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流燃烧系统(DSCS)用于直喷式柴油机,该系统采用了新型的燃烧室结构,并以双向流动的燃油射流进行优良匹配,可实现对滞燃期的控制、扩展主燃期燃油动态分布空间、增加燃油与空气的宏观与微涡流,从而实现了减少初燃、加速主燃、缩短后燃之目的,可大幅度降低油耗率和机械负荷、减少炭烟。在150型单缸机和多缸柴油机上实验表明:从低到高负荷燃油消耗率普降5~10%,最高爆压下降10~17%,鉴定委员会认为,DSCS的性能达同类机型国际

  • 标签: 燃烧系统 直喷式柴油机 油耗率 多缸柴油机 滞燃期 燃油消耗率
  • 简介:基于轮胎在路面上的印迹形状,分析了滑水现象中锲形水层的成因,介绍了德国交通安全委员会针对各种轮胎建议的最小胎面花纹深度,并指出:当路面上有积水时,无论是旧轮胎还是新轮胎,车速都不应超过100km/h.

  • 标签: 胎面花纹深度 车速 滑水 轮胎 汽车 磨损
  • 简介:简介了大当量海面核爆(热核爆炸)感生闪电现象及其主要特征,阐释了该闪电之成因:系由NEMP激励而生,除由普通陆地表面核爆瞬发γ射线之康普顿电流所生NEMP的作用外,热核爆炸中子之感生放射性所生的次级γ射线(主要是热中子俘获辐射γ-先是地面俘获辐射γ,后是空气俘获辐射以及海面弹性反冲中子之空气俘获辐射γ)的康普顿电流和海洋环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后者主要通过造成有利于闪电形成之微妙的空气电化学特性,其大量^1H核做为良好的中子慢化剂,也通过加速中子慢化成热中子过程增大了中子与环境介质发生俘获辐射反应之概率,从而更凸显了热核爆炸中子的作用)。还简要讨论了该闪电对光电途径探测核爆(包括地基探测和卫星探测近地核爆)的不利影响及其消除措施。

  • 标签: 核爆感生闪电现象 核爆电磁脉冲 热核爆炸中子 核武器 海洋环境 空气电化学特性
  • 简介:DSCS于1988年9月通过了院鉴定,该课题组根据鉴定委员会的意见,积极进行了推广应用。吉林柴油机厂据北工提供的DS型活塞草图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了试制加工,于1989年8月吉柴协同北工在该厂实验室对6V150柴油机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首先进行了原机外特性试验,然后同机换装DS型活塞,其它未变,磨合后进行了外特性试验和2600、2200转/分的负荷特性试验。外特性对比结果:DSCS比原系统燃油消耗率g普降10~13克/马力小时,标定功率时下降13,达到177克/马力小时,最大爆发压力P_z初步粗测结果下降7~10公斤/厘

  • 标签: 外特性试验 燃烧系统 柴油机厂 DSCS 负荷特性 标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