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气象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调研报告、综合评述、气象科普知识、工作研究、气象科技信息等文章。

  • 标签: 气象局 青海省 征稿简则 预报技术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科技服务
  • 简介:1引言1992年10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由中国气象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八·五"、"九·五"期间的国家大中型项目—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工程),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设计、试点等前期准备工作,此项工程已于1995年在部分省、地(市)开始布点建设。青海省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已成立了青海省气象局9210工程办公室(非常设机构),负责本省9210工程建设的日常事务,协调组织本省各有关部门完成9210工作的建设任务。1.1系统建设的目的

  • 标签: 青海省 工程建设 综合应用 计算机网络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 主要任务
  • 简介: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气象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调研报告、综合评述、气象科普知识、工作研究、气象科技信息等文章。

  • 标签: 气象局 青海省 预报技术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科技服务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火灾是森林最主要的灾害,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各种森林火灾都可以设法用气象的因子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详细论述了我省林火发生的条件、规律和危害,以及它与气象的相关关系。并提出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火险的监测和等级预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气象科技兴林。

  • 标签: 气象 林火 火险预报
  • 简介:引子像一曲悠远的歌声,青海改革开放30年的旋律荡气回肠,高原气象事业的发展更是云蒸霞蔚,异彩纷呈——我们播撒雨露,让大地四季如歌,我们指点风云,让天空壮阔如诗。

  • 标签: 事业发展 发展巡礼 壮阔天空
  • 简介:本文在1979—1989年全省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使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的气候资源得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根据生产(尤其是露天作业的农牧业生产)实际,确定具有实际意义的指标,将青海省划分为9个气候类型区;而后从各个区的气候利弊,阐述其生产发展的重点及前景,为合理的开发、利用本省的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 标签: 青海 气候 区划
  • 简介: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在青海境内发掘的古地震资料,阐述了开展古地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辨认古地震期次、判别古地震强度和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与标志。

  • 标签: 古地震 青海省
  • 简介:结合青海省1997-2010年的雷电灾害资料为基础,对青海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受灾行业、雷灾类型、变化趋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海省雷电灾害特点提出了雷电防御的薄弱地区和重点行业。为全省防雷减灾、雷电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青海省 雷电灾害 特征分析
  • 简介:通过对青海湖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的探讨,根据现代不同时段青海湖水深和面积递减量,推算出青海湖将在194—412年后干涸,预测演化模型有两种,即柴达木型和共和盆地型。青海湖的干涸过程是个复杂过程,尽管有关学者预测青海湖不会在1万年内迅速干涸,但是,如果目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不到逆转或抑止,那么,青海湖干涸将不可避免。

  • 标签: 青海湖 干涸趋势 盆地 演化过程
  • 简介:摘要:由于青海省经济水平起点不高,在公路建设、养护中投入的资金少,且青海省位于高原地区,常见气候比较干旱、寒冷、多风且缺氧,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积雪、积冰等情况,由此不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整体路况不佳,存在许多超龄油路,从而导致当地公路存在许多严重病害。作为公路养护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需将所辖路段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严格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致力于消除各种公路病害,促进公路设施耐久性、抗灾能力的显著增强。

  • 标签: 青海 公路病害 日常养护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2006年秋季(9-11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除青南大部分地区偏少外,其余地区偏多,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值。季内,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冰雹、洪灾、连阴雨、雪灾、寒潮、强降温等。气象灾害给人民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秋季 强对流天气 气候特点 日照时数
  • 简介:通过回忆共和地震前出现的反常现象,认为地震发生前有预兆,并通过这些预兆使人们提高警惕,做好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共和地震 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
  • 简介:2004年秋季(9~11月,下同),青海省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北多南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9月上旬本省东部地区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倒伏、发芽霉烂,也给农业区浅、脑山地区尚在收割、打碾和晾晒的农事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2004年 青海省 秋季 部分地区 连阴雨天气 气候特点
  • 简介:青海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托勒山复向斜中,出露一套下古生界浅变质碎屑岩夹灰岩、火山岩,上古生界山间凹陷碎屑岩,中生界沉积岩,构造线大都呈北西西向。横切构造线的天盆河、骆驼河中下游均有采金历史。1984年青海省物勘队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同比例尺物化探工作,化探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根据分析成果,圈定铅锌异常、砷异常和铜、铋等异常,在砷异常分布地段,局部有微弱金异常伴生。砷金异常主

  • 标签: 托勒 碎屑岩 下古生界 复向斜 上古生界 构造线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2005年夏季(6~8月)总体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降水充足,日照偏少,暖湿气候特征显著。季内降水引发的洪灾以及冰雹、雷击等强对流天气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和畜牧活动造成了较大损失,也造成了部分人员伤亡;洪水及长时间连续的降水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对青海省道路运输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但黄河上游地区丰沛的降水和来水缓解了水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龙羊峡库区蓄水水位、蓄水量均创下闸蓄水19年以来的新高。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夏季 黄河上游地区 气候特征 强对流天气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1.1气温3月,全省月平均气温-0.2℃,较常年偏高1.7℃。各地平均气温在-8.8~7.0℃之间,玉树气温较常年偏低0.6℃,青南牧区中东部少数地区及西宁气温较常年偏高0.4—0.9℃,省内其余地区气温偏高1.0-3.1℃.其中祁连野牛沟列历史第1高,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月平均气温 青南牧区 偏高 中东部
  • 简介:20世纪70、80年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理论提出了“企业文化”概念,并迅速形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行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扩展,随着中西方管理的全面接触和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和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气象局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气象行业文化并使之与另外两大战略并列,从而形成拓展气象工作领域战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建设气象文化工程三足鼎立之势,对于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新理念总揽气象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研究成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增强部门凝聚力,不断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完成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行业文化 气象事业发展 青海 20世纪 企业文化
  • 简介: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电磁辐射台网的建设、台网特征、台网管理及映震效能。

  • 标签: 电磁辐射 映震效能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