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他汀类药物系现在国际上热点普及的调血脂药物,属于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能选择性地降低低密度酯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酯蛋白,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的代表有罗伐他汀、普伐他汀及全合成氟伐他汀等,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而降低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水平,选择性高,疗效确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及异常高血脂症都有显著疗效,可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类药物的开发成功,是降血脂药物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 标签: 辛伐他汀 合成工艺 调血脂药物 羟甲戊二酰辅酶A 水解物 闭环物
  • 简介: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也是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合成工艺从1966年的英国ICI公司成功的实现用铜基催化剂在5.0MPa下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针对渭化集团400kt/a的卡萨利甲醇合成工艺,通过工艺对比和数据分析,总结这套工艺的优缺点,发现这套工艺运行的瓶颈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提出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卡萨利 合成工艺 甲醇
  • 简介:研究了酯化法合成抗氧剂168[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工艺条件。以68.8g(1/3mol)2,4-二叔丁基苯酚和15.4g(1/9mol)三氯化磷为原料,催化剂三乙胺,反应温度140—150℃、反应时间2.5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经异丙醇结晶后得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平均收率95%。

  • 标签: 抗氧剂 亚磷酸酯2 4-二叔丁基苯酚 三氯化磷 酯化
  • 简介: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化工原料。50年代,我国采用前苏联的技术在吉化、太原、兰州等地建立了高压甲醇合成装置,60年代又结合我国中小化肥企业比较多的特点在合成氨工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了联酵工艺,成为我国甲醇工业的重要分支,近十多年来,随着世界甲醇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在原料、生产规模,节能降耗、催化剂开发和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都有了新的突破。

  • 标签: 甲醇 合成工艺 合成催化剂 发展趋势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镁的诸因素对粒径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表面活性剂TX-10的条件下,最佳反应物浓度MgCl2为1.2mol/L、NH3·H2O为0.2mol/L。反应温度为45℃。反应配比MgCl2∶NH3·H2O为1∶10,表面活性剂量为1.5‰和反应时间为25min时,得到的纳米氧化镁分散性好、收率高、粒径小且均匀。

  • 标签: 纳米粒子 氧化镁 正交实验 合成条件
  • 简介:在造气工艺中,如何提高煤气炉气化强度、提高蒸汽分解率、降低消耗、安全稳定运行,要控制的因素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谈一下吹风、炉顶及炉底温度、上下吹比例及蒸汽用量、循环时间、炭层高度、加炭与下灰等工艺改进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 标签: 造气工艺 合成氨厂 安全稳定运行 炭层高度 蒸汽分解率 气化强度
  • 简介:一种外层瓷胶合成工艺配方,其特征在于成分如下:标胶、顺丁橡胶、再生胶、氧化锌、硬脂酸、微晶蜡、橡胶防老剂、炭黑N330、炭黑N660、碳酸钙(轻钙)、芳烃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配方制作的瓷胶受力均匀,不会产生脱胶的情况;(2)可承受极端温度,在高温和低温下变形小,预防粘结的地方产生开裂等情况。

  • 标签: 工艺配方 合成 橡胶防老剂 顺丁橡胶 极端温度 再生胶
  • 简介:帕珠沙星是由日本富山化学公司于2002年开发上市的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它是通过抑制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发挥抗菌作用,对各种感染症均显示优良的临床效果,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副作用较弱。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不易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帕珠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所以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 标签: 帕珠沙星 合成工艺 喹诺酮类抗菌药 拓扑异构酶 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研究了以苯甲酰氯和哌啶醇为原料直接缩合合成苯甲酸哌啶醇酯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6h、原料摩尔比n(哌啶醇):n(苯甲酰氯)为1:1.4,溶剂用量为70mL(相对于0.1mol哌啶醇),苯甲酸哌啶醇酯的收率为91.05%,产品纯度98.5%。

  • 标签: 苯甲酸哌啶醇酯 苯甲酰氯 哌啶醇 受阻胺光稳定剂 合成
  • 简介:研究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GW-540[亚磷酸三(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的合成工艺合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2,2,6,6-四甲基哌啶(哌啶醇)与甲醛反应,再经蒸馏得到1,2,2,6,6-五甲基哌啶醇(中间体);第二步中间体与滴加的PCl3在苯中反应生成GW-540。反应的最佳条件如下,第一步:反应原料摩尔比:n哌啶醇:n醛为1:2.15,反应温度68-72℃,反应时间7h,中间体收率约96%。第二步:反应原料摩尔比nPCl3:n中月体为1:6.1—6.2,反应温度55—60℃,反应时间5h。GW-540收率98%,熔点118—124℃。

  • 标签: 受阻胺 光稳定剂 亚磷酸三(1 2 2 6 6-五甲基哌啶醇)酯合成工艺
  • 简介:通过对合成氨装置尾气直接排放至火炬燃烧系统的简要分析,归纳总结尾气造成污染的原因和难点,进一步介绍合成氨装置尾气回收工艺改造的相关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运行特点,体现了整套装置运行成本低、清洁生产度高、技术经济性强的综合特点。

  • 标签: 火炬废水 氨氮废气 吸收塔 气液传质 清洁生产
  • 简介:以水杨酸和对氯苯酚为原料合成光稳定剂水杨酸对氯苯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水杨酸对氯苯酯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h,对氯苯酚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1.15,对氯苯酚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1:0.5,水杨酸对氯苯酯的产品收率94.44%,产品纯度98.5%。

  • 标签: 水杨酸对氯苯酯 水杨酸对氯苯酚 紫外线吸收剂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