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莱州三山岛北部探获海域金矿床,金矿资源量达470多t,属全国首个海上发现的金矿。山东黄金集团日前开展了“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的科研项目,并配合该项目在三山岛断裂成矿带的西岭村矿区启动了4000m科研深钻施工已取得了较好的钻探成果。三山岛北部海域在海下施工达近2000m深孔,这在岩金勘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矿床 山东省 地质矿产勘查 海底 综合地质研究 科研项目
  • 简介:根据1966-2005年山东省的雷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及自然正交函数展开(EOF)方法,对山东省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泰沂山区多、半岛沿海和山东西部平原较少的特点;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有明显的日变化,在过去40a中,山东雷暴日数具有较强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下降的特点,并有一定的阶段性.

  • 标签: EOF方法 雷暴 时空变化特征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简介:本文利用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的方法,对山东地区近期地磁场中总强度F值及垂直分量Z值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及分析,得到了山东地区地磁背景场近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地磁背景场在地震活动平静状态下其变化特征与地理纬度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与地理经度的改变关系不大;F值或Z值等值线的分布与地磁台分布状况有关,F值和Z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山东 地磁背景场 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 等值线
  • 简介:利用淄博地区8个气象站1980—2014年35a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和逐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夏季降水量的气候突变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情况看,淄博地区夏季及各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年际振动幅度较大,波动幅度6月份最大,7月份次之,8月份最小,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夏季及7月和8月均为缓慢增多趋势,6月份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南部山区趋势最大,北部次之,中部、东部最小均未能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全区8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997年之后出现显著增多趋势,为一突变现象,突变点出现在1981年;全区夏季平均降水量及6月份、7月份降水量未发生突变现象。夏季降雨变化周期主要表现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作用减弱。

  • 标签: 夏季 降水量 变化特征 气候突变 周期 淄博
  • 简介:利用2009年以来的山东流动重力网复测数据,给出了区域重力场差分和累积动态变化图像及GPS站的重力值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大体反映出近期山东地壳物质运动状态,累积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区域构造块体之间的运动与断裂构造作用。

  • 标签: 山东地区 重力场 GPS 构造活动
  • 简介:山东麓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古地震现象丰富。探槽揭露出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以来,已发生过5次7级左右的古地震事件,除最早的一次时间不明外,其它4次分别发生在距今约8400年、5400—5020年、3900年和2260年。全新世早期古地震重复间隔在3000年左右,晚期为1500年左右。

  • 标签: 罗山断裂带 古地震 探措
  • 简介: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山东 地震资料 台网布局 观测条件
  • 简介:摘要:工程计量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工程各环节。做好工程计量动态化管理,及时获得实际工程量信息,实现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以及造价的高效控制,能够保障公路建设效益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践中借助工程计量工作,能够实现对项目投资效益的有力控制。

  • 标签: 山东高速公路 工程计量 策略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完成的大别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别山的中深变质杂岩解体为变质变形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但所建立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大多沿用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层名称。与之同期,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发现以来的地质研究也揭示出大别山中深变质岩的主体为正片麻岩,并以变质特征及其构造属性划分出4个构造单元。本文依据前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将大别山的变质地层划分为4个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单位,3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论述了它们与区域地质调查所划分的地层单位的对比,以及与4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 标签: 大别山 变质地层 构造单元
  • 简介:对2013—2014年EC-thin和T639模式山东省旬温度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模式旬平均温度预报产品预报准确率高于旬最高、旬最低温度预报产品,模式阈值K为2℃的预报准确率均比K为1℃高30%左右。EC-thin模式较T639模式预报旬平均温度预报效果最好,平均误差最小。EC-thin模式预报旬最高温度偏低,预报旬最低温度偏高。对于旬平均温度预报,订正后的T639模式预报准确率在鲁中西部地区略优于EC-thin模式,其他区域均为EC-thin模式较优。EC-thin模式旬最低温度预报产品在鲁西北东部和半岛部分地区预报效果最好,在鲁西北西部和鲁西南部分地区预报效果最差。旬最高温度预报产品在鲁西北东部和鲁东南地区预报效果最好,鲁中西部和半岛东部地区预报效果最差。去除平均误差的订正方法对模式旬温度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明显改善。

  • 标签: 旬温度 预报准确率 检验
  • 简介:【摘要】 2019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和治黄治水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 2020 年 4月, 山东省委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 ,同年 6 月,山东省委书记 刘家义一行从黄河入鲁 第一县 菏泽市东明县启程, 开始了深入 推进 山东 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 之路。从中央到省委,目光投向了山东黄河治理与发展的焦点上,这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山东黄河带来了新发展方向。如何进一步紧紧把握好山东黄河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治理发展脉搏,深入推进新时期山东黄河治黄事业发展和经济跨越发展双赢局面,成为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山东黄河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 研究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山东省122个国家自动站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资料,从日积雪深度和过程总降水量两个角度分别定义第一和第二类极端降雪事件,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如下:(1)山东省极端降雪事件发生在江淮气旋和回流天气形势下,出现在11月(初冬)和2月(早春)的可能性最大,江淮气旋类多出现在2月,回流类多出现在11月。(2)极端降雪事件中鲁东南、鲁西北西部和鲁中北部地区降雪量大且出现极端降雪次数多。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降水量大值中心出现在鲁东南、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而回流类过程降水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3)相比较于江淮气旋类降雪过程,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出现的单站最大降水量更大,且大雨以上量级降水范围更广。通常极端降雪过程中,降水量最大为50.0~59.9mm,多数站点过程降水量为10.0~29.9mm。(4)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两类极端降雪过程地面气旋初生时中心气压值、冷高压中心强度和位置、低空急流的厚度和强度等特征有所不同。(5)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水汽辐合层次深厚,700hPa与850hPa均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中水汽辐合层次较低,主要位于850hPa附近。对于过程降水量超过50.0mm的极端降雪事件,700hPa和850hPa比湿均达到并超过5g·kg^-1。(6)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伴有不同范围寒潮。

  • 标签: 极端降雪 江淮气旋 降水分布型 水汽特征
  • 简介:利用中国热带气旋年鉴统计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1949—2012年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2年年平均有2个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其中1985年和2012年均有7个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为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最多的年份;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的最早时间为5月,最晚时间为11月,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出现在7—9月;8月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最多,占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总数的46.3%。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路径多以抛物线形为主,多数热带气旋在菲律宾附近洋面生成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至中高纬地区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个别热带气旋则在高纬地区向西北方向移动深入内陆地区,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时多处于强度衰减期;登陆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集中分布在鲁东南和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造成山东地区降水和大风的分布也不同,热带气旋降水多集中出现在山东中东部地区,暴雨的高值区则主要集中出现在鲁东南、山东半岛南部和半岛东部地区。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的变性率为58.2%,远高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平均变性率,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特征显著。

  • 标签: 热带气旋 气候统计 路径 变性
  • 简介:应用1961—2012年山东省26站夏季降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指数等资料,分析了山东夏季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夏季强降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部分地区呈增多趋势,暴雨日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强降水日数比重呈增大趋势,半岛北部增大趋势明显,近208比重明显高于前期,且波动幅度加大,同样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大雨日降水强度增加,暴雨日降水强度减小,两者均在1990年代降水强度最大,半岛、东南沿海地区为强降水雨强高值区。对其成因初步分析发现,强降水时间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关系密切,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是影响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强度的关键因子。

  • 标签: 山东夏季 强降水 时空演变 成因
  • 简介:综合分析了2006年秋季在山东省进行的0.5—8.0μm范围内的大气气溶胶飞机观测的0—4500m气溶胶数浓度垂直分布,初步讨论了气溶胶与温度的关系,并分析了对气溶胶粒子谱的垂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气溶胶数浓度随高度呈递减趋势,在逆温层附近气溶胶有累计现象;受城市环境的影响,同一区域城市上空或者城市的下风方气溶胶粒子平均浓度都大于上风方;气溶胶粒子谱受不同天气背景的影响,出现不同类型的谱型,随高度的变化,谱型也有很大的变化。

  • 标签: 飞机探测 气溶胶 谱分布
  • 简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值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值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衡量和评价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 标签: 海洋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能值 山东省
  • 简介:郭屯矿井井筒穿越多层地层,基岩段中含水层发育,地下水含量丰富。为了给矿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利用郭屯矿井井筒检查孔抽水试验数据,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准确地预算出各井筒涌水量,并结合精查地质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对井筒涌水量做出分析和评价。

  • 标签: 井筒 抽水试验 涌水量 山东郭屯矿井
  • 简介:“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目标之一。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2018年开工580万套”。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2018年全省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84.33万套,基本建成23.72万套。

  • 标签: 改造计划 棚户区 山东省 政府工作 习近平 省政府
  • 简介:摘要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回采效率高、矿石贫化低的矿山开采技术,而且该种采矿技术在矿山实践中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不会对矿山开采区域内的地标环境产生破坏,所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提倡各大矿山企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应选用该种技术。山东黄金新城金矿企业已将充填采矿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其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与完善充填采矿技术来满足深层次矿产的开采需求。本文对矿山充填技术在山东黄金新城金矿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山东黄金新城金矿 充填采矿 现状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