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大口径环形天线反射器由于受到收拢高度及展开臂长度的限制,有时很难实现主、副索网构型上的完全对称设计,因而造成了反射器正、反向放置变形上的差异,为反射器型面调试带来了困难.提出一种非对称索网系统主、副网等刚度设计方法,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得索网系统的正反向变形相等,实现反射器正反两种状态下的型面平均后等效在轨无重力型面的目的,为大口径环形天线地面调整和在轨型面预测提供了便利.

  • 标签: 环形可展开天线 非对称索网系统 等刚度设计
  • 简介:空腹网壳是由平板型空腹网架演化而来的新型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形式多样.为了解其中肋型球面空腹网壳结构在竖向静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空间梁单元,在边界上、下弦节点均约束线位移时共计算了22个算例,讨论了矢跨比、网壳厚度、网格圈数等参数对其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肋型球面空腹网壳可看作是两个具有相同曲率中心的单层网壳通过竖腹杆连接而共同工作,其矢跨比不宜小于1/6,网壳厚度和网格圈数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本文还进行了这种结构与单层网壳的对比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标签: 球面空腹网壳结构 肋环型 有限元法 竖向荷载 静力性能
  • 简介:球面网壳可以覆盖没有支柱的大空间,而且造型美观,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众多网壳型式中,有一种新颖的外铺带肋钢板球面肋型网壳,在鞍钢、武钢等新型煤气柜工程中作为顶盖广泛使用.该结构特点是轻质、大跨,所以稳定性问题特别突出,必须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本文基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借助弧长法,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考虑局部屈曲后强度利用的铺钢板肋型网壳结构进行全过程计算,绘制了结构的荷载一挠度曲线.通过对荷载一挠度曲线的分析,探讨了结构失稳的原因和屈曲过程,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此外,对不同矢跨比及不同截面的铺钢板肋型网壳进行稳定分析,发现许多有规律的现象.这些结论和发现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网壳 钢板 稳定性 屈曲 极限荷载 几何非线性
  • 简介:向折线形单层球面网壳的基本结构体系兼有单、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受力特性,且节点为铰接,是一种新型的静定空间桁架结构.为改善结构受力、满足构造要求,可在基本结构体系基础上增设内圈环杆.本文对内圈环杆加强的向折线形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全跨、半跨荷载下的静力加载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理论分析正确.

  • 标签: 单层球面网壳 环向折线形 试验研究
  • 简介:以宁波某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原型,对楼面加固、TMD(调谐质量阻尼器)结构、隔振平台这三种不同的振措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振性能与室内舒适度两个指标分析了三种振措施的优缺点.从有限元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加固措施可以减小机器振动引起的振动响应,增加次梁的加固措施优于增加楼板厚度的加固措施,但是两者振幅度均不太理想,且对改善室内舒适度并没有效果,甚至有些加固措施会降低室内舒适度;2)TMD结构对振动控制与改善室内舒适度都有很显著的效果,且当本文模型质量比为3%、频率比为1时,控制效果最佳,但是TMD的控制频带较窄,需要设置多个不同频率的TMD来拓宽其控制频带;3)采用隔振平台应对机器上楼有较好的振效果,且设备振动频率与隔振平台的频率比越大,隔振效果越明显.

  • 标签: 楼盖振动 加固 TMD 隔振 减振性能 室内舒适度
  • 简介: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为工程背景,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内置加劲空间圆管相贯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节点有限元模型各关键参数的具体设置,系统分析了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内加劲间距对节点强度、刚度以及破坏模式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相贯节点主管内设置加劲的合理构造要求,为该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空间相贯节点 内加劲环 间距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型索穹顶是美国工程师Geiger根据Fuller的张拉整体结构思想开发的一种新型预张力结构,并最早应用在汉城奥运会的体操馆和击剑馆.考虑到该结构是一种轴对称结构,本文提出了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该法从平面径向桁架节点平衡关系入手,推导了不设和设有内拉环的肋型索穹顶预应力杆内力一般性的计算公式.对特定参数的索穹顶结构还给出了内力计算用表.通过本文提供的分析方法、计算公式和内力计算用表,可方便快速的确定肋型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为该类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提供基础.

  • 标签: 索弯顶 肋环型索弯顶 张拉整体 预应力 桁架 节点
  • 简介:大型商业建筑中庭的大悬挑梁和大跨连廊的结构设计往往由人致振动舒适度指标控制,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振措施。整理了各国的舒适度评价指标,把大型商场人行激励按照步频分为密集人流慢走和快走6个工况,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MD)系统对实际工程进行振控制,包含单模态控制TMD、多模态控制MTMD和单模态控制MTMD。对8.678m跨度悬挑梁、26m跨度侧挑1.9m和3.9m钢连廊进行TMD系统振分析,基本覆盖了大型商业建筑的需求。结果表明安装TMD、MTMD系统后结构的最大竖向加速度幅值明显减小,最大振率达到83.6%,可以满足规范舒适度的要求。提出大跨钢连廊的舒适度适用指标,总结了大型商业建筑中TMD系统振控制的适用范围、选用原则、初始设计参数、布置位置。

  • 标签: 大型商业建筑 调频质量阻尼器 舒适度 人行激励 减振率 鲁棒性
  • 简介:大跨网壳结构具有高度的几何非线性,结构设计一般由整体稳定性控制.本文以北京某单层肋型椭圆穹顶网壳工程为背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线性特征值屈曲、弹性屈曲以及弹塑性屈曲三方面的分析,并求得了它们的极限荷载.同时,还考察了钢材的屈服强度以及初始缺陷对极限荷载的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拟壳法所得的设计临界荷载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单层椭圆网壳 稳定性 极限承载力 初始缺陷
  • 简介:提出了一种具有向预应力的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three-tubebuckling-restrainedbrace,TTBRB)。该防屈曲支撑由位于中间层提供轴向刚度和承载力并耗散地震能量的芯材钢管,以及分别位于芯材外部和内部限制芯材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的外套管和内套管等3部分组成。内、外套管与芯材钢管之间设置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作的摩层,以减小芯材轴向变形过程中内、外套管与芯材之间的摩擦力。相比用实心截面芯材的传统防屈曲支撑,用空心圆管作为芯材具有更大的回转半径;且取消了混凝土类填充材料,大幅度降低支撑自重,及混凝土损伤导致的耗能能力削弱。内、外套管能够限制芯材钢管的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并可通过装配应力的方式对芯材钢管施加向预应力,从而可改变芯材钢管的受拉或受压屈服强度。采用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内、外套管与芯材钢管之间的间隙和芯材钢管内环向预应力大小对TTBRB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间隙较小时,芯材在轴力作用下的向变形受到内、外套管的限制而产生向应力,进一步施加向预应力后,TTBRB的轴向拉压强度显著改变。仅外套管与芯材套管之间存在间隙时,TTBRB在受拉时可提前屈服,在受压时屈服强度不受影响,应作为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优先采用的方案。

  • 标签: 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 环向预应力 摩擦力 过盈装配 滞回性能
  • 简介:选取轴对称肋型索穹顶结构的1条肋,用约束力代替多余约束,根据力的平衡,推导了节点之间脊索与斜索共同传递的竖向力及径向水平力计算公式,给出了脊索、斜索、索和撑杆初始预应力计算公式.本文方法将初始预应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心脊索水平约束力为0、竖向荷载下的初始预应力值;一部分为中心脊索水平约束力为P的自平衡预应力.其中,自平衡预应力与P呈线性变化,可以通过提高约束力P提高整个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水平,从而满足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要求.最后,通过一个算例介绍了本文方法的计算过程并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 标签: 索穹顶 肋环型索穹顶 初始预应力 竖向荷载 约束力
  • 简介:载四面体桁架式可展抛物面天线作为一种大型可展开天线,在我国发射的卫星上已经投入使用.针对天线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上弦节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两个优化设计判断准则:弦杆夹角的均匀性和最小均方根误差.在分析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面桁架结构的映射方法,具体讨论了3种不同的映射方法:一是平面桁架垂直投影映射,二是中轴线弧等长映射,三是弦长协调变化映射.通过分析对比相关的弦杆夹角以及最小均方根误差,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三是相对最优的方案.

  • 标签: 可展抛物面天线 四面体桁架式天线 上弦节点定位 映射 弦杆夹角 分布均匀性
  • 简介:振动控制是结构抗震防灾的一种积极有效手段,目前有关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尚不成熟,因此亟待研究和发展,本文将作者提出的一种新型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应用于体育场挑篷结构,探讨了其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振控制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具体研究了其振控制效果,对有控和无控状态下的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SMA阻尼器可有效减小挑篷结构的地震响应.

  • 标签: SMA阻尼器 体育场 挑篷结构 振动控制 大跨屋盖 大跨空间结构
  • 简介:将作者提出的SMA-MR复合型阻尼器应用到大跨度挑篷结构的振控制中,建立了挑篷结构的理论模型,编制了振控制分析程序.通过输入三向El-Centro地震波,分别研究了阻尼器在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2g、0.4g和1.0g情况下的振性能.结果表明,阻尼器对挑篷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杆件轴力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然后系统进行了SMA-MR复合型阻尼器在挑篷结构中的振控制参数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实用性的工程建议.

  • 标签: 挑篷结构 大跨度 MR阻尼器 控制研究 减振控制 加速度峰值
  • 简介:钢结构因其轻质、高强、施工方便和材料可循环等优点,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交流世界钢结构抗震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第一届钢结构抗震国际会议(STESSA)于1994年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举行,随后分别在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美国、智利每三年举办一次,第八届将于2015年7月1日-4日在中国上海召开,这是该系列国际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收到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英国、罗马尼亚、印度、智利等3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提交的316篇论文摘要,数量为历届会议之最。

  • 标签: 减隔震 技术展览会 蒂米什瓦拉 抗震研究 产品展览会 自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