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以毛皮脱脂废液作为研究对象,经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从而达到循环利用要求。考察了极板间距、通电时间、极板电压、脉冲频率、初始废液pH温度毛皮脱脂废液处理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脱脂原液pH值为6.83,处理水量为2.4L时,高压脉冲电絮凝电源脉冲电压30V,脉冲频率4000Hz,通电时间30min,极板间距1.5cm,废液温度35℃为其最佳处理条件,废液COD、氨氮、色度、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74%、70.69%、89.29%、99.71%。

  • 标签: 高压脉冲电絮凝 COD 总氮 色度 浊度
  • 简介:通过TLC检测、FTIR、XRD、UV-Vis及NMR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硫酸锆与甘油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pH值(〈1)下,甘油与Zr(IV)发生配位形成五元环螯合物,产物结构稳定且有较好晶型,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却可以溶解在10%小苏打水溶液中,溶解过程部分配位作用解除,释放出少量甘油而Zr(IV)却不发生水解。

  • 标签: 硫酸锆 甘油 螯合配位 解配位作用
  • 简介: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獭兔毛纤维进行处理,并作用时间功率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FIR—ATR)等分析技术处理獭兔毛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形态化学组成表征;接着处理前后样品进行染色,以探究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獭兔毛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并引入了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有利于染料渗透染料与毛纤维之间结合,最终使得上染率染色深度提高。

  • 标签: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 獭兔毛纤维 刻蚀 XPS FTIR—ATR 上染率
  • 简介:将五种不同粒径(12、23、37、5066nm)纳米银粒子与一定浓度角蛋白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反应体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主要发生疏水吸附作用,反应6min基本完成;中间大小纳米银(23~37nm)与角蛋白作用最强;在反应体系中,角蛋白分子包覆在纳米银粒子表面,使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粒径均大幅增加,它们相互作用并未改变角蛋白二级构象。所得纳米银与角蛋白作用规律,为纳米银抗菌剂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角蛋白 纳米银 粒径 ZETA电位 紫外-可见光谱
  • 简介:中国皮革服装风格趋于时尚化,消费趋向年轻化、季节性特征日趋模糊,市场空间迅速扩大,四川皮革服装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四川皮革服装现状出发,以PEST分析模型为参照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对四川皮革服装发展加以探究,并提出应对建议。

  • 标签: 皮革 PEST 产业链 市场
  • 简介:鞋面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汗液浸渍,引起稳定性发生变化。采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无铬鞣革进行0、50、100150h老化试验研究,使用碱性人造汗液其进行浸泡,考察革面积变化率、汗浸出物量汗浸出液pH值来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耐汗性能变化。与照射前对比发现:革面积变化率、汗浸出液pH值随老化时间延长而下降,而汗浸出物量上升。

  • 标签: 氙灯 老化 无铬鞣革 耐汗性能
  • 简介:以新型无铬鞣剂TWT鞣制后山羊白湿坯革为原料皮,其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其进行少铬鞣制方法研究,并与传统铬鞣法相比较。结果表明,TWT鞣白湿革具有较好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其少铬鞣制较佳条件为:鞣制初始浴液pH为3.0~3.5,铬粉用量为3%(以削匀白湿革质量增50%为基础),常温下鞣制时间为2h,其余同传统铬鞣法。所得蓝湿革收缩温度为110℃,且颜色浅淡、粒面平细,吸收率为96%,废铬液中Cr2O3含量为145mg/L。该蓝湿革染料、加脂剂吸收率分别为94%、82%,可与传统铬鞣相媲美。该技术可减少铬资源浪费及其氯离子、铬等环境污染。

  • 标签: 少铬鞣 无铬鞣剂 收缩温度 废液 三氧化二铬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物(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物,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物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
  •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法,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固含量乙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软段含量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2000g/mol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聚氨酯乳液固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聚醚软段 高固含量 乙氧基悬挂链 水性聚氨酯
  • 简介:用0.2%~0.6%硫酸铵辅助乙酸-乙酸钠(HAc-NaAc)或柠檬酸-柠檬酸钠(CA-SC)复配物浸灰牛皮进行脱灰,考察了少氨脱灰实用性。结果表明,仅用0.2%硫酸铵辅助脱灰,就能显著提高HAc-NaAcCA-SC在裸皮内渗透速度,将脱灰时间从2h以上缩短至40min。少量硫酸铵与HAc-NaAc或CA-SC配合使用,可以改善脱灰液pH缓冲性裸皮脱钙效果。此外,即使添加0.6%硫酸铵辅助无氨脱灰材料脱灰,脱灰废水总氮浓度也能比3.5%硫酸铵脱灰降低75%以上。因此,合适少氨脱灰技术,既能保持与传统铵盐脱灰法一致脱灰效果及易操作性,又可以大幅度降低总氮排放量。

  • 标签: 制革 脱灰 无氨脱灰剂 铵盐 氨氮
  • 简介:胶原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切断天然胶原肽链。制革酶脱毛过程中胶原酶活力是影响脱毛速率成革质量关键。本文介绍了胶原酶活性主要测定方法,即Rosen法、电泳法、悬浮法FALGPA法等。其中常用是Rosen提出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操作和实验设备简单,测定时间短。胶原为底物检测特定氨基酸——羟脯氨酸,常用是氯胺-T法,需样品消解,实施操作较复杂。电泳法测胶原酶活性原理稍有不同,该法只适用于定性判定或比较胶原酶活性。

  • 标签: 胶原酶 酶脱毛 酶活性 底物 羟脯氨酸
  • 简介: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汗液,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其耐汗性能会发生变化。采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毛皮进行25℃、65℃两种温度下老化试验,再使用碱性人工汗液老化前后毛皮进行浸泡。通过测定其汗浸出物量、浸出液pH值皮板面积变化情况来考察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耐汗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较高温度下,毛皮老化后,汗浸出物量皮板面积收缩率均增加,浸出液pH值降低更多。由此可以得出,毛皮在氙灯老化过程中,其耐汗性能会变差。

  • 标签: 氙灯 老化 毛皮 耐汗性能
  • 简介:与AS1.398蛋白酶进行对比,研究了新型复合脱毛酶MDE脱毛性能,主要分析了脱毛浴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脱毛实验条件下,复合脱毛酶MDE处理皮样释放到浴液中可溶性总蛋白量大于AS1.398蛋白酶处理皮样,而AS1.398蛋白酶脱毛浴液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复合脱毛酶MDE,即其胶原蛋白降解作用明显强于复合脱毛酶MDE。复合脱毛酶MDE松动毛根能力强于AS1.398蛋白酶,脱毛速率明显快于AS1.398,粒面作用弱;而AS1.398蛋白酶脱毛速度慢,皮松面情况严重。

  • 标签: 复合脱毛酶MDE AS1.398蛋白酶 脱毛 可溶性蛋白含量 羟脯氨酸
  • 简介:利用不浸酸铬鞣剂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制后,经酸液处理,再用常规铬粉进行鞣制。通过DSC-TG,SEM-EDS等检测方法,分析两步法铬鞣革样热分解性能、纤维分散状态、铬元素分布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浸酸铬鞣剂在鞣制10min后,渗透深度为皮面下200um处,4h时后,可渗透至皮块断面中心,但坯革身骨较扁薄。再经常规铬粉鞣制30min后,皮块断面铬元素分布密度显著提高且更加均匀,蓝湿革厚度与Ts显著增加、热分解温度提高、革纤维编织紧实。整个鞣制过程免去了工业用盐,大大降低了盐污染。

  • 标签: 不浸酸铬鞣剂 两步法鞣制 无盐浸酸 清洁生产
  • 简介:真皮纹理复杂性分类规则不明确,导致采用人工肉眼判定皮革纹理分类方式误差大,效率低。皮革表面具有粗细皱痕色泽差异,加之成像过程受到光照条件影响,皮革图像融合了细节纹理主干纹理。本文首先皮革图像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总变差模型消隐细节纹理,重绘出皮革纹理图,采用局部二值方差模式(LBP-V)算法构建皮革纹理图像图谱直方图作为后期皮革判定依据。该方法运用,能够准确地提取出皮革图像纹理信息,有望解决了目前人工判定难题。

  • 标签: 真皮 纹理 LBP—V 特征 图像
  • 简介:通过高效性专一性特性实验分析,结合牛皮脱毛机理,研制由碱性蛋白酶制剂组成酶法脱毛配方用于汽车牛皮革制造,保证脱毛过程绝对安全,又在化学与酶协同作用下,克服牛皮革生产中浸灰材料渗透慢、小毛不易脱净缺陷,避免毛干被溶解,经滤毛器过滤可作回收利用,不仅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又大幅度降低制革生产COD排放及废液中氨氮含量。

  • 标签: 酶脱毛 汽车革 无铬鞣 清洁化
  • 简介:采用聚醚、聚酯二元醇、MDI等合成了溶剂型聚氨酯,以物理共混方法制备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涂饰材料,并其胶膜微观形貌、热、力学性能、耐溶剂性及涂层耐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聚氨酯中分散性良好;随石墨烯添加量增大,其热、力学性能及涂层耐磨性能均大幅提高,其中耐溶剂性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添加量为0.1%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 标签: 石墨烯 溶剂型聚氨酯 复合材料 性能 皮革涂饰剂
  • 简介:当今社会,包袋计算机3D建模已经越来越为设计者们所喜爱,而某些带有褶皱款式包袋在3D建模过程中却一直是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褶皱不规则特性使3D模型很难达到最自然效果。Rhin05.0是一款功能强大3D建模软件,其NURBS曲面的特性也很适合表现包袋曲面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用Rhi—n05.0将包袋褶皱面最为自然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以重建曲面调节曲面控制点方法来进行包体褶皱面的建模,解决了在建模过程中可能出现断面、裂面、局部尖突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是,利用本文所述方法能够模拟得到与真实褶皱面具有相同特点褶皱模型,能够简单快捷建成大型不规则褶皱面模型,且模型后期可调控性强,实用性高。

  • 标签: 3D建模 包袋 不规则褶皱面
  • 简介:国内实验室按照GB/T3903.3—2011标准方法测试鞋类剥离强度,其检测仪器测力片感应须稳定一致,故其正确核查与修正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测力片核查方法研究以及对数据分析处理,探讨了原规定方法内容在实践中差异因素,并用数理统计方法验证关系式适用性,为该标准方法改进完善建立技术基础。

  • 标签: 剥离强度 测力片 核查
  • 简介:十多年前,出现在中国市场奔驰或宝马等高档轿车,如果车里豪华真皮内饰是产自柏德集团的话,那么它实际生产地就有可能真的来自遥远德国西南部一个名叫格平根小城。而如今,这些高档轿车豪华真皮内饰同样是源自于德国南部北美的毛皮或蓝湿皮,而它实际生产地就坐落在我国海滨之城大连,这就是德国柏德集团旗下中国生产基地——柏德皮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德中国”)。

  • 标签: 中国市场 汽车内饰 高档轿车 真皮 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