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是最常见的煤层气藏边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总结受水力影响煤层气富集地区的规律,丰富地质学理论。文章对国内外各类型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气藏区域构造特征和岩性特征,将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分为两类六型,即构造类:单斜型水力封堵煤层气藏、向斜型水力封堵煤层气藏、断层型水力封堵煤层气藏,以及复合类:水力封堵-物性型煤层气藏、水力封堵-岩性型煤层气藏和水力封堵-断层型煤层气藏。

  • 标签: 煤层气藏 水力封堵 类型 地质意义
  • 简介:小发路煤矿位于昭通地区奕良县。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万寿山组,主要可采煤层一层(V煤层)。厚约1.5~1.7米,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分布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预测300米浅储量约4000万吨。

  • 标签: 加工利用 煤质特征 煤矿 昭通地区 下石炭统 含煤地层
  • 简介:黄陵背斜石墨矿产于水月寺(岩)群第二、四岩组中,是由早元古代海陆交互相环境或浅海泻湖(尤其是还原性的)环境沉积的一套富含有机质(或薄煤层)的泥(页)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碳酸盐岩,经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后期褶皱变形对石墨矿体的厚度具有改造作用,常使矿体在褶皱的转折端加厚,而在翼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拉薄或构造透镜化。下一步找矿工作要关注复背形、复向形、花边状褶皱轴部和转折端等含矿岩系加厚的部位,尤其是与自电异常套合性好的地段。

  • 标签: 黄陵背斜 石墨矿 沉积变质型 成矿规律
  • 简介:沐浴河铅锌矿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断穹东部梨花坪复背斜北翼。矿体赋存于早震旦世陡山沱组第四岩性段第二岩性层的角砾状铅锌矿化白云岩中,呈层状单斜产出,形成两个矿化带三个矿体,矿体厚度较稳定,矿体铅、锌矿品位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矿体围岩以碳质页岩和矿化白云岩为主,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属层控一改造型铅锌矿床。

  • 标签: 沐浴河 铅锌矿 层控型
  • 简介: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后所矿区煤系地层标志层的建立,煤系地层中常见标志层的特征,以及这些标志层在矿井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 标签: 煤系地层 标志层 特征 应用 煤矿勘探
  • 简介:通过对白杨河矿区含煤地层的分布特征、煤层气控气地质条件和富集规律的研究,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八道湾组下段(J1b1)的39、41和42号煤层。39、41和42号煤层全区分布稳定,厚度大、含气量高,煤层分别控制了一定的储量规模,试采资料也已证实了39、41和42号煤层具有较好的产能潜力。39、41和42号煤层为3个相对独立的煤层气藏。39、41和42号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其含水性弱、渗透性差,封盖条件较好。

  • 标签: 煤层气藏 含煤地层 八道湾组 白杨河矿区
  • 简介:重新厘定的武当山岩群(包括三个岩组),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前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水平分层韧性剪切顺层掩卧褶皱为特征;印支主期为北西向倒转同斜褶皱伴随的推覆型或走滑型韧性剪切带;晚印支期以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开阔褶皱脆韧性推覆构造为特征。由此铸造了武当山岩群现今北西—近东西向复式倒转背向斜间到(局部似“穹盆”)脆韧性剪切带分割拼贴的构造格局。

  • 标签: 武当山岩群 前印支期 印支主期 晚印支期 构造格局
  • 简介:煤作为良好的烃源岩,不同有机组分,生烃特征差异较大。煤体结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煤层气的开发潜力。通过井下观测,淮南各矿区的构造煤比较发育,糜棱煤、碎粒煤占到50%以上。壳质组含量高,平均含量4.63%~16.62%;通过显微组分求出的干酪根类型指数TI为(-55~-74)〈0,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干酪根,以产气为主;其中,产烃指数(∑耶)为141.7—226.9,产油指数(∑OP)为31.80~114.81。构造煤发育,致使煤储层的渗透率特低,地面煤层气开发受限,必须采取井下煤与煤层气一体化开发的模式进行。

  • 标签: 淮南煤田 显微组分 构造煤 生烃特征 地质意义
  • 简介:本文预测了中国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5-35万亿m^3。,分布于39个含煤盆地或68个聚煤单元的八套含煤层系中;又探讨了煤层气不同于常规石油天然气或固体煤的勘探特性;划分了压力封闭气藏、承压水封堵气藏、顶板水网络状微渗滤封堵气藏和构造圈闭气藏四大类煤层气气藏类型;分析了煤层气高产富集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从煤的区域热变质、区域压实变质和构造应力变质上,论述了对煤层气高产富集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指出了热变质压力封闭承压水封堵区、应力一热变质承压水封堵区和轻压实变质、后期抬升的承压水封堵区是煤层气高产富集最有利的地区。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因素 含煤盆地 承压水 抬升 构造圈闭
  • 简介:仙居盆地是浙江省内重要的火山构造盆地,受区域断裂控制,发育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沉积岩系,区域构造运动与火山活动控制了仙居盆地外围成矿区带,多期次活动的张扭性断裂带具有良好的赋矿空间,严格控制萤石矿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仙居盆地外围区域是寻找萤石矿产资源的重要成矿远景区。

  • 标签: 中生代 仙居盆地 断裂 萤石矿
  • 简介:本文根据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及最近取得的煤层气勘探井的成果,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该矿区煤储层的物性特征,并对其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该矿区主力煤层厚度大且稳定,热演化程度高,含气量高,渗透性较好;构造活动史、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水文地质特征是煤层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决定其物性特征,进而对其可抽性产生影响。

  • 标签: 潞安矿区 煤层气 储层 地质控制因素
  • 简介:河东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炭储量巨大,煤变质程度适中,煤层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在煤层气开发上取得突破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地区。本文根据已有的资料对河东煤田的煤层气赋存规律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今后勘探开发工作的一些建议。

  • 标签: 煤层气勘探 煤田地质 赋存特征 赋存规律 勘探开发 变质程度
  • 简介:随着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的增大,煤层气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热点。煤层具有双重孔隙系统,基质孔隙是主要储集场所,裂隙则是运移的通道。孔隙和裂隙的微观特征,直接影响煤层气在储层中的赋存和运移。本文回顾了煤层气储层微观结构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煤岩微观结构特征,展示了研究方法的应用。在系统总结微观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研究方向的展望。深入研究煤层气储层微观结构,对认清煤层气传质机理和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煤层气 孔隙 裂隙 微观结构 研究方法
  • 简介:以急倾斜煤层巷道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其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予以粗浅分析,并就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作了必要探讨。

  • 标签: 急倾斜煤层 巷道围岩 破坏特征 机理
  • 简介:通过对龙南县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确定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和人为条件分析该地区地质灾害点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龙南县地质灾害发生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降雨诱发因素关系密切,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监控和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是该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

  • 标签: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龙南县
  • 简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地质勘察揭露的地层进行了总结,并与《华北区区域地层》《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中的地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合施工阶段渠道开挖揭露的地层实际情况,对存在异议的地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

  • 标签: 南水北调 地层 岩性 岩石地层单位
  • 简介:湘西—鄂西成矿带黄陵背斜金矿自上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至今仍未取得找矿突破,主要原因是对区内金矿成因认识不足,没有把握本区金矿的成矿规律。拟就区内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区域金矿特征变形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讨其成因赋矿特征,为开展本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黄陵背斜 金矿 成因 赋矿特征
  • 简介:随着采煤面积的扩大和深度的增加,矿井瓦斯灾害愈来愈严重,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了对煤层甲烷资源进行评价与勘探开发,不少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就煤层瓦斯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在全面整理已有煤层甲烷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江西省煤层甲烷的储层特征,计算和预测了煤层甲烷的资源量,提出了近期可供工作的选区。

  • 标签: 煤层甲烷 储层特征 煤层气 资源预测 选区 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