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羽毛梗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水解而制成羽毛角蛋白,通过氧-还原引发系统,用乙烯类单体与羽毛角蛋白接枝共聚,得到四个产物,将接枝共聚物、羽毛蛋白和乙烯类单体聚合物的混合物分别进行甲酸和溶剂萃取,酶水解,最后将水解分离物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证明乙烯单体与羽毛蛋白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TGA和DSC分析揭示了改性产品具有热稳定性的原因,应用改性产品作为皮革顶层涂饰剂,测定了它们的耐湿擦

  • 标签: 羽毛角蛋白 改性 接枝共聚 蛋白涂饰剂 皮革
  • 简介:采用微乳法制备了氨基化二氧化(NH2-SiO2),并通过Mannich反应将杨梅单宁(bayberrytannin)接枝到氨基化二氧化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即二氧化接枝杨梅单宁(SiO2-BT)。对SiO2-BT吸附剂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系统的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包括pH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的影响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SiO2-BT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Cu2+,30℃时平衡吸附容量达到28.1mg/g,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增大。SiO2-BT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速率方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此外,SiO2-BT对Cu2+的吸附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大且易于解吸的特点,可用于水体中Cu2+的吸附去除。

  • 标签: 杨梅单宁 氨基化二氧化硅 CU2+ 吸附
  • 简介:这种乙烯元共聚物蜡.包含作为单体结构单元的以下成分:35~95wt%的乙烯:0.1~40wt%的至少一种式的I酯.其中R^1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R^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氢和C1~C10烷基,R^3选自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以及n为2~100的整数;和0.1~25wt%的至少一种式Ⅱ的羧酸.其中R^4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

  • 标签: 三元共聚物 乙烯 制备 C10 C14
  • 简介:毛皮养业主要包括狐狸皮、水貂皮、乌苏里貉皮、獭兔皮等类皮张,属中高档消费品,动辄几百元、几千元乃至上万元,是与消费者的消费水准密不可分的。从客观上讲,其价格与经济强势与疲软息息相关。目前,国内裘皮产品以出口为主,这涉及到一个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问题,是养殖户、裘皮生产加工企业、各类皮商必须了解的。另外,饲料价格的波动、养殖囤积数量等方面也是影响裘皮原皮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笔者应广大朋友的要求,分析一下影响今年及未来养业价格走势的几个因素,供您参考。

  • 标签: 价格 毛皮特养业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 简介:合成了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离子液体,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溶剂,溶解不同质量的废弃猪皮胶原蛋白粉。通过普通水浴加热,微波辐射水浴加热和微波直接辐射加热种方式研究了离子液体对胶原蛋白的溶解能力,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测定,分析溶液中的胶原蛋白结构的变化,最后,对溶液进行再生得到皮胶原蛋白膜,并进行红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猪皮胶原的溶解程度和加热方式、温度、时间等参数密切相关。在室温至70℃范围内,在种加热方式中,微波加热溶解程度优于水浴加热溶解程度;在5%、8%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微波、水浴和微波水浴加热方式下,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加热时间增长,溶解效果增加,最大溶解度可达10%;此外,猪皮胶原蛋白在离子液体中有稳定性,在溶解与再生前后蛋白质结构未发生变化。

  • 标签: 胶原蛋白 离子液体 微波 溶解
  • 简介:以明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和溶液共混制备了缓释肥料包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光率测试等,测试了包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并考察了原料明胶、羧甲基纤维素、PVA含量和交联剂戊二醛、增塑剂甘油用量对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同时对包膜进行了差示量热扫描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原料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复合体,包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农业领域有潜在利用价值。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 明胶 聚乙烯醇 复合膜 结构表征 力学性能
  • 简介: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次氯酸钠和高碘酸钾分别作为氧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3种氧化体系中氧化剂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羰基含量的影响,最后对3种氧化体系中最高羰基含量的氧化产物进行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60℃下,双氧水最佳氧化参数是pH4.0,用量15%,6h,得到氧化壳聚糖的羰基含量为46.87%;次氯酸钠氧化参数为pH9.0,用量25%,3h,羰基含量为30.72%;而高碘酸钾氧化参数为pH3.0,用量100%,4h,羰基为94.45%。同时氧化后的壳聚糖红外图谱也显示了羰基吸收峰。SEM说明经过预处理及氧化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形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表面由最初的光滑平整到粗糙不平。

  • 标签: 壳聚糖 氧化 双氧水 次氯酸钠 高碘酸钾
  • 简介:氧化淀粉可以通过Fenton试剂获得。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Fenton氧化体系氧化淀粉后羰基量最多的条件为pH为4,Fe2+浓度为0.04mol/L,40℃条件下反应,反应时间6h,羰基含量7.49%,羧基含量0.19%。两种基团比率与实验条件之间没有规律。

  • 标签: 淀粉 氧化 羧基 羰基
  • 简介:研究了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的鞣革性能,考察了影响其鞣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氧基在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可以促进双环氧基与胶原侧链胺基发生交联反应而产生鞣性;其鞣制效果受鞣剂分子的链长、用量、pH值、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叔胺类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鞣制效果,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提高到80℃以上。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鞣制可以得到收缩温度接近85℃、柔软洁白的皮革,且其整体的感官性能和戊二醛鞣革相近。

  • 标签: 鞣制 环氧化合物 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物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
  • 简介:通过测定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AST、MT和MTc的基本性能及其复鞣填充后坯革的物性。结果表明,AST、MT和MTC耐铬、耐盐和乳液稳定性等性质优良;先用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与铬粉一起复鞣能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AST、MT和MTC复鞣填充后的坯革的弹塑性、柔软性优良,MT复鞣后的坯革部位差最小,MTC复鞣后的坯革机械强度最优。

  • 标签: 苯乙烯 马来酸酐 树脂 表面张力 复鞣
  • 简介:研究了影响不同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流变性的因素,如原液的温度、浓度和交联剂用量对共混原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零切黏度及粘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均属非牛顿剪切变稀型流体,非牛顿指数n随原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结构黏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大;粘流活化能随原液中胶原蛋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了共混原液的零切黏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这就要求纺丝过程须注意控制好共混原液的温度。

  • 标签: 胶原蛋白 聚乙烯醇 共混 流变性
  • 简介:借助于下游塑料、大量单体和通用高分子,巴斯夫旨在维持高速发展。通过创立性能材料部门,将所有的特种聚合物捆绑在一起,巴斯夫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客户需要的关注。

  • 标签: 巴斯夫 聚合物 市场 生物 投资
  • 简介:以明胶作为皮胶原模拟物,以甲醇、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作为封端剂分别封闭明胶的羧基、氨基,并用FT-IR、等电点(PI)和总碳含量(TOC)等对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分别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甲醇、(Boc)2O与明胶反应后分别有酯键、酰胺键生成;羧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由未改性明胶的4.8上升到6.2,而氨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则下降到3.6;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单位体积的总C含量分别是41.48、46.46、48.96mg/L,羧基封闭明胶和氨基封闭明胶总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未改性明胶,表明明胶的羧基、氨基分别被封闭。

  • 标签: 蛋白质 封端剂 侧基封闭 结构表征
  • 简介:采用气浮-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某制革厂制革废水,经过一年多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Cr、BOD5和SS分别为2500mg/L、1000mg/L、1200mg/L情况下,处理后出水CODCr、BOD5和SS质量浓度分别为75~84mg/L、18-26mg/L、62-70mg/L,达到了一级标准。该废水处理工艺有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 标签: 制革废水 气浮 混凝沉淀 接触氧化
  • 简介:通过两种或种材料结合鞣产生协同效应(SynergisticEffect)是提高皮胶原蛋白热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已研究的结果间接证明了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是两种鞣制在皮胶原纤维间构成了一种刚性模块(RigidMatrix)。这种RigidMatrix结构稳定且耐热性好,由此阻止了胶原分子在受热时的构型及构象的转变。为了明确RigidMatrix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氧化乳糖与3种金属盐的配位性能以及与皮粉的作用特性。根据元素分析测得配合物发生反应的摩尔配合比接近1∶1,利用FT-IR光谱证明氧化乳糖与金属盐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由13CNMR图谱可以知道具体发生反应的C位。对RigidMatrices与皮粉的作用特性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到RigidMa-trix最佳组合。

  • 标签: 协同效应 刚性模块 氧化乳糖 金属盐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原位复合法制备了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首先制备pH值为8.5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然后参考制革工艺制备戊二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将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和其质量比500%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在50℃下于转鼓内转动9h后,自然干燥而得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状胶原基经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处理后,大小约为25nm纳米氧化锌颗粒已经在网状胶原基内生成。所制备的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收缩温度78.4℃)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纳米氧化锌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霉性。

  • 标签: 胶原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抗菌
  • 简介:主要考察了不同温度,浓度及交联剂用量与明胶/PVA,明胶/粘胶以及明胶/粘胶/PVA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共混纺丝液的黏度主要受温度,共混液浓度和各组成成分间比例影响,通过调节溶液浓度、配比以及温度可以控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明胶共混液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呈现"剪切变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剪切变稀型流体"的黏度变化规律。

  • 标签: 明胶 共混液 流变性
  • 简介:以丙烯酸高碳醇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长链烃改性硅油,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相关因素对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IR和1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获得β-1,2-加成产物。

  • 标签: 聚甲基氢硅氧烷 丙烯酸高碳醇酯 硅氢加成反应 长链烃基改性硅油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的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对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的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物(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的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物,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物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对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