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海洋生态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上化学品泄漏的生态环境风险损失进行先期评估,并将价值评估信息纳入到海洋环境管理中,可为海岸带开发以及海岸带管理经济刺激手段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进行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生态效应识别与影响预测,评估环境风险的生态损害价值,从而为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海洋 化学品泄漏 环境风险 生态损害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自然条件恶劣程度加深,人们保护湿地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湿地资源在我国的自然环境中占有极大的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储备基地,这进一步提升了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 标签: 湿地保护 生态系统 环境损害评估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对生态损害赔偿目前采用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这样有利于建立促使经营者主动避免对环境不利的经济行为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潜在原告的证明责任人的行为与造成的损害之间关系的举证负担,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目的。

  • 标签: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鉴定评估 研究
  • 简介:厦门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也是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依据2003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将厦门市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浅海水域、滩涂、河口水域、河流、水库、红树林、滩涂、沙滩、盐田等9个类型,着重针对湿地提供的栖息地、湿地产品、涵养水源、污染净化、抵御海洋灾害、旅游以及文化科研等7种服务功能,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厦门湿地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5.54亿元/a,其中湿地的污染净化功能的价值量最大,为66.46亿元/a,其次旅游休闲的功能价值为33.14亿元/a.

  • 标签: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厦门
  • 简介: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和估价研究基础上,对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汇总.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估价的方法可概括为4大类:实际市场评估技术、替代市场评估技术、模拟市场评估技术以及新近提出的空间-能值分析技术.由于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和交叉性,不同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间对比性很低,缺少一个统一、规范、完善的评价体系来相互验证.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方法
  • 简介:通过调查2014年太湖地区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的基本情况,运用等效替代、生产函数和意愿调查等方法,对修复区的渔业资源、气候调节、净化水质和旅游休闲等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估算出2014年贡湖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065.3×10~4~1381.8×10~4元,其中,旅游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分别为297.5×10~4~451.8×10~4元/a和588.0×10~4~743.0×10~4元/a,在总服务价值中分别占31%和54%。

  • 标签: 生态修复区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 简介:利用实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旅行费用法等评估方法,对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涵养水源和调蓄洪水、提供动植物栖息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科考旅游等6个效益最为突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指标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1.15×10^9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7.708×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3.62×10^8元,非使用价值为0.18×10^8元。其中科考旅游价值所占比重最大,为40.84%,调节气候价值次之,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仅占1.45%。对溱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服务价值的探讨,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评估 溱湖
  • 简介:结合陕西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评价了2014年陕西省湿地生态系提供的9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4年陕西省湿地生态服务系统总价值为2887.14×10^8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41%;其中,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高,为1894.02×10^8元,占总价值的65.6%,其次为供水服务价值,为537.01×10^8元,占总价值的18.6%。

  • 标签: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陕西省
  • 简介: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成果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修正模型,以都江堰市为示范区,运用地理格网法、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都江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都江堰市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86.95亿元,呈高值聚集分布格局;人均生态服务价值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约为1∶3,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不容忽视。

  • 标签: 地理国情普查 都江堰市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当量因子 价值评估
  • 简介:海草床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高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本文以广西合浦海草床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当地统计资料,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该地区海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5年该地区海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为6.29×105元/a·ha,其中间接利用价值最大,为4.47×105元/a·ha,占总经济价值的70.97%;其次为非利用价值,为1.54x105元/a·ha,占总经济价值的24.52%;最少的是直接利用价值为2.84×104元/a·ha,仅占总经济价值的4.51%。

  • 标签: 海草床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广西 合浦
  • 简介: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也是推动各国经济实力稳步发展的因素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时有发生,到目前为止,众多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已遭到大量不可逆转的人为损害。为了有效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对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势在必行。

  • 标签: 水生态环境损害 追责机制 探讨
  • 简介:摘要:我国作为水资源短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水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也较为严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环境司法体系的新一轮革新,实务中相继出现的一些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发展进程。但存在可操作性不强、损害认定困难与执行效率低下等法律难题,阻碍了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适用,亟待解决。因此,立法者与实务人员需考虑水体污染的特殊性,分别从法律规范与裁判适用两方面进行完善,保障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真正落实。

  • 标签: 生态环境 制度 实施
  • 简介:摘要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之诉刚起步,立法对其中的赔偿范围规定只是简单概括,缺乏细化,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为有限,因此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海洋环境之损害的赔偿范围不明确,忽视环境的恢复,偏重于环境损害填补。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细化赔偿范围,明确各赔偿项目的意义,厘清不同赔偿项目之间的关系,对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立法指导,引导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诉的司法实践积极健康发展。

  • 标签: 海洋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范围
  • 简介:摘要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之诉刚起步,立法对其中的赔偿范围规定只是简单概括,缺乏细化,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为有限,因此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海洋环境之损害的赔偿范围不明确,忽视环境的恢复,偏重于环境损害填补。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细化赔偿范围,明确各赔偿项目的意义,厘清不同赔偿项目之间的关系,对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立法指导,引导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诉的司法实践积极健康发展。

  • 标签: 海洋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范围
  • 简介:摘要:随着采矿、冶金、电镀、印染、皮革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含重金属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重金属具有毒害性、长期累积性和难降解性等特性,致使其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逆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自 2009年以来,我国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 30多起,如湖南“镉大米”事件、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事件、云南曲靖铬污染事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呈高发态势。废水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 标签: 重金属废水 农田土壤 损害评估
  • 简介:摘要:岸线资源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港口发展、城镇布局规划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对岸线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对其价值评估以及探索有偿使用的制度和方法,为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角度和方向。本文综述了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将有助于提高岸线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岸线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对环境修复费用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作出了相关规定,但其并没有对资金的来源、管理、使用、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细化。本文旨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实证分析,然后提出比较完善的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 实证 分析
  • 简介:冰冻圈通过气候调节作用为人类营造了适宜的地球人居环境,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高山水电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多样的冰冻圈旅游产品、独特的冰冻圈文化形态,以及特有生物种群栖息地等资源,因此,冰冻圈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在气候变暖驱动和人类活动干预下,冰冻圈服务功能具有增强与衰弱等过程,也存在功能丧失的阈限,因而其服务价值是动态的,是可评估和计算的。通过明晰冰冻圈系统功能,辨识全球不同时空尺度冰冻圈服务功能,初步建立了冰冻圈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可以提高决策者和民众对冰冻圈及其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同时,对于全球不同冰冻圈及其重点影响区各级政府实施冰冻圈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宏观决策,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行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冰冻圈 功能与服务 价值评估 框架构建
  • 简介: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对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4157.91×104元;其中,生产有机物价值为1314.98×104元,气体调节价值为513.59×104元,防灾护堤价值为1177.00×104元,维持土壤和减少侵蚀价值为6639.28×104元,净化水体环境价值为2952.29×104元,蓄水价值为1280.77×104元,栖息地价值为280.00×104元。

  • 标签: 红树林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自然保护区 漳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