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区域物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相辅相成,实现共赢的局面。

  • 标签: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经济发展
  • 简介:利用1968~2007年共40年的福州区域9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福州区域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论是08时、14时、20时,还是日平均能见度,平潭站均最小;08时平均能见度罗源最大,14时、20时、日平均能见度永秦最大。(2)40年来,除永泰站外,其余各站全天候能见度和霾雾天气能见度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趋势趋缓,霾雾天气能见度的下降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3)前20年,福州区域各站08时能见度主要集中在6级、7级和8级;后20年,6级能见度出现概率明显上升,8级能见度的出现概率明显减少,3级以下能见度(〈1Km)的出现概率有所减少。(4)全天候能见度的年变化为单峰型,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春季的3月或4月,峰值出现在7月;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年变化与全天候能见度的年变化相类似,但其变化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

  • 标签: 能见度 雾霾天气 变化特征
  • 简介:暴雪是我市冬季和初春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市近500年暴雪的发生规律,并着重对1977~1989年出现的17次区域性暴雪的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单点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本市区域性暴雪的预报方法。经两年试用,具有较好的效果。一、天气标准和资料来源日纯雪量≥5毫米或雪深增量≥5厘米为大雪日,日纯雪量≥10毫米或雪深增量≥10厘米为暴雪日;全市有≥3站大雪,其中≥1站暴雪,称区域性暴雪日。

  • 标签: 雪日 灾害性天气 冷期 全球平均气温 全球气温 雪深
  • 简介:通过对桃园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点的分析研究认为,桃园金矿是一种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受中下石炭统火山沉积凝灰岩、不纯灰岩层及桃园-云寺区域断裂控制,而矿体直接产于层间断裂破碎带与含矿层复合地段。矿化形成除层间断裂破碎带与岩性层位外,岩浆活动、热液蚀变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今后在该区普查找矿的3个远景区。

  • 标签: 成矿地质 找矿前景 火山沉积凝灰岩 不纯灰岩 层间断裂破碎带 金矿床
  • 简介:摘要:对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区域聚集度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心划分核心区域及次级区域,前者服务半径为 500米,后者为 1000米。分别从土地利用因素中的土地功能、土地利用强度两方面现状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重庆 中心型轨道站点区域 聚集度
  • 简介:本文对准南地区生烃条件、储层分布、圈闭条件、盖层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油气运聚条件、异常高压成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断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对油气藏破坏与保存诸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准南西部地区发育多套烃源岩;基底以上沉积盖层一套从冲积扇相、河流相至滨渚湖相粗碎屑的储集层;发育J1s、K1tg、E2-3a和N1t等四磁主要的区域盖层。指出准南西部地区存在多套生储盖组合,可提供多个勘

  • 标签: 烃源岩 圈闭 异常高压 成藏条件 储集层 断层
  • 简介:分析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分布规律,在四明山区域不同海拔高度代表性地段设置5个气象站,经连续8a对比观测,得出如下结果:1)四明山区域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直减率为0.51℃/100m;夏季直减率最大,春季和秋季直减率较大,冬季直减率最小。2)四明山区域平均气温直减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大直减率出现在下午17时,最小直减率出现在早晨5—6时,直减率变化上升速率较下降速率快。3)四明山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但平均最高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大,平均最低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小。4)日平均气温≥0℃、≥5℃和≥10℃的积温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变化十分明显,且成二次曲线性下降显著。

  • 标签: 气温 直减率 积温 垂直变化 四明山区域
  • 简介: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和区划的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电灾害 易损性 评估指标 区划
  • 简介:基于OASIS3(OceanAtmosphereSeaIceSoilversion3)耦合器,耦合区域气候模式RegCM3(RegionalClimateModelversion3)和海洋模式HYCOM(HybridCoordinateOceanModel),建立一个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并通过嵌套方法处理海洋模式的侧边界问题。运用该耦合模式对1982~200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气候进行连续模拟,重点分析其对中国夏季(6~8月)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耦合模式基本可以模拟出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降水量值和年际变化在靠近海洋的沿海区域比参照试验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能够再现观测夏季降水经验正交函数第一模态(EOF1)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观测EOF1的时间相关性也比参照试验有较大提高;前6个模态的组合分析也表明耦合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山东半岛、海南岛等区域夏季降水的较大时间尺度气候分量的模拟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区域 耦合模式 夏季降水 OASIS3耦合器
  • 简介: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之上的MBS法和GFT法,对比分析了197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台站建设各阶段ML≥1.0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结果表明:在基础地震台站建设阶段(1970-1977年),ML2.4-ML2.5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在地震台站调整以及遥测台站建设阶段(1978—1997年),最小完整震级为ML2.2;在地震台站数字化阶段(1998年-至今),ML2.0-ML2.1级以上地震目录基本完整。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渭地震带相同起始震级所对应的拟合优度值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表明汾渭地震带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逐步提高。文中采用改进的b值标准差法对b值基本稳定时所对应的震级进行了识别和评价,提高了最小完整震级识别的准确性,同时还分析了汾渭地震带最小完整震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地震带北部Mc较中南部偏低。研究结果为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台网优化布置提供了基本依据。

  • 标签: 汾渭地震带 稳定b值法 拟合优度值法 最小完整震级
  • 简介:摘要模袋混凝土是采用机织布等织物模袋做软模具,通过混凝土泵机将砂浆或混凝土充灌进模袋成型,起到护坡、护底、防渗等作用。其具有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地形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时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道路、水库、河渠、海堤、港湾等工程上。

  • 标签: 模袋混凝土 施工技术 方案
  • 简介:雷暴通常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既有雷声又有闪电(或仅有雷声)的天气现象,在一般情况下,飞机避免在雷暴区飞行。1996-07-09~07-10西安及其飞行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雷暴天气的影响。从03∶00开始西安区域北部局地及西安有浓积云在发展之中,地面升温快...

  • 标签: 飞行区域 雷暴天气 不稳定能量 西安地区 气分析 层结曲线
  • 简介: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着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在煤矿开采中发生的水害问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一定要注重防治水问题,在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利用定向钻探技术进行防治水的经验,并且对于工作方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煤矿防治水 定向钻探技术 区域治理 底板注浆加固 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交通运输有着较高的要求,高速公路建设的逐渐完善,给周边的区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至于全国各个地区全部积极开展关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工作。所以,文章主要论述了交通、经济、效益及形态等方面的重要性,阐述高速铁路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而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全面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助力,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高速铁路 沿线区域发展 交通 经济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目前正处在从"滞后型"转变为"适应型"的关键阶段,中国公路运输发展在迎来良好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将迎来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对公路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分析和调研,可以更加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公路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程度,并对未来公路交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规划重点进一步明晰,以达到交通运输与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区域气候模拟温市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十多年,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能否预测气候的这些异常变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

  • 标签: 区域气候模拟 气候变化 气候灾害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 简介:摘要:在定向井钻井过程中,钻具组合设计是实现精确定向中靶的关键之一。海外广泛采用定向井技术对油气资源进行高效开发,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区块储层特性进行个性化和具体化的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以定向井 A为例,该井设计井深为 3836m,实钻井深 3880m,三开井身结构。由于 A井是区域探井,地质资料不详细,邻井可参考资料少,地层情况复杂造成钻井施工难度大。因此,针对该井复杂问题,项目组优化设计了钻具组合,制定钻井技术关键操作规范和技术参数。通过对钻具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钻进效果,为指导地其他探井钻具组合设计提供有力技术指导和参考。

  • 标签: 钻具组合设计 定向井 防卡钻具 满眼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