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区域位于肯尼亚裂谷,包括纳库鲁区的恩乔罗,覆盖面积774km^2。发现岩石、植物、动物、空气和水中有浓度不等的氟化物出现。因为它有很高的活性,氟化物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并通过空气的吸收、吸入物进入水体。水中合的氟化物比食物中合的氟化物更快地被吸收。氟化物被人体吸收后,如果没有排泄出去,能引起牙齿和指甲的细沟、牙的氟中毒或长期处于高氟浓度的环境中,能引起骨胳的氟中毒

  • 标签: 饮用水 肯尼亚 牙齿 氟中毒 影响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氟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性氟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氟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氟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本文调查研究了呼和浩特市1986-1991年6年中,一氧化碳中毒死亡80例,结合相应的气象要素、天气过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地一氧化碳中毒年死亡率为0.2人/10万,农民为1.4人/10万,外来临时工为6.8人/10万。一氧化碳中毒易发生在低短简陋、年久失修或周围高建筑物屹立的住房。一年中,11月与3月较多。降雪后48小时内中毒死亡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倾向。发生中毒日前48小时内多有气压下降。夜间风小或静风,风向改变及大风来临之前,夜相对湿度超过月平均值,降温都能促使发生。许多因素叠加,更易发生。作者建议把一氧化碳中毒预报作为医疗气象结合预报的一项尝试。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气象条件 季节 气压 降雪 相对湿度
  • 简介:根据2002—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逐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入院患者例次和北京朝阳气象站同期逐月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气候因素、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人类免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和气候资源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气象因子有密切的相关性,当平均温度大于等于19.5℃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温度小于19.5℃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3%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3%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气压大于等于1009hPa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例数有升高的趋势;当平均气压小于1009hPa时,有下降的趋势。当平均风速大于等于3.0m/s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风速小于3.0m/s时,发病例数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的高发期相对于风速极大值滞后15d。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从月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最高例数出现在4月,最低例数出现在7月;从年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例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预测预防,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可为该病的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针灸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医疗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本文总结了针灸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包括疼痛缓解、炎症控制、情绪稳定等方面。此外,论文还深入分析了针灸技术的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系统调整和代谢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针灸技术,慢性病管理,机制研究,疼痛缓解,神经内分泌。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相应慢性疾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通过疾病谱迅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因此,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控,特别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社区等的慢性疾病防控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情况。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慢性疾病 防控管理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