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其中试样测量的准确性对分析试样的材料强度和塑性性能等数据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板材拉伸试样的全自动测量装置。此装置操作简单,灵活性高,既可作为单机设备使用,也可与拉伸试验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无缝对接。

  • 标签: 拉伸试样 自动测量 测量装置
  • 简介: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与支护结构设计的一个基本参数.文中详细介绍了地应力计算原理,并根据矿区实测地应力资料,分析了区域初始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运动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地质构造运动的演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地下工程 地应力 正规方程 构造运动
  • 简介:针对70mm厚规格建筑钢板在厚度方向拉伸出现严重脆断现象,通过低倍检验、硬度测定、金相和断口显微观察和能谱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板中富含铌的夹杂、MnS、含Al、Si、Ca氧化物和硅酸盐等夹杂形成的中心偏析是厚度方向拉伸失效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厚钢板 厚度方向 失效 中心偏析 建筑用钢
  • 简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对比分析了Q235B钢板拉伸试验后出现分层和不分层的两组试样,研究引起钢板拉伸分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分层试样中心含有大量的MnS、Si02等夹杂,心部存在宽大的铁素体条带,是导致Q235B铜板出现拉伸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和消除此种缺陷。

  • 标签: Q235B铜拉伸分层夹杂带状
  • 简介:分析了微细的固态粒子在力场中(电场、磁场和重力场)的受力行为,从理论上阐述了电场,磁场与电晕场的结合对有粒度差异的氧化物微粉有明显的分级作用:不均匀电场对有介电特性差异的微粒混合物有分选作用;平板梯度电场对有电性差异的微粉混合物有分选作用。用计算机模拟了微粉在力场中的受力行为,结果显示,能利用外加力场的技术,对细粒矿物和工业氧化物产品进行分选或分级。

  • 标签: 超细粉末 分级 分选
  • 简介:通过对比拉伸试验在不同取样位置、不同试样宽度、不同拉伸速率下所获得的性能数据,分析了取样位置、试样宽度和拉伸速率三方面对管线钢X70拉伸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管线钢 X70 拉伸试验 取样位置 试样宽度 拉伸速率
  • 简介:重卷线拉伸矫直矫直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矫直设备,它综合了辊式矫直机和拉伸矫直机的优点。拉伸矫直矫直机由矫直机工作机座、矫直辊组、张力辊组等结构组成。它能减少、消除带材的瓢曲、边缘浪形和镰刀弯等形状缺陷,拉矫后带钢形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 标签: 拉伸矫直机 原理 应用 维护
  • 简介:为满足工业生产对板状过滤元件的需求,本文开展大规模粉末轧制多孔钛板的制备,通过l100℃真空烧结制得了组织均匀、不同厚度、宽度为420mm的多孔钛板,并对烧结钛板的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钛板孔隙度〉33.0%,密度〉2.90g/cm3,最大孔径〈19.0gm,透气度〉150.0m3/m2.kPa·h,抗拉强度〉60.0MPa;随钛板厚度增加,孔隙度上升,密度降低,最大孔径增大,透气度降低,抗拉强度减小;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并结合孔结构参数,对烧结多孔钛板的拉伸数据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与表征,并证实其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 标签: 粉末轧制 多孔钛板 抗拉强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 简介:针对60Si2Mn弹簧圆钢在拉伸试验中发生脆断的失效样品进行断口、夹杂物、金相组织等分析检验,发现脆断的主要原因与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温度、回火时间及操作程序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 标签: 60SI2MN 脆性断裂 断口组织
  • 简介:冷镦钢产品的冷镦性能是通过圆柱体试样在平板间镦粗来检验的.镦粗过程中试样内部的变形应力分布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材料顶锻开裂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产品冷镦性能.用回归的方法得到变形体轮廓曲线的方程,并采用微积分的方法建立了柱体在平板间镦粗过程的变形体连续微分力学模型,描述了圆柱体在平板间镦粗过程中变形体内部及表面应力场的分布及应力状态,并描述了镦粗过程中变形体轮廓曲线与镦粗比的相对关系,利用圆柱体镦粗应力场的积分方法对不同镦粗比下的变形体的应力场进行计算,得到变形体应力场与镦粗比之间的变化关系.

  • 标签: 冷镦 应力场 模拟 力学分块法
  • 简介: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阳极立模铅浇铸生产的影响规律,对阳极立模铅浇铸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具体基于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综合运用热力学、有限元、数值仿真等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浇铸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的阳极立模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探寻获得了浇铸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铅浇铸生产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中浇铸温度和冷却水温度两种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合适参考,同时对提高阳极立模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阳极立模 数值分析 温度场 热应力场
  • 简介:采用超高重力场燃烧合成工艺,并从500g到2500g每间隔500g依次增大超重力场加速度,制备系列TiC-TiB2凝固陶瓷。经XRD、FESEM和EDS分析,发现陶瓷显微组织均由片晶的TiB2基体相、不规则的TiC第二相及少量的Al2O3夹杂与Cr基金属相组成。增大超重力场加速度,反应熔体内部各组份之间的对流(Stokes)加强,可加快Al2O3液滴的上浮与分离,促进TiC-TiB2-Me液相成分均匀化,使陶瓷显微组织得以细化,且当超重力场加速度超过2000g时,出现TiB2片晶厚度小于1μm的超细晶组织,同时随陶瓷基体上Al2O3夹杂量降低、TiB2片晶异常长大弱化,陶瓷组织均匀性提高。经FESEM断口形貌与裂纹扩展观察,发现TiB2基体相的裂纹桥接与拔出,并耦合晶间Cr基延性相增韧构成陶瓷的复合增韧机制,且随超重力场加速度增大,陶瓷的致密性与组织均质性得以提升,不仅促进TiB2基体相裂纹桥接与拔出,而且可增大Cr基延性对陶瓷增韧的贡献,使得陶瓷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分别同时达到最大值(975±16)MPa和(16.8±1.2)MPa·m^1/2。

  • 标签: TiC-TiB2复合陶瓷 超高重力场 燃烧合成 组织均质性 断裂行为
  • 简介:A36高强度船板进行拉伸试验时,经常出现拉伸后断口出现白斑分离现象。利用低倍检测、成分分析、电镜扫描、能谱分析和金相检验,对断口分离试样的成分、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断口白斑分离现象与板材成分偏析、带状组织和中心区存在有贝氏体/马氏体异常组织有关,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

  • 标签: 高强度船板 拉伸断口分离 成分偏析 组织
  • 简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EDX)等手段研究了Q690D铜板轧后拉伸试样中出现的分层现象,寻求引起铜板分层的显微组织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分层试样中分层裂纹附近的贝氏体组织中存在条带状分布的珠光体,同时在分层面上出现成堆分布的(Nb,Ti)C颗粒,这些异常组织都是导致Q690D钢板轧后拉伸试样出现分层的主要原因。可通过调整钢板轧制工艺参数消除组织缺陷,有效防止Q690D钢板拉伸时的分层开裂。

  • 标签: Q690D钢 轧制 拉伸分层现象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以Ti-47Al-2Cr(摩尔分数,%)合金为对象,研究了应变速率对不同晶团尺寸的全层状TiAl基合金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层状TiAl基合金的室温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加快而提高,低延性全层状TiAl基合金的室温延伸率对应变速率不敏感,而高延性全层状TiAl基合金的室温延伸率对应变速率敏感,并随应变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 TIAL基合金 拉伸性能 应变速率
  • 简介:利用CVI法,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国产SiC纤维束中引入(PyC/SiC)4或(PyC/SiC)8多层界面,并进一步致密化,制备含不同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的SiCf/SiCMini复合材料。研究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对SiCf/SiCMin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化的SiCf/SiCMini复合材料已形成一个整体,在纤维和基体连接处可观察到明显的界面层,且界面厚度均匀;A/(PyC/SiC)4/SiC、B/(PyC/SiC)4/SiC、A/(PyC/SiC)8/SiC三种SiCf/SiCMini复合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分别达到466,350和330MPa,最终拉伸应变分别达到0.519%,0.219%和0.330%;拉伸断口均有纤维拔出,且随纤维种类或界面类型不同,纤维拔出长度和断口形貌有所差异。其中A/(PyC/SiC)4/SiC以ModelⅡ断裂机制发生断裂,B/(PyC/SiC)4/SiC和A/(PyC/SiC)8/SiC以ModelⅠ断裂机制发生断裂。

  • 标签: (PyC/SiC)n多层界面 SiCf/SiCMini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伸长率 断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