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的研究是攻关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的第三课题。目的研制影响评估模式,建立业务运行系统及提出相应的抗御不利影响的适应对策。背景任何气候波动,如气候变化、气候异常、气候极...

  • 标签: 气候异常 国民经济影响 评估业务 评估模型 关键地区 短期气候
  • 简介:摘要: 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行业,在服务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交通运输活动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人、货流动需求。

  • 标签: 交通运输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 简介:测绘资料档案馆担负着向全省各行各业提供经济建设、科学研究项目所需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重任。今年以来,我馆根据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满足全省土地详查、全省海岛调查、各市、县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水利建设、城市规划、农林规划、防洪防汛、交通建设、测绘生产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测绘成果。

  • 标签: 国民经济建设 测绘成果 测绘资料 档案馆 供应 科学研究项目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评估和决策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市场波动、政策变化、技术突破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给经济预测和决策带来较大风险,可能导致项目的成本、收益和回报周期等方面产生较大波动。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经济不确定性,并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 标签: 建筑工程 经济 不确定性
  • 简介:自1993年美国发布总统令,首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欧盟在当年正式宣布建立欧洲信息社会计划,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为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准确地表达、描述和查询空间信息,1994年美国又签署了总统令:建立全美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美国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战略设想。这既是西方大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所谓“数字地球”,是指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空间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信息在地理空间上的整合,构筑一个数字化的地球,用以描述、重

  • 标签: “数字山西”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国民经济 信息化 数字地球
  • 简介: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而水土保持又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严重的制约与影响。本文就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黄山市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 标签: 水土保持 水资源 水环境 黄山市
  • 简介:这次全省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全党全社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大办农业的热潮正在兴起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发展全省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是进入90年代气象部门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一定会把全省广大气象工作者进一步动员起来,提高对气象科技在振兴辽宁经济

  • 标签: 气象科技 辽宁经济 气象事业 气象业务现代化 动员起来 人工增雨
  • 简介:强化质量管理依靠质量兴业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测绘保障——在全省质量工作会议暨《测绘资格证书》年检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山西测绘局总工程师顾鹤松(一九九七年七月八日)一、我省测绘质量工作的回顾近年来,我省测绘单位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 标签: 测绘资格证书 测绘保障 质量工作会议 测绘单位 测绘产品质量 国民经济建设
  • 简介:2018年,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有效发挥资源保障作用,坚守耕地红线和生态底线,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资源保障。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质量 保障作用 资源保障 生态
  • 简介:通过构建广东两区域动态模型,对广东碳交易及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实施可调控总量的碳交易政策机制对广东及参与交易部门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减排情景到2015年广东完成19.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7%;按照强减排情景到2015年将完成20.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9%;如果在强减排情景的基础上实施碳交易政策,GDP相对基准情景减少0.8%,到2015年实施碳交易政策可减少GDP损失约90亿元,说明广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支持经济发展和节能减碳双赢的作用。

  • 标签: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广东省 碳交易 经济影响
  • 简介: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指标,强调的是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以福建域城市为例,介绍了福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并采用熵值法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对福建域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评价和分析,用确定好的协调发展度等级对其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福建9个设区市中厦门市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类型,福州市和泉州市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型。莆田市、三明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均处于中等协调发展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如何提高协调发展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 标签: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度 福建省
  • 简介:安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主要矿种煤、铁、铜、硫及部分非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及生态保护的措施.

  • 标签: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经济评价 安徽
  • 简介:1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1.1优势与潜力1.1.1区位优势明显河北海洋具有毗邻京津、面向华北和西北主要能源基地的独特区位条件,这种区位优势在促进河北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以秦皇岛为核心地带的全省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生态保护 河北省 区位优势 滨海旅游业 区位条件
  • 简介:福建农业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准确定位和减小差距是当前学术界乃至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县为单位,以福建农业产业GDP增长率作为测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对福建近10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和市县间差异进行动态时空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但中间也存在微小波动,市县间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并通过县市农业产业GDP数据与图形相结合,分析了1999--2009年间福建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原因,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农业经济 增长差异 区域差异 福建省
  • 简介:本研究引入重心模型,采用1998-2008年江苏经济和能源消费数据,计算出各年份GDP、工业产值、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和空间相关性多角度阐释了经济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联系.结果显示:经济重心和碳排放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偏移,2006年后出现略微的北移迹象;11年间重心移动距离排序为:碳排放重心(32.1km)〉人均碳排放重心(29.6km)〉GDP重心(14.6km)〉工业产值重心(10.9km);相较于经济重心而言,碳排放重心的空间位置偏向于域的西北方向;经济重心和人均碳排放重心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经济重心 碳排放重心 路径演变 江苏省
  • 简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1999年下发了《县级以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这项新工作。鉴于该项工作不仅要对事(单位财务收支执行情况)提交审计意见书,还要同时对入(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管理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中,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和应负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做出结论和评价,审计结论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出审计评价。故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大于其他审计类型的现实情况,本文作者根据中央五部委近期下发的《关于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的意见》(审经责发[2004]65号)规定,站在气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角度,从具体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出发,提出了气象部门开展司局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其高层领导干部审计的难点;针对其难点,提出较切合实际的审计思路、内容、步骤。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气象局 国务院办公厅 领导干部 局长 财务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