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光学新材料钛酸钡锶中锶的方法,研究样品制备和测试条件,消除共存元素干扰。本法的回收率为99~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72%。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光学新材料钛酸钡锶
  • 简介:通过对黄铜标样及样品的测试,建立了X荧光能谱仪测定黄铜中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能谱仪中定量分析软件;选择适当工作条件,测定黄铜中钢元素。其准确度,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X荧光能谱法 黄铜
  • 简介:本文研究了差向异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1H-NMR谱学特征。利用其特征谱峰鉴别熊胆中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并测定其相对含量。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熊胆粉
  • 简介:通过三大强酸分解试样,考虑到在共存离子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用碘量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的和铁的新方法:通过对反应机理的分析,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利用本方法多次对铁矿石中的和铁进行测定分析,所得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4.0%。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不同铁矿石矿种中和铁的含量。

  • 标签: 三酸溶样 碘量法 铁连测
  • 简介:采用大涡模型和泰勒展开矩方法对三维水平圆管中水基纳米流体的运动和颗粒扩散及凝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在管内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随着颗粒凝并的进行,颗粒粒径增加,数密度减小;小颗粒的混合和颗粒凝并同时改变颗粒粒径,最终使粒径在径向呈现抛物线分布;流场雷诺数越大对凝并的抑制作用越强.

  • 标签: 纳米颗粒 布朗凝并 泰勒展开矩方法 数值模拟
  • 简介:原子吸收法(AAS)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前处理是关键一步,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直接测定方法,同时建立了锰、铁、钴、镍、的分析方法。

  • 标签: 851营养液 重金属
  • 简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及X射线波谱仪(WDS)研究了及其氧化物的ILα/IKα和ILα/ILβ谱线强度比的价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价态的ILα/IKα和ILα/ILβ谱线强度比按一定的规律随价态而变化,即谱线强度比值随价数增加而减少。

  • 标签: 价态效应 铜及其氧化物 扫描电镜 能谱仪 波谱仪
  • 简介:采用硫酸一盐酸一硝酸混合酸溶解试样,标准物质为参照,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法同时测定生铁中的硅、锰、磷、铬、镍、、钛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为企业质检提供参考,用于指导生产。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生铁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3+黄色荧光,基于Stober法的包覆技术对YAG:Ce3+进行了SiO_2包覆实验,研究了表面包覆对荧光发光特性的影响;并系统探讨了YAG:Ce3+@SiO_2荧光的耐高温高湿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包覆工艺实现了形貌均匀的YAG:Ce3+@SiO2核-壳荧光;当包覆粒径在100nm左右时,体表面缺陷改善,发光强度相对于YAG:Ce3+荧光提高了34%;设计并实现了高温高湿实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YAG:Ce3+荧光对比,YAG:Ce3+@SiO2荧光在180℃时的发光强度衰减减小了4%,同时在180℃对应的湿度条件下,发光光谱强度衰减减小了8%.这表明,表面改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荧光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将有效促进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的白光LED在室外大功率照明中的应用.

  • 标签: 白光LED YAG:Ce3+@SiO2荧光粉 表面改性 光衰 热稳定性
  • 简介:废水样品经消解后与氯化亚锡经自制简易氢化物装置混合产生氢化物,与样液一起导入等离子中,氢化物发生测定汞并同时测定铅、镉、、锌、镍、铬等元素。氢化物发生大大提高了汞的检测灵敏度,仪器检出限为0.001mg·L^-1,其他六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2~0.012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60%~1.00%,回收率为97%~102%。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
  • 简介:建立了黄豆饼中B族维生素的RP—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水相含5mmol/L的PIC—B6,冰醋酸1%,三乙胺调pH),检测波长为275nm,苯甲酸为内标物,4种维生素(Vb1、Vb2、Vb6、叶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9.35%-100.03%;RSD在0.42%-1.08%。本方法同时测定四种维生素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标法 黄豆饼粉 维生素
  • 简介:实验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气氛条件下的BaZn2(BO3)2荧光.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制备的BaZn_2(BO_3)_2样品,发射黄色的荧光,峰位在543nm处,这是由颗粒中单个带负电荷的氧填隙离子O-i中心捕获价带上的光生空穴,与导带上落下的光生电子辐射复合产生的.在氮氢还原气氛条件下的BaZn_2(BO_3)_2样品,发射绿色的荧光,峰位在500nm处,这是由于在颗粒中光生电子经过无辐射跃迁,落入被单一电离的氧空位缺陷V*o,再由缺陷回到靠近价带,与光生空穴复合产生可见光的发射.BaZn_2(BO_3)_2荧光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并且荧光衰减寿命和稀土元素掺杂的荧光寿命相当.因此BaZn_2(BO_3)_2荧光在用于白光LED时,将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潜在的商业价值.

  • 标签: BaZn2(BO3)2荧光粉 发光性能 白光LED
  • 简介: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碳素钢中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求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071%和0.0014%.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本文通过化学分析法、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等这几种常用于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对金属材料中铬含量的检测进行了大量实验,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系统阐述了这几种分析方法在具体的检验实践中,测定金属材料中铬成分时的应用差异以及应关注的技术要点。

  • 标签: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 简介:红外光谱鉴别聚合物材料是行业内通常采用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针对结构相近的材料如PES和PSF,虽然谱图比较相似,但是还能作出判定。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不仅色谱图存在明显的差异,还能通过特征裂解碎片,清晰地鉴别出它们的不同。

  • 标签: 裂解 气相色谱 PES PSF
  • 简介:高温蠕变是影响金属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金属材料高温蠕变寿命的评价则是工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三类常用的蠕变寿命评价方法:持久强度实验外推法,微观组织分析法,超声波测定法,并对其原理、表征参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综合运用这三类方法对高温蠕变状态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是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最后,通过分析与比较,指出了非线性超声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在线无损检测等优点,是高温蠕变评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高温蠕变 剩余寿命评价方法 非线性超声
  • 简介:基于大变形理论建立功能梯度材料(FGM)梁运动方程,将梁的横向位移假定为时间函数和梁线性模态乘积之和,利用伽辽金方法离散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然后,运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求得随机激励作用下简支约束的功能梯度材料梁均方位移,与NewMark法和蒙特卡罗方法获得的结果对比,验证该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可靠性.最后讨论材料梯度指数、激励强度和梁长细比对功能梯度材料梁振动响应的影响.

  • 标签: 功能梯度材料梁 等效线性化方法 随机响应 伽辽金方法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Eu^2+掺杂的单一基质的白光荧光(Sr_(0.95)Mg_(0.05))_3(PO_4)_2.该荧光可有效被270~390nm的紫外光激发,激发波长范围与紫外LED芯片相匹配.在激发波长为350nm时,发射光谱中有两个发射峰,峰值分别位于410nm和570nm,对应于Eu^2+的4f65d1→4f7跃迁,是Eu^2+占据了基质中Sr~(2+)的十配位和六配位的两种不同的格位后,形成的两个发光中心.当Eu^2+的掺杂浓度为1mol%时,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继续增加Eu^2+的浓度后,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通过将Eu^2+的掺杂浓度从0到0.01,可以使该荧光的CIE色坐标从(0.2595,0.1987)的蓝光区域逐渐移动到(0.3245,03133)的白光区域.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这种荧光是一种潜在的用近紫外光激发产生白光LED的荧光.

  • 标签: 单一基质 荧光粉(Sr0.95Mg0.05)3(PO4)2:Eu^2+ 白光LED
  • 简介:设计了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poofsurfaceplasmonpolaritions,spoofSPPs)的电容耦合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刻蚀有菱形孔的金属结构单元以一定的间距周期性的排列在传输方向上构成耦合结构,同时设计一种特殊的过渡结构用来有效地匹配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能量传输.从色散关系可以看出菱形孔结构支持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3dB带宽为11.6GHz到18.3GHz.该滤波器结构紧凑、简单、易集成,能在将来发展的微波等离子集成电路与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标签: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滤波器 菱形孔 耦合单元 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