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自然灾害中,滑坡泥石已经成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杀手,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防治滑坡泥石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山区都易发滑坡泥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现阶段的滑坡泥石灾害要比过去的破坏程度严重的多,在防治策略上,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否则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没有办法对人民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 标签: 滑坡泥石流灾害 防治策略 现状
  • 简介:泥石:常由强降雨诱发,泥石在山区具有毁灭性的后果。要调查如下问题:(1)泥石是如何被诱发的?(2)如何确定流动特征?(3)控制泥石的规模和频率以及再次发生时间的因素?

  • 标签: 泥石流 预警系统 流动特征 发生时间 强降雨 诱发
  • 简介:资料和信息的掌握程度对发布美国降雨诱发的滑坡变化预警是非常有用的。目前联邦和荚圈各州都发布了太平洋沿岸少数区域和受大西洋飓风潜在影响区域的预警信息。然而,通常这些州都缺乏提供持续支持的资源或者缺乏扩大其他地区的服务范围。美国的少数区域有作为滑坡报警系统的基础降雨阀值。但是,这个降雨阀值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范围是在三个国家数量级和一个小区域的数量级之间,诸如县级。前期的湿度条件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干湿季节明显的区域。浅层滑坡的预警包括受影响区域的具体信息、滑坡发生概率和预计选择的时间,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如西雅图WA区域的实例研究阐明的。西雅图确定的四级预警图(无、观察、观测、预警)是根据观察和预测的累积降雨阀值的超额数以及降雨强度.时间阀值和土壤湿度实时监测相结合得出的。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阀值性能的改变取决于降雨特征,阀值超额数与给定滑坡发生的概率相一致。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期间,西雅图的经验对美国西部沿岸的滑坡预警提出了一些挑战。

  • 标签: 浅层滑坡 泥石流 预警 阀值 降雨
  • 简介:摘要:花岗岩区地质灾害属于高原环境特殊岩土体地质灾害的一种。通过收集分析资料和现场调查,对滇西花岗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质灾害链进行研究,查清花岗岩不同风化层特征,花岗岩区主要发育滑坡滑坡泥石地质灾害链,地质灾害沿构造带分布密集,滑坡泥石灾害链成灾模式为连续强降雨→表层风化土体饱水→风化层滑坡+植被倒塌或坡面泥石→堵塞沟谷→堰塞体溃决→溃决型泥石,防治对策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稳固物源断链为主,拦挡固床结合;二是以拦挡为主,综合治理;三是以排导为主,排拦结合。滑坡治理采用“稳坡固脚、地表水疏排、坡面水土保持”等综合手段,尤其重视坡面生态修复重建。

  • 标签: 花岗岩 滑坡 泥石流 灾害链 发育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泥石地质勘查防治主要就是通过对特定区域泥石治理工程的必要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勘查确定的地质情况、基本特征、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合理的防治措施。本文分析了泥石灾害发生的机理,并探讨了泥石地质勘查防治的措施。

  • 标签: 泥石流 地质勘查 机理 防治
  • 简介:1现有的预警系统和降雨预测以及实时降雨测量相比,降雨的“强度-时间”临界值已经是开发可操作的滑坡预警系统的基础。现有的泥石预警系统主要适用于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大范围地区。香港岩土工程研究室于1977年建立了一个预警系统,连续的数据收集和周期性回顾分析已经很好地完善了确定发布和取消滑坡预警系统的标准。从1986年到199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国家气象局已经合作在旧金山湾区运行了一个泥石预警系统(Keefer等,1987;Wilson等,1993和1997)。

  • 标签: 预警系统 泥石流 美国国家气象局 美国地质调查局 实例 潜在滑坡
  • 简介:摘要:泥石作为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在全球山区范围内广泛发生。当前,泥石灾害在强降雨及气候的影响下,形成机制愈加复杂,预警及防治工作十分困难,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严重制约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后期的安全运行,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亟待突破的科学难题。因此,对泥石灾害防治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延庆区珍珠泉乡桃条沟村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关于泥石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的研究已有不少工作,山区的泥石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对策正在逐步完善,主要从泥石灾害及工程防治技术上的进展,探讨未来研究要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泥石流灾害 工程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泥石对地区开发和建设危害极大,尤其对山区村庄、城镇以及公路、铁路和水利等设施的危害更为突出,采取何种有效的方式治理泥石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关爷山泥石为例,详细论述了该泥石的特征、成因及治理措施,提出了透水拦挡坝用于治理泥石。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透水拦挡坝的实用性,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牛皋沟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镇金陵景区,2012年“7·21”特大暴雨期间暴发泥石。本文在现场调查、综合地质测绘、勘探等的基础上,对景区泥石的形成条件、物源分布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表明,牛皋沟岸坡陡峻、物源丰富、水动力足,具备泥石形成的基本条件,且景区内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也为泥石发育创造了条件;对牛皋沟泥石的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泥石流体重度约为1.550t/m3,定性为稀性泥石;50年一遇洪峰流量值为28.33m3/s,一次泥石固体冲出物1.85×10^4m3,其爆发的规模属于中型泥石

  • 标签: 泥石流 灾害 基本特征 牛皋沟
  • 简介:摘要:泥石地质灾害,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人类肆意改造大自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会加剧岩体的裂隙化。持续降雨,会将岩石、树枝等物体带向山下,淹没了村庄,埋没了生命。画面不忍直视,看过后就无法忘怀。因此,泥石防治工作有必要提上日程。基于此,本文从泥石特征入手,提出几点防治对策。

  • 标签: 泥石流 基本特征 防治对策
  • 简介:格宾石笼是一种新型的柔性建筑材料,具有高强耐久性、透水性、整体柔韧性、耐腐蚀性、施工方便、经济适用和环境适用性等其它圬工结构不可比拟的结构特点和优点,在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堤防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5.12”汶川地震诱发或加剧了一大批的泥石地质灾害,牛塘沟泥石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范例。本文根据格宾石笼结构技术特点,结合牛塘沟泥石形成机制和成灾特点,在治理工程设计中采用格宾石笼结构稳固泥石沟道固体物源,经过1个水文年的检验,治理工程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条件的泥石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格宾石笼 牛塘沟 泥石流 治理工程
  • 简介:泥石属于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它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现象。泥石中饱含着大量的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泥石的发生是很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发生在山区小流域。由于泥石具有发生突然、来世凶猛、历时短暂、大范围冲淤、破坏力极强等特点,再加上其常伴随着大量泥沙块石,一旦发生泥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本文分析了泥石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措施。

  • 标签: 泥石流 地质灾害勘查 防治措施
  • 简介:港沟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西。该沟历史上未发生过泥石,但具备了发生泥石的条件,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泥石沟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采用刘希林法评价了泥石的危险度,提出了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交通道路安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港沟 泥石流 危险度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体系的发展, 山区公路也逐渐扩大建设规模。为保证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管养部门应加大对泥石防治的研究,就此针对泥石的分类及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山区公路 泥石流工程 防治原则 防治 模式
  • 简介:由于外伊犁山脉河谷和山前的过渡经济开发,对泥石进行调查非常迫切。文献中对冰川泥石作出很多定义,水成因冰川泥石应该是最完整的。该类型泥石系指冰川水形成的泥石。根据此定义,我们编制了在外伊犁山脉记录下来的,

  • 标签: 冰川泥石流 预报方法 山脉 经济开发 伊犁
  • 简介:  摘要:2000 年以来,练登沟多次发生泥石灾害,对当地村庄、工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从练登沟泥石灾害分区特征、流体特征、堆积物颗粒特征、暴发频率、发育阶段、泥石冲淤及刷深等方面对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兰坪县 练登沟 泥石流 灾害特征
  • 简介:摘要:以石棉县矿渣泥石为例,研究矿渣泥石的形成条件,总结成灾模式,建立以管理者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和监测预警措施的防灾体系,归纳出以固源、排水、消源三种综合防治思路。

  • 标签: 矿渣泥石流 形成条件 防灾体系 防治思路 
  • 简介:矿山弃渣型泥石沟是北京市西部山区重要的泥石类型,在近几年发生的泥石中占比重较大,是近期高发的泥石类型.本文通过遥感调查数据总结了矿山弃渣型泥石沟数量较多且松散物质易于启动的基本特点,对2016年7月20日江心台沟泥石案例进行分析,依据本次泥石前期雨量较少,当日激发雨量集中于某一时段即引发了本次泥石的特点,提出了以本次泥石提取的降雨信息,作为北京市矿山弃渣型泥石沟临界雨量值的观点.

  • 标签: 矿山弃渣型泥石流 临界雨量 预警预报
  • 简介:北京地区泥石灾害较为发育,总体以暴雨型沟谷泥石为主。本文分析了北京泥石灾害预警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泥石灾害预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泥石流 预警研究 现状 技术方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