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出现,人们不仅对全新世、更新世,对更早期季风活动也有了新的认识。岁差影响岁差即分点与近日点经度的差。目前冬至在近日点,夏至在远日点,所以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的年变化是比较小的。在全新世开始时(11.5kaBP)正好相反,夏至在近日点、冬至在远日点,所以那时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比现代高约7%,而冬季低约8%。大家公认,受这个影响全新世夏季风持续减弱,北非季风、北美季风、

  • 标签: 古季风 太阳辐射强度 古气候记录 全新世 近日点 高分辨率
  • 简介:高梁河对北京城的选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对高梁河的名称界定不一致,河道的年代和规模也比较模糊。借助多年来实地考察的成果,选取高梁河沿线的典型剖面,用^(14)C、光释光、热释光等测年方式,结合地貌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确定河道的年代,以此近似地复原高梁河的演变和分布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梁河的称呼比"三海大河"的称呼更恰当,表达全新世中晚期由石景山经"三海"到亦庄的永定河故道。(2)高梁河河道发育的年代上限在5000—4000aBP,下限应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3)高梁河规模比清河和水小。(4)蓟城的选址与高梁河密切相关,蓟城选址于高梁河与水故道之间的高地之上,是高梁河要津上的城池。

  • 标签: 北京 古高梁河 永定河 古蓟城 元大都
  • 简介:摘 要:河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自2012年4月建设投入运行以来,应用遥测、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河水电站洪水调度的水平,做到了实时自动采集雨、水情信息、及时的了解掌握上游安康水库及区间水雨情信息;及时准确地做出了洪水预报。目前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有设备的老化、维护费用高、系统自身存在缺陷等情况,结合水库调度工作中日常使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经验提出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

  • 标签: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优化改造 服务器 主备
  • 简介:历史文献与地名研究(续)──地名求索之一陈龙(福建省博物馆)7.晋江地区,现有府志二种:(1)明万历黄凤翔先进纂《泉州府志》二十四卷;(2)清乾隆黄任纂《泉州府志》七十六卷。晋江县志六种:(1)清道光周学曾纂《晋江县志》七十八卷;(2)民国庄为巩...

  • 标签: 古地名 泉州府志 福建省博物馆 周学曾 明万历 晋江县志
  • 简介:位于中朝板块北部的燕辽裂陷槽是中元古代板内裂解的产物.中元古代的伸展裂解构造诱发强地震.中元古代长城系(1800-1400Ma)的串岭沟组、高于庄组及蓟县系的雾迷山组(1200Ma)中保留有丰富的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各种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如液化砂岩脉;碳酸盐岩中的泥亮晶脉、灰岩墙、液化角砾岩、水塑性变形、各种卷曲构造、环形层、层内粒序断层以及碳酸盐岩成岩初期的脆性变形.这些地震成因的变形构造与同沉积断裂相伴生.依据地震记录,中朝板块北部地区中元古代经历两次板内裂解,即1800-1400Ma之间与1200Ma,1200Ma的裂解导致燕辽裂陷槽的最终形成.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的地理格局与两次板内裂解相联系,海盆的范围、盆地的边界、岩相带均受同时期断裂-地震控制.燕辽裂陷槽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深部物质活跃、断裂火山活动剧烈和地震频繁的构造带.

  • 标签: 燕辽裂陷槽 中元古代 古地震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板内裂解 古地理
  • 简介:TheGurbantunggutDesertisthelargeststableandsemi-stablesanddesertinChina,yetfewdataexistonvegetationpatternandspecies-environmentrelationshipsforthesediversedesertlandscapes.Thesanddunesofthesurveyareaaremainlyofthelongitudinalformfromnorthtosouth,butcheckerboard-shapedandhoneycomb-shapedformsarealsopresent,withtheheightof10-50m.Wemeasuredvegetationandsoildataonnorth-southtransectsandcomparedthemwithvegetationandsoildataoneast-westtransects.Analysisrevealedthatthevaryingtrendandstrengthofthespeciesdiversity,dominanceandcoveroftheplantcommunitiesinthelongitudinalandtransversedirectionsacrossthelandscape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TheresultsofCCAordinationshowthatthemicro-habitatsofsoilorganicmatter(OM),soilsalts(TS),sortingindex(σ),topsoilwater-content(SM)andpHrelatetothedifferencesinvegetationobservedasdifferencesinspeciesassemblagefromsalt-intolerantephemerals,micro-subshrubsandsubshrubstosalt-tolerantshrubsandmicro-arbors.Theterrain(alt.)andsoiltexture(thecontentsofMzandφ1)affectthespatialdifferentiationofmanyspecies.However,thisspatialdifferentiationisnotsomarkedontransectsrunninglongitudinallywiththelandscape,inthesamedirectionasthedunes.Thespeciesofthedesertvegetationhaveformedthreeassemblagesundertheactionofhabitatgradients,relatingtothreesectionsrunningtransverselyacrossthelandscape,atrightanglestothedirectionofthedunecrests.Inthemid-eastsectionofthestudyareathetopographyishigher,withsand-landsordune-slopeswithcoarseparticles.HerethedominantvegetationcomprisesshrubsandsubshrubsofSeriphidiumsantoliumandEphedradistachya,withlargenumbersofephemeralandephemeroidplantsofSeneciosubdentatus,andCarexphysodesinspringandsummer.Onthesoilofthedune-slopesinthemidwestofthestudyarea,withcoarseparticlesandabundantTK,theplantassemblageofHaloxylonpersicu

  • 标签: VEGETATION soil HETEROGENEITY MICROHABITAT species importance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的粘性土。GK061孔经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土"的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的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土"的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的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的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的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土的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的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
  • 简介:[摘要]河水电厂坝顶门机主要保障机组大、小修提落检修门、拦污栅工作,检修门、拦污栅、清污抓斗抓梁公用相同的卷筒控制电缆,在汛期时需要连接清污抓斗清理进水口杂物,需要根据作业内容对各抓梁进行转接倒换。自投运以来,多次出现卷筒电缆渗水导致密封插头短路,或者电缆断芯导致接触不良等现象,导致抓梁穿销不能正常投退、清污抓斗不发正常启闭操作,严重影响坝顶门机及清污抓斗安全运行。因此我厂2020年6月结合坝顶门机维保工作,对坝顶门机及清污抓斗抓梁航空插头及控制电缆系统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坝顶门机及清污抓斗安全可靠性。

  • 标签: []坝顶门机 抓梁 磁滞联轴器 高柔性电缆 防水钟罩
  • 简介:牙形石广泛分布于寒武纪至三叠纪的海洋里。三叠纪牙形石的种类、形态、大小和产出频率受海水盐度、深度、温度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不同的牙形石生态特征即牙形石相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所以根据三叠纪牙形石相和牙形石特征属种的丰度,不但可区分三叠纪不同的沉积相区(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和盆地相区)和恢复三叠纪地理面貌,而且可划分出牙形石生物地理区。中国早三叠世牙形石归属特提斯生物大区亚洲生物省,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两个生物亚省和若干生态区。

  • 标签: 三叠纪 古环境 古地理 牙形石动物 海洋动物
  • 简介:流分析是沉积学分析的一种通用手段。所谓流,是指通过地史时期沉积岩中保存的沉积标志恢复的流向。广义地说,流包括介质(水或大气)流动方向或沉积物(如重力流)运动方向,由于大气运动反映的风向是多变的古风向,所以实用的流分析多指水流的方向以及重力流的沉积物运动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水流方向分析包括单向水流(河流)、双向水流(潮流)和波浪传递方向,它们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

  • 标签: 古水流方向 沉积标志 运动方向 大气运动 流动方向 传递方向
  • 简介:杜远生教授和乔秀夫研究员为《古地理学报》组织了一批地震的文章,我都认真地拜读过,并请有关的专家评审过,最后又请作者反复修改定稿。除周勇等的文章《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已提前在本刊第5期刊登外,其余7篇文章均在本期即2011年第13卷第6期刊登。

  • 标签: 古地震 《古地理学报》 中国 专家评审 地质意义 下白垩统
  • 简介: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的近系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组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组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等为处于斜坡带的尚南地区发育湖侵三角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的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的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 标签: 山东 古近系 尚南断块 东营组 沉积相 古地理
  • 简介:通过研究南地区嘉陵江组重点水侵活跃气藏的产水特征、影响水侵的地质基础和治水措施效果,提出了该类气藏开发不同阶段的出水特征及应采取的排水工艺措施,为确保气藏正常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表8参3

  • 标签: 有水气藏 出水特征 排水工艺措施
  • 简介:华南上扬子区中部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大量发育,形成于特殊的古气候、海洋环境,但其沉积环境和成因上存在争论。基于细致的野外和室内沉积学研究,湖北兴山洞口剖面中-上寒武统覃家庙群、三游洞群划分出8个岩相类型和3种沉积旋回类型,主要沉积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潮下带和页岩盆地环境。采用沉积旋回叠置方式和Fischer图解方法,分析了上扬子区中-晚寒武世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历史,识别出18个四级旋回和7个三级旋回,并初步建立了高频海平面变化曲线。中-晚寒武世沉积相的时空间展布规律表明,扬子台地相对海平面逐渐降低,经历了从页岩盆地(或深潮下带)到浅潮下带环境的演变,沉积类型从较深水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变化为较浅水碳酸盐沉积。中、晚寒武世扬子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与全球性沉积特征表现一致,反映了该时期独特的全球“超暖期”气候和台地内部较高盐度的海洋条件。

  • 标签: 上扬子区 中-上寒武统 白云岩 沉积环境
  • 简介: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的地质资料,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其岩相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其岩相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奥陶世,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岩相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的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的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这是晚奥陶世晚期大规模海退的结果.

  • 标签: 中国 晚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生界371条共长15683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区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 标签: 鄂尔多斯 早古生代 古构造 地震剖面 地层解释 厚度等值线图
  • 简介: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在青海境内发掘的地震资料,阐述了开展地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辨认地震期次、判别地震强度和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与标志。

  • 标签: 古地震 青海省
  • 简介:本文是和的继续.本文的基础是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地理研究及编图的成果.定量,即每个地理单元的划分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定量图件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的地质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编制出了全国范围的晚寒武世岩相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因此,在本文中,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的岩相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是定量的和比较精细的,其他地区的岩相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和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寒武世,中寒武世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地理格局依然存在.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这5个地理单元的范围与中寒武世的基本上相同,但他们的次级地理单元的特征则与中寒武世的有所不同或大不相同.

  • 标签: 中国 晚寒武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为了进一步认识下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次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黄土保存的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环境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 标签: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蜀黄土 成因 风成说 水成说 多成因说
  • 简介:四川盆地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为典型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具发育程度不完全受构造控制。该区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单纯基于速度反演的预测难度较大。通过波动方程正演分析及多种储层预测参数在该区适应性的联合研究,获得了南地区茅口组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对其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11参1

  • 标签: 茅口组 碳酸盐岩缝洞 波动方程正演 地震属性 岩溶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