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我国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的用量特点、安全性及与药典用量的关系,为技术审评提供数据支持,为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3—2005年SFDA注册保健食品中常用动植物原料的用量情况,并与药典治疗用量进行比较,分析常用动植物用量区间范围分布。结果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用量总体偏低.常用原料每日用量远低于药典用量,并多集中于(0~3]和(3—6]两个区间范围,与药典用量符合率多低于5%。其中“药食两用物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原料用量的中住数分别集中于药典用量下限的20%和30%。结论急需加强动植物原料量效关系研究及安全性研究,尤其是有潜在安全问题动植物原料的研究与管理,及时制订,修订相关技术审评规定和动植物原料名单。

  • 标签: 营养保健品 植物 食用 动物 食用 参考值 安全 中草药
  • 简介:根据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99号和卫生部文件卫法监(2003)219号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指南的精神以及各污染物监测单位的积极要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全国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培训班"于2003年9月21日~2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

  • 标签: 食品 农药残留 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简介: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制定准则(综述)张莹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为防治病、虫、草、鼠害,保证农业丰收,使用化学农药是必须的。据统计,由于使用化学农药,全世界每年可挽回价值100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损失,我国每年可挽回约3219万吨粮...

  • 标签: 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残留标准 残留限量标准 膳食结构 食品中 安全性毒理学
  • 简介:为提高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水平,建立了新鲜叶莱样品中3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试样用乙腈一次性提取,凝胶色谱柱净化预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磷滤光片(FPD(P))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分离效果良好,重现性好,灵敏度、精密度高,杂质干扰少。所检测的37种有机磷农药的最低检出量在3.36×10^-11(甲胺磷)~5.652×10^-10g(磷胺)之间,当青菜试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05-2.0mg/kg时,方法回收率在54.57%~112.64%之间。最低检测限和方法添加回收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杂质干扰少,测定结果可靠,灵敏度高,无论是进行多组分有机磷快速定量检测,或是突发性有机磷中毒检测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量 色谱法 凝胶 色谱法 气相
  • 简介:由于农药滥用或使用不当,农药残留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1]近年来蔬菜被农药污染的情况有增无减,有机磷农药残留尤为突出.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量 快速检测方法 对比性实验
  • 简介:我国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蓝色素有栀子蓝色素、藻蓝蛋白及靛蓝。栀子蓝色素是由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制得的。藻蓝蛋白色素多从螺旋藻、蓝藻、念珠藻等藻类植物中提取加工而成。植物靛蓝是用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花青素也是食品中常见的色素,某些花青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食品中的蓝色着色剂使用。作为食品中的蓝色着色剂,研究最多的为紫甘蓝色素。紫甘蓝色素是从十字花科红球甘蓝及紫球甘蓝等的叶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色素。本文对我国食用蓝色素的种类、来源进行了概括总结;对食用蓝色素的生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还对食用蓝色素的使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以期为今后我国蓝色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食用蓝色素 栀子蓝色素 藻蓝蛋白 靛蓝 紫甘蓝色素
  • 简介: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从源头到产品验证全过程对添加剂的控制管理,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确保产品顺利出口和销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标准化 过程控制
  • 简介:实验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的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研制出风味独特的苦瓜清凉饮料。并且研究了加工工艺、护色液、包接剂以及稳定悬浮剂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产品的最佳工艺技术参数和配方。

  • 标签: 苦瓜 清凉饮料 加工工艺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物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果中11种农药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旋转蒸发浓缩,经过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旋转蒸发至干,流动相溶解样品,用WatersXSelect~HSST3色谱柱(2.1mm×50mm,2.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和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内标法测定。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7%~9.4%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8.6%~107.4%之间,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在0.002~2.2和0.0004~0.66μg/k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满足实验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果 杀菌剂 氟虫腈 农药残留 同位素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为完善管理政策提供背景情况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24个省、市、区的1440家餐饮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发现860家餐饮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160家餐饮业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共发现使用的食品添加剂1985种(次),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75种(次),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171种(次)。在使用添加剂的餐饮业中,42.9%采购添加剂时未索取任何证明,84.8%未配备食品添加荆专用称量工具,94.0%未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71.4%未设置食品添加剂固定存放场所。结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全适用于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饮业对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认识不足,以至于目前餐饮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标准,并加大培训与监管力度,严防餐饮业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健康危害。

  • 标签: 餐馆 食品添加剂 研究 参考标准 立法 食品
  • 简介:食品添加剂是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品质,以及防腐保鲜,延长食品的贮存期。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很深的误解,同时,也有一些企业违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实际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引起的,没有一起是由于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只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的。本文列举并分析了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和根源,详尽介绍了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和标准要求,对食品行业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食品 科学 规范 使用 食品添加剂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类食品消费日渐增多。其中,散装鲜啤酒以其口感优良、低温味鲜、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等特点,在啤酒消费市场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其存放的主要容器—啤酒保鲜桶的生产量和使用亦随之迅速增加。各种啤酒保鲜桶的涌现,满足了社...

  • 标签: 啤酒保鲜 啤酒桶 使用过程 工程塑料 聚乙烯 消毒方法
  • 简介:对一起在面粉中随意使用添加剂事件的探讨蒋作虎周汉鄂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830002)1994年5月,乌鲁木齐市疆川挂面厂反映,该厂近期生产的挂面被连续退货,原因是挂面有较重的哈喇味。由于该厂历来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挂面,而面粉是从奇台县某面粉厂购进...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面粉增白剂 苯甲酰 随意使用 过氧化值 卫生学调查
  • 简介:质检总局办公厅:你局《关于请予明确粉条生产加工中能否使用明矾的函》(质检办食监函[2008]689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 标签: 生产加工 卫生部 明矾 粉条 复函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