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精细化工事业部加强现场管理,6kt/a新DCP开车一路顺利,各项指标呈逐月提高态势,大颗粒DCP率明显提高。2005年初由于粉状的DCP比较多,而市场需求表明,用户希望生产大颗粒DCP。他们开展了技术攻关和提高大颗粒率竞赛。DCP大颗粒率从2005年初的62%提高到年末的87%;异丙苯单耗由1180kg降至1167kg,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DCP 大颗粒 得率 国际先进水平 现场管理 精细化工
  • 简介: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对含量低,大部分为速敏性的高岭石与伊利石,粒径主要为1~2μm,储层可分为孔喉半径小于2μm的细微喉-低渗储层、孔喉半径介于2~5μm的细喉-中渗储层及孔喉半径大于5μm的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黏土矿物的堵塞和迁出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而黏土矿物粒径大小与喉道尺寸的匹配程度控制了储层水淹前后及不同水淹程度下物性变化的方向。这些因素造成了3类储层的水淹变化机理:细微喉-低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下降,由原状储层至低水淹逐渐减小,到中水淹时有所增大,高水淹时最小;细喉-中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上升,由低水淹至中水淹逐渐增大,到高水淹时有所减小;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增大,且随着水淹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该类储层即优势通道发育所在,可采用粒径为3~4μm的微球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的封堵。研究区注水开发后剩余油规模较大,开展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东河砂岩 黏土矿物 孔喉半径 水淹变化机理 哈得逊油田
  • 简介:在这隆重庆祝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我院于1987年成立石油化工管理干部进修学院(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下半年正式开展总公司直属企业的领导干部岗位培训,1990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这时,由于前几年打下的工作基础,学院

  • 标签: 管理干部学院 石油化工 领导干部 总公司 市场营销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