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各行业的大范围普及与应用,促进了我国空间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愈发趋向现代化、数字化与科技化。落实对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能够提升大地测量的监测效果,为社会与经济的进步提供助力。文章以大地测量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新进展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大地测量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地基测量 工程测量
  • 简介:上海卫星城的规划建设起步较早。解放初期,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出于安全考虑,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内地,不放在上海。1956年毛主席《论十大关系》著名论著发表后,上海市委就作出"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于是工业生产建设特别是冶金、机电、化工等基础重工业和电子激光仪表等高精尖工业迅速发展,要求拨地建设的项目很多。

  • 标签: 卫星城建设 上海市 故事 财富 重大建设项目 上海工业
  • 简介:10月14日,日本民间机构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公布了“2015年版世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依次占据排行榜前4位。香港在40个大城市中位居第6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城市。其他3个城市上海、北京、台北分列第17位、第18位和第32位。城市战略研究所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统计使用6个指标:经济、研究与发展、文化互动、宜居、环境和交通便利。

  • 标签: 全球城市 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战略 研究与发展 民间机构 文化互动
  • 简介:11月23日,仲量联行发表最新研究报告“全球新兴世界城市格局”(GiobalizationandCompetition:TheNewWorldofCities)”指出,台北于新兴世界城市排名第5,与上海、北京、迪拜、伊斯坦布尔并列为跨境企业深耕亚太市场的主要门户。该报告是针对全球660个城市,依据3大主要指针项目包括跨境企业及海外投资吸引力、公共软硬件建设及科技创新力、城市国际形象暨生活质量。这份报告将各城市归类于3大型态,

  • 标签: 城市调查 世界城市 伊斯坦布尔 城市格局 亚太市场 海外投资
  • 简介:全球创新链是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创新全球化逐步深化的必然产物。基于全球创新链内涵、形成机理和趋势特征,从技术、资本和价值3个维度,重点分析了全球创新链的链接机制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结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需求,提出上海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把握全球创新发展趋势特征,从全球创新链中的国际资本、跨国研发、技术交易、人才流动、技术转移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全球创新链 全球科创中心 链接机制 对策 上海
  • 简介:2015年8月18日,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2015年的全球城市宜居排名,从安全、健保、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方面,共调查了全球140个城市。在此次被调查的城市中,澳大利亚墨尔本成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全球最宜居的前5名城市几乎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瓜分。而处在战乱之中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等城市则被评为最不宜居的域市。该调查显示,全球城市宜居稳定性的平均分值下降了2.2%,中国大陆城市的表现总体来说较好。该智库分析认为,中国城市一向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同时其他领域也有所改善,例如城市文体娱乐设施的普及。在经过了近3年的相对稳定期之后,中国城市的宜居性分值再次提升,排名也再一次呈现上升趋势。

  • 标签: 全球城市 宜居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大陆 澳大利亚 相对稳定期
  • 简介:摘要: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用于表示地表(不包括植被和人造结构)高程信息的重要数据模型。DEM在地形分析、水文模拟、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卫星立体影像生产DEM的关键技术,包括立体匹配、高程提取、精度评估和数据融合等,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DEM) 卫星立体影像 立体匹配 高程提取 精度评估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持续发展,特别是实施了“户户通”项目后,新疆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推动基层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提升基层民众的生活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与建设速度和规模相比,在维护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新疆地区“户户通”直播卫星电视管理与维护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新疆 “户户通” 直播卫星电视 管理与维护 问题
  • 简介:4月8日,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2015年全球零售电子商务指数》,这项研究报告基于9个变量,列出了排名最靠前的30个国家。这9个变量包括若干宏观经济要素,以及衡量消费者技术应用、购物行为、基础设施和具体零售活动的变量。该指数平衡了当前在线零售市场指数以及预测未来潜在增长趋势的市场指数,旨在帮助零售商了解市场投资机会、获得成功所需付出的代价及面临的阻碍,从而制定全球网上零售战略。美国在2015年的排名中跃居第一(在2013年的排名中,美国位列第二,仅次于中国),这要得益于该国持续增长、不断改善的经济形势,以及越来越高的消费者信心。中国由于增长率趋缓,三、四线城市存在基础设施投资、物流支持和消费者支出等问题,比去年的排名下降一位。

  • 标签: 电子商务市场 基础设施投资 零售市场 消费者 咨询公司 经济要素
  • 简介:6月4日,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2015全球零售发展指数报告(GRDI)。在此次公布的全球零售发展指数榜单中,亚洲国家占据多数席位,超越了进入排名的其他各洲。其中,中国跃居该指数榜单第一位,零售市场销售总额预计在2022年前增长至8万亿美元(达到美国零售市场规模的两倍)。报告认为,尽管2014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跌落至25年来的最低值7.4%,然而,11.6%的零售市场增速,足以让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市场面前表现得相当出众。科尔尼预测,若中国的零售市场以此趋势发展,将有望在2018年前挤掉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印度则排名第15位。

  • 标签: 零售市场 GDP增长率 市场规模 咨询公司 亚洲国家 市场销售
  • 简介:2015年9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全球140个经济体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繁荣方面的"全球竞争力指数"进行考量与排名,瑞士连续第7年蝉联榜首。新加坡和美国排在第2和第3位。紧随其后,德国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4位;荷兰经历3年的下滑后重回第5位;日本和中国香港表现稳定,分列第6和第7位;芬兰下降至第8位,是该国历年最差排名;瑞典和英国分别位居第9和第10位。中国仍排在第28位,与去年持平,继续领跑金砖国家,保持最具竞争力新兴市场的地位,而创新水平排名为第31位,在连续两年停滞在第32位后前进一位。

  • 标签: 全球竞争力 世界经济 中国香港 生产力发展 新加坡 32位
  • 简介:我们的研究小组名叫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主要通过APS(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办公网络的系统分析,研究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定位。我们在2000年和2013年做了调查。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国际化城市发生了地位的变化。纽约、伦敦代表着国际化城市的最高水平,从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巩固了自己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国际化城市能提供一些非常特别的高端服务。纽约现在生产的并不是食物,而是知识、技能和联系,包括很多投资决策。纽约和伦敦也是全球知识经济关键的节点。

  • 标签: 城市网络 生产性服务业 国际化城市 上海 知识经济 世界城市
  • 简介: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的主要城市都经历了转型。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领先的世界城市都朝一个方向发展。本书则通过研究证明,世界上的不同城市,对经济全球化的回应是非常多元的。而面对全球化为城市政治和政策带来的挑战,战略规划至关重要。作为关键的政策工具,战略规划阐释了全球化的动力,推广了城市角色独特的愿景,也需要回应公民的利益。该书在讨论了全球转型与城市的各种争议后,分析了城市治理与政策对世界城市的影响。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世界城市 规划 政治 城市治理
  • 简介:首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我们应当从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世界的转型与发展,来思考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 标签: 城市体系 关联分析 全球经济 世界城市
  • 简介:顺应全球化向网络化深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全球城市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全球多元格局变革和国家崛起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外部环境、影响变量、内在动力、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迈向2040全球城市的战略目标、基本标志、目标体系,提出集中体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综合服务功能的5大核心功能,即与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全球金融中心、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及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全球贸易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的信息网络枢纽、具有全球影响力及独特魅力的文化大都市。

  • 标签: 全球城市 全球化 全球城市网络 上海
  • 简介:文化软实力运用模式,包含以人为本的定位,流传、储存、创新三个方面,和多元文化、组织营造、艺术创意、空间体验、文化创意产业的五大对策共同组构,并透过交流平台的整合,逐步建设城市再发展的可持续性成长环境。

  • 标签: 城市再发展 文化 软实力
  • 简介:全球城市发展要求来看,上海滨海地带目前存在着近海水域污染严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海岸带开发建设综合效益低、滨海区域产业发展与江浙联系不强、海洋产业能级不高等问题,这与上海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滨海地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然灾害风险高等原因直接相关。为此,上海滨海地带应规划以临港新城、海湾新城为中心的滨海城镇体系,构建以上海国际航运“后台”高端服务为核心、浙江散货物流、江苏盐化工为辅助的长三角海洋产业新格局,优化以洋山港为核心的大上海港口体系,暂缓启动横沙大港建设计划,建设以轨道交通、湿地碳汇库为核心的保障体系,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 标签: 海洋经济 滨海地带 上海 全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