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采用杭州快凯高效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的成套工艺技术与装置,精制提纯的食品级氧化碳,现已获得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认证,并获国际饮料协会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书。这表明我国食品级氧化碳制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备装置完全实现国产化,为食品级氧化碳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据悉,

  • 标签: 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 食品级二氧化碳 精脱硫 制备装置
  • 简介:目的:以文鱼皮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制备胶原肽,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酶解液分子质量分布;测定胶原肽成品清除2,2-苯基-1-苦基肼(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优酶解条件:酶量0.15%(以鱼皮计),鱼皮-水质量比1:3.0,酶解温度55℃,pH6.0,酶解时间6h。在此条件下,胶原肽的最高得率74.28%。酶解液中分子质量在180~1000Da之间的肽占88.08%。胶原肽成品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1.302mg/mL,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其中2.5mg/mL胶原肽的还原力是相同浓度BHT的0.69倍。结论:由本法所得胶原肽是以分子质量180~1000Da之间的寡肽(约2~8个氨基酸残基)为主的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三文鱼皮 胶原肽 制备 寡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的问题,探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的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酶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酶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l%内。

  • 标签: 玉米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采用高密度氧化碳(DPCD)在8~16MPa范围,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_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著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SOD和Omp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 标签: 高密度二氧化碳 大肠杆菌 脂肪酸 蛋白质组
  • 简介:2000~2001年对吉林省11个国营养鹿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杈茸和杠茸的各种氨基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杈茸中的16种氨基酸除了酪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它14种氨基酸均略高于杠茸,故杈茸的氨基酸总量也略高于杠茸,分别为49.72%和45.88%,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杈茸和杠茸的16种氨基酸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79%和6.9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

  • 标签: 梅花鹿 三杈茸 二杠茸 氨基酸 含量 中药材
  • 简介:通过牛颈韧带制得弹性蛋白。分析弹性蛋白的氨基酸成分。通过SDS—PAGE确定弹性蛋白的难溶性以及弹性蛋白多肽的可溶性。为获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邻苯酚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显示:在pH7.5时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35%;对多肽还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弹性蛋白多肽浓度的升高,样品液的吸光值上升,其还原能力提高。

  • 标签: 弹性蛋白 特性 多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胆固醇氧化酶在食品加工、医疗监测、生物抗虫等方面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现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产酶的微生物、酶活测定方法及发酵工艺等,并对胆固醇氧化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胆固醇氧化酶 微生物 酶活测定方法 发酵工艺
  • 简介:通过水提法探讨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蕨麻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做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蕨麻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OH、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是: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蕨麻多糖含量为2.54%。蕨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O2-·自由基的‰分别为5.47,2.62,27.53mg/mL。本研究结果为蕨麻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蕨麻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谷物中的重金属元素(As)、镉(Cd),分析测定过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单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和扩展,建立ICP-MS测定谷物中As、Cd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As含量=(0.33±0.026)mg/kg,K=2;Cd含量=(0.16±0.016)mg/kg,K=2。本方法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4个方面,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溶液测定、测量重复性、样品定容、称样量。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不确定度 谷物
  • 简介: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花生粕,制备抗氧化肽。以水解度(DH)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以碱性蛋白酶为工具酶,考察底物浓度、酶添加量、时间、温度和pH值5个因素对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酶解花生粕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7%,酶添加量2%(E/S),pH8.0,温度65℃,酶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花生多肽的水解度为14.86%,DPPH清除率为55.31%。

  • 标签: 花生粕 酶解 抗氧化肽
  • 简介:分别采用FRAP法、DPPH法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乳化液法比较了12种常见蔬菜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其总酚含量;分析了不同抗氧化活性指标同总酚含量以及不同抗氧化活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3种测定方法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苋菜、藕、生姜和蘑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而竹笋、黄瓜和胡萝卜的抗氧化能力较弱.茄子仅有中等程度的FRAP值,却是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蔬菜;洋葱在β-胡萝卜素-亚油乳化液法中表现出很强的活性,却是DPPH清除能力最弱的蔬菜.各种蔬菜中总酚含量相差很大,总酚含量最多的是苋菜,达到(163.71±4.47)mg/100g,而最少的是黄瓜,仅(13.26±1.65)mg/100g;3种抗氧化活性指标与总酚含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程度不一,FRAP值与总酚的相关度最大,即R2=0.8086.结论:不同蔬菜的抗氧化能力有差异,且与测定方法有关.

  • 标签: 蔬菜 抗氧化活性指标 总酚含量 相关性
  • 简介:2007年5月31日,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次理事会在南昌召开,160余名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总结回顾届一次理事会以来协会的主要工作和食品工业发展情况;(2)报告届一次理事会财务收支情况;(3)通过调整后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机构名单;(4)通过成立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提议及人员名单;(5)通过成立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焙烤食品糖制品分会提议。省经贸委张小平副主任出席并讲话。

  • 标签: 食品工业 江西省 理事会 协会 南昌 专家委员会
  • 简介:高效油脂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酚)是广州市泰邦有限公司近期首家研制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国内高效抗氧化剂研制的重大突破。它能够广泛使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和鲜果的抗氧化及保鲜防霉,填补了国内高效抗氧化剂的空白。TBHQ的抗氧化性能大大优于目前食品厂家使用的普通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大大优于BHA、BHT、VC钠和PG一至数倍。TBHQ热稳定性优异。不影响食品的色泽、风味,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TB-HQ除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加入到食品及饲料中还有较强的抑制细菌和霉菌的作用。

  • 标签: 食品抗氧化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油脂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高新技术产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简介:通过测定洋葱酒和洋葱醋对DPPH、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研究洋葱酒和洋葱醋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洋葱酒和洋葱醋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与黄酮类物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采用GC-MS分析洋葱酒和洋葱醋的香气物质及其相对含量,分别鉴定出40个和43个香气化学成分,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5.02%和96.72%,它们主要是酯类、含硫化合物、醇类和酸类等物质。另对洋葱酒和洋葱醋香气物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洋葱酒 洋葱醋 抗氧化 香气物质 GC-MS
  • 简介:目的:研究浙江省5种杨梅果渣(荸荠、晚稻、东魁、丁岙和早大梅)的抗氧化活性、膳食纤维含量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方法:膳食纤维采用酶质量法分析,抗氧化活性采用FRAP、DPPH和ABTS3种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杨梅渣具有较高的总酚(27.65—47.41mg/gDW)和较好的抗氧化能力。5个品种中,晚稻品种表现出最高的多酚含量、最好的总还原力以及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膳食纤维的分析结果表明,不溶性膳食纤维是杨梅渣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占总膳食纤维的82.72%~93.96%。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渣膳食纤维的持水能力和持油能力均强于其它果渣。结论:杨梅渣是一种含有大量功能性活性物质的膳食纤维资源,其开发前景广阔。

  • 标签: 杨梅渣 多酚 膳食纤维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