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含酶/介体体系(LMS)漂段的TCF漂序,在H2O2用量为2%的情况下,将蔗渣硫酸盐浆漂到80.7%ISO的白度.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蔗渣硫酸盐浆在酶/介体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并与蔗渣硫酸盐浆在酶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以及仅有酶和介体而没有纸浆时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对比,从而了解酶/介体体系漂白纸浆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漆酶/介体体系 漂白 纸浆 自由基 反应机理
  • 简介:酶/木聚糖酶体系(LXS)对OCC浆料进行改性,以改善浆料强度;并探讨了酶改性后浆料强度与酶改性产生的自由基之间的关系,以及浆料强度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LXS对OCC浆料改性,能明显提高浆料强度。当酶用量10IU/g时,与对照浆相比,抗张指数、压指数和湿抗张指数分别提高了37.1%、23.2%和50.4%,其中湿抗张指数的提高更为显著。采用LXS改性时,产生的自由基浓度与纸浆强度成正比关系,即自由基浓度越大,纸浆强度越高。通过对LXS改性对纸浆自由基浓度、纤维结晶度、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影响的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酶改性能提高浆料强度的原因。

  • 标签: 漆酶/木聚糖酶体系(LXS) 抗张强度 环压强度 自由基 接触角
  • 简介:通过HPLC和FTIR研究了酶/介体系统(LMS)漂白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历程.研究发现纸浆中糖类组分在LMS漂白中的降解甚少,特别是葡聚糖在LMS漂白3h后,降解率仅为0.604%,可相对说明纤维素在LMS漂白过程中的降解很少.LMS漂白前后的FTIR谱图中,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上没有变化,而木素的吸收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证明LMS漂白有很好的脱木素选择性,纸浆的强度损失小.

  • 标签: HPLC FTIR 漆酶/介体系统 麦草浆 漂白 糖类组分
  • 简介:利用酶与介体构成酶/介体(Laccase/MediatorSystem,LMS)系统对尾叶桉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探索生物处理最佳条件。并对两种不同硬度的纸浆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经L/MQP漂白后,常规硫酸盐浆的白度可达817%ISO,脱木素后低硬度的纸浆白度可达87%ISO以上

  • 标签: 生物漂白 漆酶 介体 桉木
  • 简介:对硫酸盐竹浆包含酶/天然介体漂白段的全无氯(TCF)漂白各段的残余木素进行了GPC、TGA、FT—IR、‘H-NMR和”CNMR分析,主要探讨酶/天然介体体系(LMS)漂白的机理。分析表明,随漂白的进行,竹浆残余木素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分子质量降低;经LMS处理后,竹浆残余木素的热稳定性变差,更易在较低温度下热解;竹浆木素为GSH型,结构单元以G为主,苯丙烷单元之间的连接以β-O-4’为主,此外还有β-1’和β-5’连接。原浆木素中的羟基以酚羟基为主,苯丙烷单元中S的含量(以物质的量计,下同)少于1/3;0段残余木素中,脂肪族羟基比酚羟基多,且有少量-COOH、-0CH3被脱除,苯丙烷单元中G〉H〉S;LMS段残余木素中的羟基以脂肪族羟基为主,S单元含量增加,H单元含量减少,β-1’连接增加,β-5’连接很少。

  • 标签: 硫酸盐竹浆 全无氯漂白 漆酶/天然介体体系漂白 GPC TGA
  • 简介:在实验室分离纯化的一株产酶白腐菌,通过形态观察实验和扩增18srDNA序列分析,研究了其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分子特征,对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得知该菌种属革耳菌。该荣种稻草固体发酵产生漆酶高峰出现在第21d,酶活为3895IU/L,酶协同介体ABTS处理硫酸盐竹浆,后经过氧化氢全无氯漂白,结果表明,经LOP和OLQP漂白的纸浆比未经酶处理的QP或OQP漂白的纸浆白度提高4~7个百分点,卡伯值下降,并保持较高黏度。这表明该菌产生的酶在介体存在时可用于竹子硫酸盐浆的生物漂白。

  • 标签: 白腐菌 漆酶 形态 序列 生物漂自
  • 简介:探讨了不同的酶/介体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浆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单独酶和以丁香酸甲酯(MS)为介体的酶/介体体系对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酶/介体体系,均未改善纸浆的白度.单独酶处理可导致纸浆白度和L^*值稍有降低,a^*值稍有增加,b^*值下降.酶/MS处理造成纸浆白度和L^*值下降更为明显,a^*值大幅上升,b^*值下降.纸页的白度随酶用量的增加稍有下降;不同的处理温度对纸浆白度和色度影响不大;增加介体MS用量导致纸页的白度和L^*值进一步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变化不大.

  • 标签: 漆酶 丁香酸甲酯 白度 色度
  • 简介: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酶处理对桉木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酶处理的纤维表面光滑;经酶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孔洞,纤维分丝;酶处理纤维压制的纤维板表面,活化木素碎片重新固化,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包覆层,纤维之间产生自黏合作用而结合紧密;未经酶处理的纤维板层间断面,主要由纤维分离形成;而酶处理纤维板断面,部分由纤维断裂形成,在氧气存在条件下的酶处理试样,此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漆酶 纤维 纤维板 扫描电镜 层间断面
  • 简介:研究了高浓度废水(檀皮蒸煮黑液)厌处理后的好(SBR)工艺处理,对进水浓度、pH值、曝气时间、SVI和污泥负荷等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1620.7mg/L,pH值为7.0,曝气时间为20h,SVT为85mL/g,有机负荷为0.25kgCODCr/kgMLSS*d时,去除效果好,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对色度去除效果不理想.再进行混凝处理,色度的去除效果好,处理最终出水可达标排放.

  • 标签: 蒸煮黑液 好氧 SBR 曝气时间 厌氧 去除效果
  • 简介:详细探讨了碱法麦草浆碱耀白过程中诸因素的影响规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碱浆的漂白性能,培出了与常规CEH漂白的全面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漂能有效地减轻漂白废水的污染,尤其是能显著地降低漂白废水中的总有机氯;同时还可节省后续漂白的化学药品用量。指出欲使碱浆经后续漂白达80%以上的白度,仅用单段和两段次氯酸盐漂白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含有氯化的多段漂程,此时漂白浆的白度可达85%~87%,强度良好。

  • 标签: 漂白浆 麦草浆 白度 CEH漂白 次氯酸盐漂白 漂白性能
  • 简介: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磁性Fe3O4粒子,通过乳化作用把该粒子与海藻酸钠结合制得了磁性海藻酸钠微粒,将该磁性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生成酰氯基团,并通过化学共价法固定酶。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与底物ABTS亲和力降低,最适pH值、最适温度相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和贮藏稳定性,对染料刚果红的降解率也较高。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海藻酸钠磁性微粒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酶载体。

  • 标签: 海藻酸钠 磁性微粒 酰氯基团 固定化 漆酶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APMP废液中酚类物质进行鉴别,同时对不同方式处理的OCC纸浆进行纤维性能分析和成纸物理性能检测。GC-MS分析表明,APMP废液中含有3种酚类物质———对-甲氧基-苯酚、紫丁香醇和松柏醇,并且在其与酶共同处理OCC纸浆过程中这些酚类物质参与反应;模型物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酶处理后小分子酚类物质发生了自由基缩合,产物聚合;纤维形态和表面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的小分子酚类物质以缩合木素的形式迁移到纤维表面,增加纤维表面木素含量,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压强度。

  • 标签: 漆酶 APMP废液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OCC纸浆 酚类物质
  • 简介:芳纶纤维和云母均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将这2种材料复合制备绝缘纸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单一云母纸绝缘材料的机械强度、柔软性能、可加工性能等;同时,又可提高单一芳纶纤维绝缘纸的耐温性能、耐电晕性能、使用稳定性.研究了芳纶纤维与云母复合制备绝缘纸的预先抄造·热压成型工艺,探讨了芳纶短切纤维与芳纶浆粕质量比和芳纶短切纤维长度、热压成型工艺对热压复合绝缘纸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复合绝缘纸的拉伸强度和介电强度较高,较单一云母纸分别提高了10倍和33.3%;TG-SDC图谱和体积电阻率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绝缘纸具有优良的耐温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 标签: 芳纶纤维 云母 热压成型 绝缘纸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 简介:麦草浆脱木素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脱木素阶段和缓慢脱木素阶段.麦草浆与木浆相比具有不同的脱木素特性.主要表现在:麦草浆脱木素的选择性好,木素脱除率高,可实现深度脱木素;纤维素降解少,纸浆粘度高,可不加纤维素保护剂;纸浆无强度损失等.

  • 标签: 麦草 NaOH-AQ浆 氧脱木素 麦草浆 纸浆 选择性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7-IR)进行soda-AQ法苇浆的强化氧气漂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酸预处理,过氧化氢强化漂(AQ)及过氧乙酸强化漂(APaO)均比常规漂能更有效地降解浆中的残留木素,又能较好地保护碳水化合物。X-射线衍射法和FT-IR法均能很好地反映苇浆纤维豪的结晶结构在漂白过程中的变化。所有浆样的纤维素均属纤维素I晶态;101面峰与101ˉ面峰重迭;垂直002面的晶粒尺寸略小于棉花纤维素的晶粒。

  • 标签: 苇浆 氧漂 AQ 氧气漂白 酸预处理 木素
  • 简介:脱木素之前用过氧酸处理,可改善脱木素的选择性和效率。采用双滴定法,可以测定过氧酸溶液的活性含量。

  • 标签: 氧脱木素 过氧酶 活性氧
  • 简介:对桉木常规KP浆和RDH硫酸盐浆的脱木素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确定了脱木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常规KP浆和RDH硫酸盐浆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脱木素后,纸浆卡伯值分别降低58.2%和42.25%,纸浆白度分别增加了29.5%ISO和22.4%ISO,达到56.8%ISO和63.0%ISO,而纸浆的粘度变化不大.综合而言,脱木素对常规KP浆和RDH浆的卡伯值、白度和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类似,但由于RDH浆的初始卡伯值和粘度较低,因而脱木素时可以采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且RDH漂浆的粘度也相对较低.

  • 标签: 桉木 常规KP浆 RDH硫酸盐浆 氧脱木素 纸浆 制浆
  • 简介:将麦草碱木素与丙烷反应得到改性木素,其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提高了木素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性能;利用改性木素取代部分聚乙二醇与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并对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和改性木素含量对聚氨酯性能有影响.

  • 标签: 麦草氧碱木素 改性木素 聚氨酯 合成 热性能 机械性能
  • 简介:研究了麦草NaOH-AQ浆在脱木素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提取浆中残余木素;利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素试样,经过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利用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以全面了解木素结构在脱木素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麦草浆 氧脱木素 木素分子质量 31P-NMR 木素结构
  • 简介:研究了过氧酸预处理对桉木KP浆脱木素的改善效果,优化了过氧酸预处理的条件.在脱木素前对浆料进行过氧酸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脱木素段的脱木素效率,增加脱木素程度,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增加纸浆白度.过氧酸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过氧酸用量3%(H2SO5计),温度60℃,时间30min,浆浓12%,pH值5.0,在预处理前首先用0.5%DTPA进行螯合预处理.在此条件下,与单纯氧脱木素段相比,脱木素程度增加12.4%,达到57.3%;漂浆白度增加4.9%ISO,达到58.9%ISO;纸浆粘度变化不大.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过氧酸预处理 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