统泄漏,满足国法规要求。

  • 标签: 国六 蒸发系统泄漏 诊断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6160系列柴油机起动系统降成本》项目过程进行分析,阐述精益西格玛方法的一般流程及项目开展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 标签: 精益 六西格玛 DMAIC 流程 σ
  • 简介:毛细蒸发弯月面的传热传质是毛细相变回路的关键传热过程,其中弯月接触角和有效半径是分析其热传输极限的重要信息。考虑蒸发弯月非均匀蒸发特质,提出利用延展弯月面薄膜区传热模型,求解宏观弯月接触角和有效半径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传热影响因素对毛细弯月宏观特征的影响。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反映高热流密度下界面蒸发的自调节机制,也可很好地解释装置热传输极限受各种传热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毛细相变回路 蒸发弯月面 传输极限 有效半径
  • 简介:基于GS-1000型高压共轨试验台和定容容器,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采集多种工况下的喷雾雾化图像,并利用C#语言编制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喷雾图像进行了精确处理,测取了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喷雾贯穿距随喷射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喷射压力对喷雾锥角的影响不明显。燃油喷雾贯穿距随背压的升高而减小,喷雾锥角随背压的升高而增大。

  • 标签: 共轨 高压喷射 喷雾贯穿距 喷雾锥角
  • 简介:该文介绍了漳州后石电厂超临界机组高压给水管道设计优化及布置的特点。漳州后石电厂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主要设备均采用进口,管道设计采用的是美国标准。该文对600MW超临界机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漳州后石电厂 高压给水管道 设计 超临界机组 设计优化 管道设计
  • 简介:贵州黔西电厂1号机组在启动运行过程中。负荷超过250MW时3号高压加热器及其附近楼板和给水管道发生国内外罕见的振动。分析后认为这些振动源自3号高压加热器.3号高压加热器振动由管束共振引起。共振的激振力来自VHB/3—125T3型给水三通阀。一年后,对3号机组的给水三通阀进行内部改造。振动消除。本文侧重介绍振动原因的排查过程.并介绍了可供工程设计与建设参考的若干体会。

  • 标签: 管道布置 管束共振 三通阀改造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寿命计算方法缺点,提出根据钢中碳化物扩散原理而导出的方法,它的计算结果列符合实际情况。

  • 标签: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 寿命计算
  • 简介:我国80年代建设的小型热电厂,多数为中压中温蒸汽参数,循环热效率低,大部分是链条锅炉,锅炉效率低。随着年代的推移,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和最近加入世贸组织后,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竞价上网”正在试点的今日,如何在热负荷发展之时,抓住机遇,对小型低、中参数热电厂进行扩容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是当务之急。本文拟对改造途径、特别是“高压迭置”改造进行分析论证和提供计算示例,供同仁讨论、参考。

  • 标签: 热电厂 高压迭置 高压并置 燃机迭置 标准煤耗率 投资
  • 简介:喷油正时和喷油量控制精度除了和喷油器电磁阀本身的特性参数有关外,还与其驱动电路的设计有关。对电磁阀的功率驱动是决定其响应时间的关键因素,设计的驱动模块采用高电压、大电流来对电磁阀的开启加以控制,随后采用低电压、小电流的PWM波维持导通,满足了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的要求。

  • 标签: 共轨 电磁阀 驱动 PWM
  • 简介:据某知名光伏企业高管透露,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三部委日前联手调研多晶硅行业,其调研范围包括洛阳中硅、新光硅业、峨嵋半导体、江苏顺大、赛维LDK、大全硅业家国内多晶硅领军企业。此次三部委联合调研背后,是国内光伏企业“并网”的努力。“调研于2月上旬开始,为期两周行程,以洛阳中硅作为首站,之后是地处西南的大全硅业、峨嵋半导体、顺大等企业,

  • 标签: 调研 光伏 并网 多晶硅 半导体 企业
  • 简介: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式浮储油罐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和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的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的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的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式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式浮储油罐,罐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的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 标签: 红外热像 浮顶储油罐 散热损失 温度场
  • 简介:研究竖直螺旋槽管壁液膜在传热条件下的液膜形成及流动特性,建立了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得出解析解,且分析了壁液膜在蒸发、冷凝及无热传输时的液膜厚度分布及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液膜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影响,在表面内弯处液膜较厚,而在槽道起始部液膜较薄.相对于光滑直管,竖直螺旋槽管壁液膜具有均匀的厚度分布和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质,特别在冷凝时壁液膜更薄且分布更加均匀.

  • 标签: 竖直螺旋槽管 传热 液膜形成 液膜厚度 蒸发过程 凝冷过程
  • 简介:本文通过振动测试,分析了某车用发动机高压油管断裂的原因。根据振动测试的结果,提出了两项改进措施:一是改变支架刚度来改变其固有频率,使共振转速出现在发动机不常用的转速范围内;二是将喷油泵与驱动齿轮间的连接方式改用法兰来连接,避免了由于轴的加工误差和安装同轴度的影响。经过试验测试,改变连接方式后有效缓解了高压油管的振动。

  • 标签: 车用发动机 高压油管 振动测试
  • 简介:壬酸乙酯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其热物理性质是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过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利用流动型量热法高压流体比定压热容实验测量系统对壬酸乙酯在温度为303.00~393.00K、压力为0.10~25.00MPa时的比定压热容进行了测量,该系统比定压热容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98%。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了壬酸乙酯比定压热容的变化规律,并对壬酸乙酯比定压热容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其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54%。

  • 标签: 壬酸乙酯 高压 比定压热容 流动法
  • 简介:在内燃机高原环境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对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压力)下的电控共轨柴油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大气压力的变化对电控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拔3000m以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随海拔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海拔5000与0m相比,在低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42.1%,燃油消耗率增加18.6%;在中高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15.1%,燃油消耗率小于7.0%,排温基本保持在710℃以内。

  • 标签: 电控共轨柴油机 高海拔(低气压) 柴油机高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