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
  • 简介:本文调查研究了呼和浩特市1986-1991年6年中,碳中毒死亡80例,结合相应的气象要素、天气过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地碳中毒年死亡率为0.2人/10万,农民为1.4人/10万,外来临时工为6.8人/10万。碳中毒易发生在低短简陋、年久失修或周围高建筑物屹立的住房。年中,11月与3月较多。降雪后48小时内中毒死亡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倾向。发生中毒日前48小时内多有气压下降。夜间风小或静风,风向改变及大风来临之前,夜相对湿度超过月平均值,降温都能促使发生。许多因素叠加,更易发生。作者建议把碳中毒预报作为医疗气象结合预报的项尝试。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气象条件 季节 气压 降雪 相对湿度
  • 简介:温度是水生生物尤其是贝类生存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为了探究温度对岩扇贝无水保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本试验进行了温度对不同干露条件下岩扇贝存活率、半致死时间(LTd的影响以及温度胁迫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活力的影响两项不同的试验。为了探明温度对岩扇贝存活率和半致死时间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的岩扇贝(壳长为(397±50)mm)在不同温度(5℃、15℃)、湿度(保湿组、不保湿组)和氧气(充氧组、不充氧组)环境下的生存分析、影响半致死时间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低温、保湿、充氧均可以显著提高岩扇叽存活率、半致死时间(P〈0.05),其中温度变化对岩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影响最显著,其次时氧气,最后是湿度。在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氧气交互作用显著(P〉0.05),湿度和氧气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这为确定岩扇贝苗种运输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探究温度变化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5℃、10℃、15℃、20℃、25℃),检测岩扇贝幼贝抗氧化活力(超氧化物歧化活力SOD、过氧化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余组SOD活力(P〈0.05),在10℃至25℃间,SOD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5℃至20℃间变化不显著(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CAT活力(P〈0.05);T-AOC水平在1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活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降温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升温(P〈0.05)。这表明高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对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SOD、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

  • 标签: 岩扇贝 幼贝 温度 无水保活 抗氧化酶活力
  • 简介:摘要:三氯化氮作为我国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种副产物,是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要求氯碱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三氯化氮有效处理。本文基于氯碱工业生产中三氯化氮处理技术的研究,简单分析了三氯化氮的性质,并分别从生产材料胺含量的降低以及氯气的净化处理,用氯生产设备的安全使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氯碱工业生产中三氯化氮的处理技术,以便为后续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产物的产量降低以及有效处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氯碱工业 三氯化氮 处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开构造看,塔里木是经期裂解两期克拉通化而形成的地台。古元古代末,第期克拉通化,形成塔里木原地台。中─新元古代,在塔南和塔北地区发育稳定型盖层沉积。中元古代,在塔西和塔北地区,原地台裂解形成裂陷槽,发育活动型沉积。蓟县纪末─青白口纪初,第二期克拉通化,裂陷槽沉积产生褶皱和变质,形成塔里木地台。塔里木地台形成后并未完全稳定下来,震旦纪─泥盆纪时在塔北又裂解形成裂陷槽。石炭纪初,第三期克拉通化,裂陷槽封闭形成塔里木新地台。

  • 标签: 塔里木地台 开合构造 中国原地台
  • 简介:摘要:纳米氧化锌是种重要的多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大量用于橡胶、涂料、催化、气敏器件和压敏电阻器件等重要的工业领域。但是,纳米氧化锌在作为无机添加剂使用时,存在些问题:如易团聚、难分散、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等,直接影响其实际功效的发挥。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体化工艺是在超细粉碎的同时,对纳米氧化锌颗粒进行表面改性。该工艺把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两种单元操作结合在起,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粒度可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还可以省去能耗较高的干燥设备,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因而本文采用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体化工艺,分别以硬脂酸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并将改性纳米氧化锌作为硫化活性剂应用在橡胶中,考察了其对橡胶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一体化工艺改性 橡胶
  • 简介:摘要通过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设计重点难点,归纳总结了在新建空中四院建筑的设计中,各方面与传统四院建筑的不同之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 标签: 空中四合院 北京 老传统新延续
  • 简介:摘要:烟气脱硫装置的氧化风机形式目前多采用罗茨风机,运行噪声大,风量固定不可调节,电耗高,维护成本高,不利于系统的精细化调整。当前烟气治理如何在保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面临的大问题。本文重点阐述“新设备、新技术”在烟气治理节能降本工作中的运用,在保证出口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同时,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标签: 罗茨风机 空气悬浮 改造 节能降本
  • 简介:摘要:物资管理是企业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工作效率、职能发挥等多个方面。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物资管理仍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复杂问题,物资管理过程中依存在诸多难点。

  • 标签: 电力工程 物资合规管理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在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石油企业的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阶段石油企业已经逐步向大规模、重科学、高标准、全自动化的国际形势迈进。但是在石油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当中仍存在着些问题与弊端,进而在定程度上对石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石油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石油企业 车辆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文章对烟气脱硫系统中氧化风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并分析了氧化风机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的处理办法,分析了如何将冷却器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风机的运行的可靠性,确保风机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工作,并提高了烟气脱硫副产品——硫酸钙的质量,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 标签: 脱硫氧化风机 检修 维护
  • 简介:通过我国氧化矿石伴生银赋存特征的系统研究后指出,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少量为离子吸附银和类质同象银.银矿物组合及矿化系列、产出形态、结构、粒度及嵌布类型与原矿的成矿溶液性质和氧化程度有关.铅、锌、铁氧化物和残留的硫化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配分受矿石氧化强度、矿物组合及嵌布形式控制.这研究成果为有效提高银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氧化矿石 赋存形式 嵌布类型 配分
  • 简介:摘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本文 针对螺纹钢在煤气加热轧制过程中存在烧损率较高现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监控煤气成分和热值、优化加热工艺和提高关键设备管理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系列的改进措施后,目前螺纹钢在加热轧制过程中烧损率由最初的 1.2% 降低到 1.09%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螺纹钢 轧制 烧损率
  • 简介:摘要:因为在处理油田采出水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混凝沉降问题和不稳定物去除较难等等,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便应用了臭氧氧化技术,通过臭氧氧化及混凝作用,可以有效的除去油田采出水里的有机化合物以及细菌等,从而增强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率。因此,本文就着重研究了臭氧氧化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情况。

  • 标签: 油田采出水 臭氧氧化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介绍纳滤、光催化氧化及复相催化氧化技术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反渗透浓水试验处理中,本次试验利用纳滤膜将反渗透浓水进步浓缩处理,从而提高污水利用率;利用光催化氧化及复相催化氧化技术将再浓缩的二次浓水进行进步处理,最终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企业直接排放的污水中COD排放限值50mg/L的排放标准。

  • 标签: 反渗透浓水 二次浓水 纳滤 光催化氧化 复相催化氧化
  • 简介:摘要:对于曲率较大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在成型过程中需要依据型面对蜂窝进行固化定型,蜂窝在定型后会存在定的残余应力。本文运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蜂窝定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得到蜂窝残余应力并确定蜂窝定型所需要的外载荷,为较大曲率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蜂窝定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 非线性 蜂窝定型 接触
  • 简介:摘要:前端模块装工序是指将机舱冷却、空调系统等分总成与车身相结合的过程。前端装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汽车前围的商品性及生产产量、质量、效率等重要指标。主机厂家安装方式分为在线零件安装和线边分总成安装;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人工安装和机器人自动安装。主要探讨整体式总成静止机器人自动装方式,为实现模块化安装提供工艺设计参考。

  • 标签: 机器人 视觉系统 螺栓自动供给装置 精定位台车 RGV 拧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