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在缓冲液中加入淌度与其相接近的检测试剂,利用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片剂中伊膦酸钠的含量.方法:运行缓冲液为01mol·L-1NaH2PO,(PH8.0).CTAB(1×10-4mol·L-1),加入对氨基苯磺酸(2×10-4mol·L-1)作间接试剂.毛细管柱长24cm,内径26μm,运行电压10kV,运行温度20℃,检测波长200nm.结果:伊膦酸钠的线性范围:0.05mg/ml-0.5mg/ml,回归方程为Y=136.4X+9348.4(R=0.9972).检测极限2.0μg/ml.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片剂中伊膦酸钠的含量,方法准确,便宜,稳定,不需化学衍生.

  • 标签: 毛细管电泳 间接紫外检测 伊班磷酸钠 骨质疏松症 药物分析
  • 简介: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那曲唑浓度的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分离分析那曲唑和内标物(地西泮),采用50%苯基甲基础酮毛细管柱(30m×0.53mm,0.5μm),以高纯氮(99.999%)为载气,压力为170kPa,尾吹为6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60℃,炉温为220℃.63Ni电子捕获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血样在碱性条件下,用甲基叔丁醚1次提取.结果:血药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325~106μg·L-1.低、中、高血药浓度(5.3,21.2,53.0μ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8%,87.0%,78.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20名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那曲唑2mg后,0.33~132h内血药浓度在2.8~53.2μg·L-1的范围内.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那曲唑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 人血浆 阿那曲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手性药物替洛尔制备合成的方法及其药理活性、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替洛尔手性分离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阿替洛尔 对映体 手性分离
  • 简介: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在临床使用中会引起许多毒副作用,开发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新型紫杉烷类药物制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探索多西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化学交联药物的合成,试验将多西紫杉醇的2’羟基位与人血清白蛋白的34位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处通过10-十一烯酸进行精确的共价交联。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使用了质谱进行了鉴定和表征。测定结果证实了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通过10-十一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化学交联并能生成1:1的交联产物。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发新型的紫杉烷类白蛋白化学共价交联药物制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人血清白蛋白 10-十一烯酸 化学交联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