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由于污水管网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途径,因此针对城市污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还能够提升排放污水的最佳效果。在设计城市污水管网上,首先要满足相应的规范制度,然后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 标签: 城市污水 排放 管网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氮肥企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行业,其污染物负荷排在化工各行业前面,其中废水排放负荷位居化工行业之首。合成氨工业是耗能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合成氨工业为重点污染行业之一,是化工行业中主要排污大户,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 10%左右,治理势在必行,这就是推广应用合成氨生产污水排放技术从而实现合成氨生产污水排放的意义所在。本文结合合成氨生产装置终端排水水质特点,阐述了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种工艺路线。

  • 标签: 污水排放 氮肥
  • 简介:摘要文章对污水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寻求处理效果更好、工艺稳定性更强、运行费用更低的污水排放工艺,已经成为煤化工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外在要求。所谓污水排放,在国外称之为零液体排放,是指企业不向地表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废水。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零排放技术 煤化工 污水处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在煤化工企业生产中,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瓶颈,而采用成本费用低、处理工艺优及工艺技术高的污水处理办法已经成为煤化工企业的现实所需、尤其是我国北部、西部地区面临水资源稀缺的情况,在多数煤化工企业没有纳污水体的背景下,急需采用零排放污水处理技术,以实现这些区域煤化工污水的合理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此,文章从分析煤化工污水分类及处理现状出发,结合煤化工污水处理中零排放处理技术概念的介绍,就污水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力图让更多煤化工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达到零排放要求,并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污水零排放 煤化工 污水处理
  • 简介:基于《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等的统计数据,采用IPCC提供的方法估算了2003-2009年我国源自污水处理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污水处理部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污水处理部门温室气体排放呈增加趋势,源自生活污水的N2O排放是主要排放源,生活污水CH4排放增速最快;工业行业中造纸业废水的CH4排放是主要排放源;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

  • 标签: 污水处理 甲烷 氧化亚氮 排放
  • 简介:摘要:水是我国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方式和技术路线,正逐步落后于发展需求。各级地方正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设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为首要原则,将风险纳入设计规划,谨防风险演变为事故。如何破解在满足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这一难题,对城市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意义尤为重大。同时,将污水作为资源与能源的载体,实现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污水处理的共识,正在推动着污水处理行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城市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

  • 标签: 乡镇污水处理厂 改扩建 高排放标准 提标改造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过程中,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尾水排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了如何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的工艺优化,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同时确保尾水排放达到相关标准。首先,我们分析了目前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包括能源浪费、处理效率低下等。然后,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如MBR、反渗透等,以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方法。最后,强调了尾水排放的重要性,提出了监测与控制尾水质量的方法,以确保对环境的最小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施工提供有益的指导,实现可持续的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 标签: 城市污水处理厂 处理工艺优化 尾水排放 环保 资源回收
  • 简介:利用全国垃圾填埋场的点源数据,基于实际调研和实验室分析建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填埋时间的排放因子矩阵,采用IPCC推荐的一级降解动力学(FOD)方法自下而上地核算了中国2107个垃圾填埋场在2007年的甲烷(CH4)排放量.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填埋场,分别就城市垃圾组分、可降解有机碳、CH4修正因子、CH4氧化系数、填埋场CH4收集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07年填埋场CH4排放量为118.61万t,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填埋场排放量(220万t)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统计数据的差异,例如填埋场个数及垃圾填埋量.中国绝大部分填埋场CH4年排放量在700t以下,超过1000t的有279个,超过1万t的仅10个.江苏省的CH4排放量最高,达到9.87万t;西藏的排放量最小,仅为0.21万t.东部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整体排放量较高,西部地区西藏、宁夏、青海等地的排放水平较低.

  • 标签: 垃圾填埋 CH4排放 点排放源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废水实际体量逐步增大,废水处理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其实际核心因素为废水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通过废水处理、二次利用可进一步缓解水资源匮乏现状。当下废水处理工艺较多,不同处理方法自身优势也不尽相同。从当下实际处理成效而言,以化学工艺为基础的废水处理技术成效较佳,不仅实际处理成效较高,而且废水实际转化率也较高,最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应充分掌握化学处理废水基本原理,科学、合理使用相应的化学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成效,充分实现水资源循环应用,保护实际生态环境。

  • 标签: 脱氮除磷 高排放标准 多级生物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
  • 简介:摘要:面对污水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应重视和研究污水脱氮技术。由于目前脱氮除磷技术工艺复杂,能耗增加,污泥产量增加,脱氮除磷效果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用新的多级AO-MBR工艺,采用生物法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除磷。

  • 标签: 多级AO+MBR工艺 污水处理厂 高排放标准提标改造
  • 简介:摘要:污水产生量是污水处理的基础特征,其人口数量存在很大相关性,决定了工艺路线和运行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能拉动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依然需要面临城市污染的问题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污水管理若缺乏有效的、及时的治理,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国家和政府都需要提升污水治理的关注度,这对于污水治理而言是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较大的挑战,在参与治理管理时的问题也逐步呈现。

  • 标签: 城市污水厂 污水治理 策略
  • 简介:森林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森林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可凝结氧化产物能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后者能通过散射太阳辐射和充当云凝结核来影响地球的辐射平衡。但我们对源于生物的挥发性有机物与它们向气溶胶颗粒的转化之间联系的认识仍然有限。

  • 标签: 二次有机气溶胶 森林 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 云凝结核 气溶胶颗粒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水库的发展。同时水库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提升水库温室气体的控制水平,从而降低其排放的污染程度。本文首先概述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阐述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危害以及水库温室气体的监测方法,最后论述了笔者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几点思考。

  • 标签: 水库 温室气体 排放 危害 方法 思考
  • 简介:摘要:尽管近十多年来火力发电的占比逐年下降,但是火电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其发电量及装机总量也在逐年上升。火电机组在发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SO2、SO3、NOx和飞灰等,这将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污染物排放的管控,出台了许多有关污染物排放的政策,其中就对电厂烟气中硫化物的排放制定了标准,大部分电厂通过改造加装脱硫装置实现了烟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为湿法脱硫技术,石灰石用来作为脱硫剂,当Ca/S质量比为1时,其反应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湿法脱硫原理简单、速度较快、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在电厂脱硫上应用十分广泛。

  • 标签: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物料平衡
  • 简介:摘要:现阶段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存在于汽车排放系统运行期间的各类问题更为显著。为有效解决汽车行业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着重关注尾气排放污染物控制工作,配合使用汽车尾气净化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水平。本文就针对此,以汽车排放系统运行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排放气体结构。提出汽车排放系统检修内容与检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 标签: 汽车 排放控制系统 检修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方法论、情景设置、宏观参数、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6个中国碳排放情景研究进行了比较。在维持现有政策框架的基准情景下,尽管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中国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显著增长,排放量为119亿~162亿t。通过一定的低碳发展政策,在比较情景下,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更加明显,2050年碳排放量显著下降,排放量为43亿~95亿t。

  • 标签: 碳排放 气候变化 情景研究 比较
  • 简介:摘要:燃煤锅炉是我国C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目前针对燃煤锅炉,应用最为广泛的CO2核算方法是采用煤质分析、排放因子检测、脱硫塔原材料分析等方式进行碳核算,并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管控单位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核查与计算。然而对于燃煤锅炉而言,通常具有烟囱等统一且固定的烟气排放口,所以在烟囱处直接进行CO2浓度和烟气流量监测也不乏为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现有的烟气连续排放在线系统相结合,建立在线监测系统。本文将对碳核算和浓度监测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选取某燃煤电厂进行实际验证和对比,分析每种方法的结果和特点,为行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 标签: 燃煤锅炉 碳排放 核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