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XAFS方法研究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100-xCux(x=0,10,20,40,60,70,80,100,x为原子百分比)合金中Fe、Cu原子局域环境结构随组成变化。对于Fe100-xCux二元混合物,当x≥40时,Fe原子近邻配位结构从bcc转变为fcc,但Cu原子近邻结构保持其fcc不变;与之相反,当x≤20时,Fe原子近邻配位保持bcc结构而Cu原子近邻配位结构从fcc转变为bcc结构。XAFS结果还表明fcc结构Fe100-xCux中Fe无序因子σ(0.009A)比bcc结构Fe100-xCux中σ(0.081A)大得多;并且在同一机械合金化Fe100-xCux(x≥40)样品中Fe原子σ(0.099A)比Cu原子σ(0.089A)大。这表明机械合金Fe100-xCux样品中Fe和Cu原子可以有相同局域结构环境但不是均匀过饱和固溶体,而是fcc或bcc合金相同时存在Fe富集区和Cu富集区。

  • 标签: 局域环境结构 XAFS Fe100-xCux合金 机械合金化 铁铜合金
  • 简介: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纳米非晶态NiB和NiP合金催化剂XAFS和XRD结果表明,在300℃温度退火后,纳米非晶态NiB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和晶态Ni3B中间态;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直接晶化生成稳定晶态Ni和Ni3P。在500℃温度退火后,NiB和NiP样品都晶化为金属Ni,但NiB样品中Ni原子周围局域结构与金属Ni箔几乎相同,而NiP样品由于Ni原于受到元素P影响,生成晶态Ni结构有较大畸变,结构与金属Ni相差很大。

  • 标签: XAFS方法 纳米非晶态合金 NiB合金 NiP合金 结构 镍硼合金
  • 简介:采用XAFS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超细Ni-P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配位环境周围局域结构。结果表明在pH小于11条件下,样品非晶化程度随pH减小而增大;当pH为14时,样品中Ni区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相近。不同退火温度样品XAFS结果表明,在300℃温度下退火,超细Ni-P非晶态合金基本晶化生成晶态物相。

  • 标签: XAFS 化学还原法 超细Ni-P非晶态合金 镍磷合金 催化剂 局域结构
  • 简介:采用EXAFS详细研究了系列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非晶态Ni-Co-B合金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是一种共价化学键,Co加入增加了Ni-B非晶态合金无序度,而B含量变化对Co-B、Ni-B配位有不同影响,当样品中Ni、Co含量相同时,存在着协同作用。

  • 标签: Ni-Co-B合金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EXAFS 协同作用 结构
  • 简介:采用XAPS和XRD研究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73K返火温度下,样品仍然保持非晶态结构,仅有少量晶态Ni3B生成;在673K退火温度下、Ni-Ce-B样品晶化生成晶态Ni3B和纳米晶Ni;在773K和更高温度退火处理后,还有一部分Ni3B并未分解,少量Ce掺杂使得样品晶化生成Ni晶格有较大畸变。说明0.3%Ce对提高Ni-Ce-B样品稳定性有显著作用。

  • 标签: 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 结构 XAFS 催化活性 催化剂 镍铈硼合金
  • 简介:原位XAFS方法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78K至573K温度范围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78K时,NiB样品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为2.06A、396.4,其强度只有Ni箔第一配位峰强度25%左右;300K时,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2.08A、255.9;573K时,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为1.87A、155.4。温度从78K升至300K,第一配位峰位置变化不大,但峰强度降低35%左右:温度继续升至573K时,峰位置较78K向小方向移动0.20A,并且强度降低了60%。这表明随着测量温度升高,NiB纳米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周围热无序度显著增加。

  • 标签: 原位XAFS 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结构 强度 温度 热无序度
  • 简介:原位XAFS方法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78K至573K温度范围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78K时,NiB样品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为2.06A、396.4,其强度只有Ni箔第一配位峰强度25%左右;300K时,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2.08A、255.9;573K时,第一配位峰位置和强度分别为1.87A、155.4。温度从78K升至300K,第一配位峰位置变化不大,但峰强度降低35%左右;温度继续升至573K时,冷位置较78K向小方向移动0.20A,并且强度降低了60%。这表明随着测量温度升高,NiB纳米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周围热无序度显著增加。

  • 标签: 原位XAFS方法 NiB纳米非晶态合金 结构 催化加氢 催化剂
  • 简介:本文用EXAFS方法研究了Fe85Zr9B6和Fe84Zr9B6Cul合金退火过程中Fe和Zr原子近邻配位结构变化。表明在823K以下整个退火过程中Zr原子始终存在于非晶相中,没有进入晶化相。晶化相为bccα-Fe。Cu加入降低了晶化温度。

  • 标签: FeZrB 纳米晶软磁合金 原子近邻结构 EXAFS
  • 简介:本文采用XAFS、XRD、DTA三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结构变化及结构与催化性能关系。XRD和XAFS结果表明,NiB超细非晶态合金退火晶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在325℃退火温度下,NiB超细非晶态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和NiB亚稳物相;在380℃或更高退火温度下,绝大部分Ni3B进一步晶化分解生成金属Ni物相,其产物中Ni局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箔基本一致。我们发现纳米晶Ni比超细Ni-B非晶态合金或晶态金属Ni粉末有更好苯加氢催化活性。

  • 标签: 退火晶化 催化性能 XAFS XRD DTA 超细Ni-B非晶态合金
  • 简介: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谱详细研究了Cu(111)面上超薄Pb膜随厚度与退火反应。发现室温下Cu(111)面上亚单层Pb以二维密积岛形式生长。退火至200℃形成Pb-Cu表面合金。这种表面合金只发生在Cu(111)面的最外一个原子层。作为在单晶Cu(111)表面诱使薄膜层状生长活化剂,Pb表面合金化可能会对它活化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光电子谱 表面合金化 表面亚单层铅膜 铅铜合金 层状生长
  • 简介: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XAFS实验站上建立了利用全电子产额方法探测XAFS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单色X-射线在样品表面激发出电子产额随X-射线能量变化,提取在吸收边附近XAFS震荡。对不同厚度Cu薄膜测量表明,在CuK吸收边附近可观察到信噪比很好XAFS震荡。该探测器设计简单,可以直接在大气下工作。全电子产额XAFS方法建立,有助于导电薄膜和材料近表面结构研究。

  • 标签: 测量 XAFS谱 全电子产额技术 同步辐射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磁控溅射
  • 简介:X射线干涉测量技术是以非常稳定亚纳米量级硅单晶晶格作为基本长度单位,以建立纳米级长度基准,从而实现纳米级精度测量、校验等功能。由于其在纳米测量范围内特殊优越性,因而近年来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前提是X射线干涉技术实现。根据X射线干涉特点,并考虑到X射线吸收特性,用单晶硅制出了LLL型X射线干涉器件。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BSRL)4W1A束线上选择17.5Kev能量同步辐射光进行了X射线干涉实验,在拍摄底片上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了X射线干涉条纹。

  • 标签: 17.5Kev同步辐射光 干涉技术 X射线干涉测量技术
  • 简介:阐述了LIGA技术组成及特点。对LIGA工艺掩膜、X射线光刻、电铸及塑铸等进行了朱理分析。用一次成型法制作了以聚酰亚胺为衬基、以Au为吸收体X射线光刻掩膜。简单介绍了这种掩膜制作工艺过程,并用这种掩膜在北京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进行了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得到了深度为500μm,深宽比达8.3PMMA材料微型电磁马达联轴器结构。给出掩膜和X射线光刻照片。同时,对Au、Ni等金属材料厚膜电铸进行了工艺研究。

  • 标签: 微马达 LIGA技术 光刻 掩膜 电铸 同步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