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配以高阻抗输入的离子计和自动记录仪组成氟浓度在线分析系统。对引起系统测量误差的诸多因素在设计中进行了全面考虑,并首次运用“同体系、同条件、同背景”的三同定位方式对本系统进行在线定位,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使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已在湘乡铝厂氟废水初级处理站使用。

  • 标签: 氟离子 在线分析 影响测量的因素 三同定位法
  • 简介:本文根据使用时间的先后,介绍了贵溪冶炼厂使用过的三种93%硫酸浓度计的工作原理、测量方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硫酸 浓度计 密度 电导率 浓度测量
  • 简介: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第三炼钢厂采用EAF--LF-VD--CCM工艺流程生产铝钢的工艺技术现状。通过开发电炉终点保碳出钢、出钢过程深脱氧、精细造白渣、LF及VD在线实时调节底吹氩及全保护浇铸等技术优化措施实现了此类钢连浇8炉以上,钢水可浇性达到99.2%,轧材全氧含量、夹杂物缺陷率、探伤合格率等指标完全符合汽车类客户的高端要求。

  • 标签: 含硫含铝钢 汽车钢 可浇性
  • 简介:西门子技术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旋流除尘器,用于对高炉炉顶煤气除尘。这种除尘设备可以灵活地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的回收炉,因此铁炉可以返回到高炉炼铁工艺中,且没有超过许可的锌和其他重金属含量。第一个工业样机将安装在西门子公司提供工程、技术和设备的一家印度公司的新高炉上。

  • 标签: 高炉煤气 最佳方法 炉尘 回收 西门子技术 除尘设备
  • 简介:文章通过对韶关冶炼厂电提镉系统中工艺、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产能提高的瓶颈因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在生产中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电尘 浸出
  • 简介: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铬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文章介绍了几种铬废水的治理技术,包括化学还原法、电解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以及生物法,阐述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铬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标签: 含铬废水 生物法 处理技术
  • 简介:采用Gleeble-3800应力/应变热模拟实验机,研究铜耐蚀钢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该耐蚀钢的第三脆性区间分布在700~850℃之间,连铸矫直区避开此温度区间时可防止铸坯出现表面矫直裂纹。

  • 标签: 断面收缩率 热塑性 脆性区 矫直
  • 简介:阐述了高浓度粉煤送输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体现出高浓度煤粉输送技术所具有的输粉系统优化、强化炉体稳定燃烧及NOx(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等特性。

  • 标签: 锅炉 煤粉 燃烧 高浓度输送 系统 排放浓度
  • 简介:该文主要论述在碳素生产过程和相关沥青加工行业中,排放的无组织、弥漫性低浓度沥青烟净化的综合净化治理的设计条件及处理方式,并引入多层吸附,解吸再生,再吸附的循环过程.充分利用有效介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工业实践,达到最佳的设计指标,该净化系统在国内较为领先,对同行业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沥青烟 吸附 解吸再生 苯并(α)芘 净化效率
  • 简介:结合高炉本部高炉护炉需要,提出生产高钛球团矿和低钛球团矿的TiO2控制标准。以此控制标准组织生产后,解决了先前生产混合球团矿不利于高炉护炉配料调整的问题,节约了钒钛矿护炉资源。生产实践表明:高钛球团矿和低钛球团矿与混合球团矿相比,质量没有下降。

  • 标签: 铁精粉 球团矿 含钛铁精粉 高钛混合料 配料比
  • 简介:粉尘沉积是通风输送过程的常见现象,严重时常堵塞管路,本文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探讨高浓度粉尘在通风输送过程的沉积特性。得出水平直管内粉尘的沉积受风速主导,较大风速湍流强度大,边界层厚度薄,有利于外流区粉尘的悬浮和边界层内粉尘的再次悬浮;水平90°弯管内粉尘沉积具有区域性,弯头上游以有序沉积为主,弯头下游由于气流边界层分离产生了漩涡区使沉积量急剧减少,弯头外侧由于流动偏移对壁面的冲刷使粉尘沉积几率降低,而弯管内侧由于边界层分离和部分粉尘随气流的偏移使沉积量最小;水平三通管内粉尘沉积主要受支管角度与流速影响。通风输送高浓度粉尘的合适取值为:水平直管和90°弯管风速应不低于17m/s,水平三通角度30°~45°,支管风速不超过主管。

  • 标签: 通风输送 粉尘沉积 水平直管 90°弯管 三通管
  • 简介:本文就公司外购银铜精矿火法处理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结合金川公司现有的电炉熔炼工艺,考察了银铜精矿中铜、银、金等有价、贵金属元素在火法富集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和分布。为该物料与金川公司现有火法流程的顺利衔接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 标签: 含银铜精矿 电炉熔炼工艺 贵金属 火法富集
  • 简介:基于铜在电炉渣中的损失形态,通过分析影响渣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横膈膜厚度、控制渣层厚度、优化放渣方式及洗炉方式等控制沉降电炉渣铜的措施。措施实施后,有效地解决了电炉渣铜偏高的问题,渣铜量从2016年的平均1.120%降至目前的0.929%。

  • 标签: 渣含铜 横膈膜 洗炉方式 放渣方式
  • 简介:对锑矿废水处理常用工艺进行比选后,采用石灰一铁盐联合化学中和沉淀法处理该类型废水。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要求,锑的浓度符合《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350—2007)中限值。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操作简单,出水水质达标。

  • 标签: 锑矿废水 化学沉淀法 石灰-铁盐联合法 除砷 除锑
  • 简介:砷混合盐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砷酸钠。该混合盐使用受到限制。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溶浸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盐中的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或多次溶浸,混合盐中的砷含量由4%左右降至0.05%~0.5%,碳酸钠含量由60%提升到85%~90%;所得到的砷酸钠的砷含量达到20%。通过溶浸后,所得的碳酸钠和砷酸钠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了砷混合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标签: 含砷混合盐 碳酸钠 提纯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脱硫塔前、洗苯塔后煤气中苯含量的测定原理,分析条件及参数的选择与色谱仪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其分析检测结果基本反应了公司焦炉煤气中苯含量的实际情况。

  • 标签: 焦炉煤气 色谱 氢火焰
  • 简介:采用P204对低浓度Zn^2+、Cd^2+溶液进行萃取分离研究,旨在深入了解P204-煤油对Zn^2+、Cd^2+萃取的基本特性。研究结果显示:Zn^2+的萃取平衡常数在0.17-1.2之间,与国外同类萃取剂DEHPA对Zn^2+的萃取平衡常数0.4587比较接近;P204对Cd^2+进行萃取时得到的平衡常数在1.07×10^-3-6.9×10^-3之间,与国外同类萃取剂5.248×10^-3的萃取平衡常数相比较为接近。

  • 标签: 二-(2-乙基己基)磷酸 萃取平衡常数
  • 简介:重点探讨了长治钢铁(集团)公司在现有的工序能力下,通过降低铁水硅量来使工艺过程更趋于合理,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 标签: 炼铁 炼钢 铁水含硅量 能耗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