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闽北地区主要台站5、6月逐二时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并通过高山站与一般台站的比较,探讨不同地形条件下短历时降水的不同特征。这些将对汛期闽北地区短时降水预报提供较为可靠的气候背景。

  • 标签: 汛期 短历时 气候特征
  • 简介:针对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与西岸福建东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分析比较;着重阐述台湾西北部4个海岸区域阶地的特性(阶序、分布、高度、崖差、构成等)及其变动情况(阶地抬升、变窄、延伸等);通过推断形成年代、测算隆升速率等,探讨研究区域的海岸线变化与构造升降运动,结果发现:台湾岛的海阶变化不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的控制;福建沿海地区受蓬莱造山运动的影响极小,海岸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数次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福建沿海的隆升速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少,总体上低于海峡东岸台湾岛的隆升率(平均2mm/a).该研究印证了:相对于台湾岛地区,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其海阶发育可能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 海平面变化 海阶 隆升率
  • 简介:对海北地6个气象观测站1977—2006年共3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海北地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海北地区 雷暴 特征
  • 简介:采用1951-2003年26个气象台站的夏季气温资料对我国东北地夏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我国东北地夏季气温主要经历了冷期、相对正常期和暖期3个阶段,夏季升温趋势达到0.15℃/10a。远超过全球、北半球、东北亚夏季的增暖程度。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一方面表现在夏季变暖、平均气温升高;另一方面表现在夏季气温变率加大;第三。气候变暖使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异常高温气候明显增多,但在变暖形势下局部发生低温冷害的现象仍然存在。

  • 标签: 东北地区 夏季气温 气候变暖 低温冷害
  • 简介:本文利用西北地(新疆除外)的西安、银川、兰州、西宁四站的21O年旱涝等级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阶段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进行了突变性的分析,并发现旱涝气候突变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有关,但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西北地区 旱涝 突变性
  • 简介:安徽省皖北地发现的原生金刚石,不同于之前在砾岩和松散沉积物中发现的金刚石,其载体也既不同于国内已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之金刚石载体,也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载体.之前在砾岩中或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发现的金刚石大小混杂,颜色多样;国内及世界上已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其载体基本上均为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尤以前者为主.而安徽皖北地发现的原生金刚石,其载体为橄栏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和辉绿岩.

  • 标签: 金刚石 载体 橄栏玄武岩 玄武质角砾熔岩 火山角砾岩 辉绿岩
  • 简介:利用东胜、延安、平凉、西安4站1990年1月--2009年12月每天08时和20时1000~100hPa标准等压面探空资料,选用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WAFS积冰指数L作为诊断依据,计算、分析陕西秦岭以北地逐月飞机积冰率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积冰试飞气象资源;在垂直高度上.700hPa及以下高度,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700hPa高度以上,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夏半年;飞机积冰多发期间,850hPa及以下高度积冰率水平分布表现为南北少、中部多的特点;850hPa高度以上,飞机积冰率呈现出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

  • 标签: 飞机积冰 积冰资源 积冰指数 积冰发生率
  • 简介:通过对西北地明清时期史料的系统查阅,收集到1500—1910年西北地沙尘天气记录年份137个,最终确定沙尘天气最终数量为250次。分析发现,1500—1910年西北地的沙尘天气呈波动之势,其中17、19世纪沙尘天气频发态势明显;季节以春季为多;空间分布以甘肃河西走廊、陇东、宁夏北部和南部、陕北、关中一带沙尘记载较多,其中以甘肃民勤为最;沙尘天气与气温的反相关明显,与气候干湿变化的关系在河西地区需要进一步研究,在陕西地区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西北地区 沙尘天气 1500—1910年
  • 简介:在系统收集陕北地中侏罗统延安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安组沉积期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分析,并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层序绘制了关键单因素的等值线图,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层序Ⅰ沉积早期主要为河流沉积;随着盆地沉降的加剧,中部地区逐渐变为湖泊沉积,东北部河流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基本继承了层序Ⅰ晚期的沉积格局,古地理格局相对较稳定;层序Ⅲ沉积期,盆地基底不断抬升,湖泊逐渐萎缩成局限湖,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分别在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大规模发育。

  • 标签: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古地理 延安期 陕北地区
  • 简介:中国西北地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的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奥陶系各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和奥陶纪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效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火山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泥岩盆地、硅岩盆地、碎屑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海陆并存,海中台盆相问分布,台中有滩和坪,台盆间有斜坡”。早奥陶世继承了寒武纪的海进并进一步扩大,至中奥陶世海进达盛期,到晚奥陶世开始海退,从而完成了西北地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

  • 标签: 中国西北地区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多级别
  • 简介:选取102景LandsatTM影像,通过水体信息分类处理,得到2010年东北地水库分布图。根据水库分布格局,选取了5个典型区域,进行了1985-2015年东北地水库数量、面积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东北地共有水库3722座,总面积为5327.36km^2,其中,黑龙江省有920座、吉林省有1807座、辽宁省有743座、内蒙古自治区有252座水库;1985-2015年期间,5个典型区内的水库数量和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

  • 标签: 水库 格局 东北地区 遥感影像
  • 简介:在兴隆台油田勘探开发早期,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和限制,使得兴北地东营组浅层气被忽视。浅层气井资料录取少,缺乏综合研究。针对这种状况,重新对兴北地东营组浅层气的地质特征、成藏条件、气藏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导该区东营组浅层气下一步的开发与挖潜工作。图3表1参4

  • 标签: 浅层气 东营组 成藏条件 气藏分布规律 兴北地区 兴隆台油田
  • 简介:西北地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的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作者在各露头剖面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寒武系各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和寒武纪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数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湖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硅质岩盆地、碎屑岩盆地、石灰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陆海并存,海中台盆相间分布,台中有滩坪湖,台盆间有坡”。新疆北山地区和西昆仑甘青地区的古地理特征有所不同,但其古地理格局和演化阶段以及海进过程则是相同的。

  • 标签: 中国 西北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 简介:近日,依托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河南登封一新密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地质调查及可利用性研究”,郑州综合所项目组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指导下,相继在河南省禹州、郏县、宝丰和鲁山县一带发现堆积型铝土矿,且具有一定地质储量,开发前景广阔,该类型铝土矿在华北地尚属首次发现,进一步勘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 标签: 堆积型铝土矿 华北地区 中低品位铝土矿 地质调查 可利用性 工作项目
  • 简介:北地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第四系广为覆盖,地质研究程度因此受到相应的制约。本文结合地质和物性等资料,在对1:20万重磁资料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皖北地主要断裂格驾进行了解译,认为皖北地主要发育北北东、北西西、近东西等走向的断裂,另在徐州至宿州发育弧形断裂;其中北西西走向断裂发育时间相对较早,近东西次之,而北北东走向断裂发育时间相对最晚,晚期发育的断裂错断了早期发育的断裂。

  • 标签: 皖北地区 重磁场 断裂格架
  • 简介:西北地强沙尘暴研究的进展陈敏连王锡稳(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引言沙尘暴是大风扬起的地面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西北地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在全球范围内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强沙尘暴天气成灾重,突发性强,成因复杂。...

  • 标签: 特强沙尘暴 西北地区 沙尘暴天气 中尺度模式 统计特征 中尺度系统
  • 简介:摘要:港中油田的滨北地位于北大港潜山凸起北侧,滨海断层上升盘,为受潜山控制的北东倾向高陡斜坡构造,油气成藏背景有利,历经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多个油气富集高产区块。由于该区位于北大港构造带构造转换部,构造关系复杂,地层横向变化较大,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难度大,圈闭及砂体落实程度低,油气富集区块较分散,严重制约着该区的整体认识程度。本次研究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滨北地的沉积特征和成藏规律开展研究,为该区整体的探明增储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这也让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水环境的污染就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当前很多城市发展中都有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想改善这种现状,保护城市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其当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设海绵城市中,园林植物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调节空气、降低噪音;净化水质、平衡生态;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因此,这就需要将园林植物有效的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其作用。

  • 标签: 西北地区植物 海绵城市 应用
  • 简介:摘要:鲁北地位于我国第四储粮生态区,具有夏季热冬季冷的特点。冬季机械通风可以在粮堆内部形成温度足够低的“冷心”,如何有效的利用“冷心”来控制粮温,实现粮食安全度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选取14号小麦仓在夏季进行内环流控温试验,通过内环流通风,降低了试验仓房的仓温和平均粮温,解决了粮堆“冷心热皮”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粮堆结露、挂壁的发生,有效的抑制了粮食、虫、霉的生理活动,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该实验仓当年避免了投药熏蒸,节约了储粮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 

  • 标签: 内环流,冬季蓄冷,控温,免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