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模拟增压单缸机上将平均有效压力从10.6bar提高到13.5bar的燃烧系统研制过程,并应用AVL—657数据分析系统,对重要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该燃烧过程作了初步分析和评价。

  • 标签: 单缸机 燃烧系统 平均有效压力
  • 简介:据报道,美国军方研究人员正在深入开展名为“人类警觉信息的甄别与分离”的课题研究,试图揭示和利用造成极度恐惧的气味——化学恐惧信息

  • 标签: 信息素 恐惧 美军 研究人员 美国军方 气味
  • 简介:LCD3.2E简介LCD3.2E化学毒剂检测器能够检测多种化学毒剂和有毒工业化学品。它既能作为个人检测器使用,也可作为检查货物、装置、人员和设施的综合检测仪器使用。此外,检测器还可装配于车辆、船舶、飞机和固定站点等设施上。

  • 标签: 化学毒剂 检测器 轻型 工业化学品 仪器使用 综合检测
  • 简介:为提升E-PHEMT微波宽带放大器的抗静电能力,在分析放大器3个端口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兼顾静电保护效果、电路尺寸、微波特性与被保护电路的有机结合,提出基于PIN二极管作为基本组成元件的微波宽带放大器静电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研制出实物样品.通过试验对比放大器改进前后的电性能和抗静电能力,其结果表明:改进后样品的微波特性满足规范要求、抗静电能力由500V提高到2000V.该设计方法和思路在保障放大器电特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放大器的抗静电能力.

  • 标签: 宽带放大器 静电放电 防护电路 PIN二极管
  • 简介:以轮胎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Pro/E建立载重车辆轮胎数字化模型并构建与ADAMS软件间专用的模型数据转换接口,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分析平台,利用ADAMS对载重车辆轮胎进行动态仿真研究与分析,直观描述了力-速度、力-角加速度、转矩-速度和转矩-角加速度的变化关系,并据此研究轮胎与地面间的作用特性,为轮胎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大大提高轮胎的设计效率和精度.

  • 标签: 载重车辆轮胎 动态特性 仿真 ADAMS PRO/E
  • 简介:车辆电气系统的线束线缆设计主要是基于AutoCAD的二维设计,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从原理图一接线原理图一线束加工图的整个设计过程.而且,对于所设计的线束是否正确没有一定的措施来监控,从而导致线缆一旦出现接线错误,将很难发现并予以排除.此外,在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设计与仿真、设计与加工制造等环节上都存在脱节问题,限制了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此,将美国mentor公司的CHS(CapitalHarnessSystem)线缆线束设计软件与PTC公司的Pro/E—Cabling模块结合起来,实现线缆线束自顶向下的从二维接线原理图到三维整车布线图再到线缆加工二维图的一体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后续的维护效率.

  • 标签: 车辆电气系统 线缆线束设计 自顶向下 三维布线 CHS 数字化设计
  • 简介:对我国云南昆明相思子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相思子经稀酸浸泡,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酸化Sepharose4B亲和层析,DE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到两种毒素成分P1、P2和一种凝集P3。通过SDS-PAGE测定分子量P1、P2,分别为68Kd、62Kd,P3为129Kd;亚基分子量P1为36Kd、33Kd、31Kd,P2为35Kd、29Kd,P3为39Kd、37Kd、31Kd;P1、P2、P3的等电点分别为6.9、6.2-6.3、5.3;中性糖含量分别为9.4%、3.3%、10.5%;凝集兔红细胞的最小凝集浓度分别为19.0μg/ml、2.5μg/ml、0.3μg/ml;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分别为25.8μg/ml、2.4μg/ml、1.2mg/kg。

  • 标签: 相思子 毒素 凝集素 分离 纯化
  • 简介:制备了一系列醋酸纤维膜,采用静态法评价了水及DMMP通过膜的渗透量,并用自行设计的除湿膜装置评价了膜的除湿效果.结果表明,当在膜外侧采取用干燥空气吹扫时,进气流速越低除湿效果越好.

  • 标签: 气体除湿 醋酸纤雏素膜 膜除湿装置
  • 简介:在大量受沾染人员洗消系统中,美国NorE公司生产的400柴油热水器可谓比较理想的一类产品。它具有携带方便、性能可靠,并且经济实用等特点。柴油热水器能够根据需要,

  • 标签: 热水器 柴油机 NOR E 应急反应 美国
  • 简介:研究了短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甲基纤维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根据电镜扫描图和实验数据曲线对分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因吸附甲基纤维而分散,并且随着甲基纤维浓度的增加分散量亦增加,但有一极值。

  • 标签: 短切碳纤维 甲基纤维素 水溶液 分散性能 作用机理 毫米波干扰
  • 简介:在乳液体系中,以蜜胺甲醛树脂为壁材,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包裹辣同系物——N-香草基壬酰胺的微胶囊.电镜确定了微胶囊的形成,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吸附和光电子能谱对壁材进行了表面分析,释放动力学显示囊心符合Huiguchi一维释放模式,与表面分析的假设一致。

  • 标签: 蜜胺甲醛 微胶囊 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