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探究了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通辽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一出苗,出苗—七叶,七叶—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通辽 玉米 分期播种 适播期
  • 简介:研究了3月中旬~5月上旬,浙江省双季早稻育秧期长、中、短连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年代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3月中旬~5月上旬,全省连阴雨总的趋势为自北而南增加.在同纬度地区,内陆出现频率大于沿海.浙中南地区所受连阴雨影响大于浙北地区.90年代长连阴雨出现频率增加.

  • 标签: 早稻 连阴雨 分析
  • 简介:摘要:中国农业种植面积粗浅,西北、西南丘陵地区等部分农业生产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将加剧土地退化,导致土壤严重侵蚀,农田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物等养分减少,土壤保护水和肥料的能力减弱,严重影响作物存活率,提高为了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其实质是将整块作物复盖在收获的土壤表面,用一片草皮或一片破碎的草皮,然后用较少加工或不加工的方式播种下一个作物。该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节水能力,与传统操作方法相比,还可以减少许多操作,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提高作物质量,提高产量。

  • 标签: 玉米免耕机械 播种优势 发展建议
  • 简介:摘要:从播种期至苗期落实好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播种后小麦实现高产,提升小麦后期产量意义显著。从综合性防病措施的落实来看,原则上,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应用”。本文就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以供参考。

  • 标签: 小麦 播种期 苗期 病虫草害 防治
  • 简介:为探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利用盆栽方式在玉米播种—出苗期开展水分胁迫及复水控制对比试验,分析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播种后补水时间和补水量对辽西地区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率随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的降低,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和补水量的减少而减小。播种后无补水,当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w播种为60%—70%时,出苗率达100%;w播种为50%—55%时,出苗率达66.7—77.8%;w播种为30%—45%时,出苗率为0。w播种为35%—45%时,持续5—20d干旱,补水20mm,出苗率为66.7%—100%,较补水10mm的出苗率为0%—77.8%。w播种为35%—45%时,需在10—20d内补水,所需补水量随补水时土壤相对湿度的减小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春旱频发地区确定玉米播种后最迟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下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 标签: 春玉米 水分胁迫 土壤相对湿度 出苗率
  • 简介: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叠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标签: AVO AVA反演 沿层处理 保持振幅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一定程度土推动了我国化学检测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技术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化学检测,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化学检测 样品 处理技术
  • 简介:经对探井压前进行地层测试和未测试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使探井压措施决策定量化.认为选井、选层系数大于50的井压后有效,可获得工业油气流.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试油井压裂效果明显提高.

  • 标签: 探井 压前评估 油井 压裂 地层测试
  • 简介:简述应用卫星长波辐射资料研究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的方法原理。报道1994年以来共和中强地震的OLR地震前兆及短期地震预报的情况。对OLR地震前兆的特征及短期地震预报进行讨论。

  • 标签: 长波辐射 共和 短期异常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舾装工作移,加之还能应用并行工作原理,因此生产效率可大为提高。目前,工厂正在进行以转换造船模式为目标的造船生产体系改造工作,同时也启动了工厂信息化的改造工程,这为舾装工作量移研究课题提供了极好机遇。

  • 标签: 船舶舾装,舾装工作,前移,分析探讨
  • 简介:塔里木—天山地区基底陆壳由太古宙灰色片麻岩、绿岩和可能是紫苏花岗岩的含钾花岗岩类组成的陆核及其古元古代和少量中元古代增生带组成。基底陆壳的基本轮廓于早元古代末已奠定。它们在元古宙中、晚期拼合成哈萨克斯坦—塔里木联合古陆,并成为冈瓦纳超级大陆的一部分,中元代末固结。新元古代为板内阶段,760Ma的塔里木运动使基底陆壳全面隆起

  • 标签: 新疆 前震旦纪 基底陆壳 陆核 增生带 联合古陆
  • 简介:根据本台几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电磁辐射信息在地震前有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对电磁波理论分析进行初步讨论。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 信息异常
  • 简介:本文分析了1991年1月5日缅甸7.6级大震,云南省西部水化网观测到的水化异常,这些异常不仅有水氡,还有水汞、CO2、Ca(++)、Mg(++)和Cl-等,异常的时间不仅有中长期,还有短临异常。文中根据观测事实指出,一次强烈地震发生之前,水化学的异常范围不仅仅在距震中200公里的范围之内,甚至在距震中500公里的范围内也有分布。

  • 标签: 缅甸7.6级地震 水化学 中长期异常 短临异常 震中距
  • 简介:摘要:2022年7月30日,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向我公司发函,因该公司生产需要,急需租赁1台掘进机,通过市场调研落实,榆林某公司有相符型号的闲置设备。组织矿方相关人员现场查看该设备状况,设备状况良好但矿方要求须在设备截割部加装临时支护防护装置,因此中心组织设计了掘进机液压探梁防护装置。

  • 标签: 机载液压 前探梁 方案 效果 效益
  • 简介:本文利用P波初动符号,垂直向P波、S波最大振幅比,尾波衰减系数a值,尾波持续时间比τ_b/τ_v及尾波衰减速率p值等方法研究了1990年10月25日乌苏5.2级地震波异常曲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强地震的异常信息。

  • 标签: 地震波参数 尾波形状函数 地震预报 乌苏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