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低温富集萃取法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GC-MS)的检测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酯类物质1种、黄酮类物质1种、烯烃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3种、羧酸类物质4种,烷烃类物质10种共24种物质,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十八烯含量较高分别占36.68%、12.82%和13.46%。与常温萃取结果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共萃取出14种特有物质,包括烷烃类(10.16%)、烯烃类(14.8%)、醛类(2.08%)、醇类(0.51%)、酯类(1.95%)和酸类(49.92%),这些成分大多为高沸点物质。因此,低温萃取可选择性富集难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苦瓜 挥发性成分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发酵中木糖酸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对发酵中的木糖酸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考察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指标证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中木糖酸的分析优于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杂的生物体系中的木糖酸含量测定具有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的特点,为木糖酸的生产、应用等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发酵液 木糖酸 衍生化 HPLC
  • 简介:脂肪干细胞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繁殖产生更多的干细胞,进而可以分化成许多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系,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可作为多种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着重对脂肪干细胞在诱导分化方面的最新发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脂肪干细胞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种子细胞 诱导分化
  • 简介:人诱导性多能干(iPS)细胞能够分化成很多种类的祖细胞,这为临床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细胞系可以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以及毒性测试、帮助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也可以建立人类各种复杂疾病的细胞模型,对应用于更加个性化的医药研究领域也很有潜力。这些细胞系具有重新塑造临床研究领域的潜力,但是研究人员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也需要去发现新的应用。

  • 标签: 细胞重组 疾病模型 毒性测试 药物筛选 传统方法 细胞模型
  • 简介:近来在大肠杆菌中新发现的Era蛋白(E.coliras-likeprotein)是一类新的GTP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ra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以及部分细胞代谢过程。植物中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推测ERG蛋白可能定位在线粒体,并且与种子的正常发育相关。本实验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初步观察了ERG437蛋白在拟南芥悬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CoxⅣ蛋白初步观察到绝大部分ERG437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 标签: ERA蛋白 ERG基因 细胞周期 悬浮细胞
  • 简介:3月31日,Sigma—Aidrich集团旗下的Supelco公司推出了该公司新一代Ascentis^TM高效相色谱柱。该产品为达到最佳的样品分离效果,采用了表面优化技术。色谱柱所用填料为超高纯硅粒(孔尺寸为100A,表面积450m2/G),活性相则是通过该公司独有的化学技术键合于基体上。首批推出的两种活性相分别是C18和RP—Amide。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柱 技术进展 SIGMA 分离效果 优化技术 化学技术
  • 简介: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和专属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本文旨在总结概述近年来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对中成药、保健品等中非法添加的检测,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及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等方面得到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液质联用 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 简介:细胞内的钙离子(Ca2+)是体内关键的信号转导因子,在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ERCA)能够将胞浆内的Ca2+转运到肌浆网和内质网中,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细胞凋亡是调节机体发育和衰老的基本机制,与Ca2+密切相关。SERCA作为调控钙稳态的关键酶,它与细胞凋亡联系紧密。本文从心肌细胞、足细胞、胰岛β细胞、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分别阐述了SERCA调控细胞凋亡的最新进展,将为疾病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 细胞凋亡 钙离子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人体肺部X光片图像的边缘检测,增强医学图像的可读性,以便能检查出肺中的癌细胞,甚至可以更清楚的分辨出癌细胞具体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病人的症状。

  • 标签: 边缘检测 算法 医学诊断 肺部X光片
  • 简介:目的:建立中药陆英高效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0:20),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15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中药陆英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各陆英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可用于陆英药材的定性鉴别。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罔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陆英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为深入研究中药陆英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陆英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熊果酸
  • 简介:以微米级内径的纤维作为色谱填料的研究已经活跃了很多年,但是由于重现性较差和填充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使其商品化过程大大延缓。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聚合纤维材料可以克服已有的许多缺陷,有望作为新一代的色谱固定相。

  • 标签: 聚合纤维 液相分离 毛细管 平台 通道 色谱固定相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创建了大规模细胞DNA转染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直接筛出具有影响细胞生长、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应用与开发价值。该研究日前获得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DNA转染 技术平台 细胞生长 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与开发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杀菌防腐剂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为甲醇-含0.5mol/L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体积比为1:1);流速为0.6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外标法定量。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5%-100.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0.86%,检出限为0.01mg/kg(S/N=-3)。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BIT 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
  • 简介:在碱性条件下,阿魏酸哌嗪对Luminol-NalO4发光体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新的测定阿魏酸哌嗪的方法。本方法以C18反相键合相为色谱柱.用甲醇和水(35:65,V/V)为流动相,实现了对人体尿样中阿魏酸哌嗪的分离与测定。在最适宜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0mg/L;检出限为0.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c=1.0mg/L,n=11)。

  • 标签: 化学发光 高效液相色谱 阿魏酸哌嗪 尿样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的从膨胀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分离方法。方法:收集含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膨胀,然后从膨胀中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干性标记物,细胞生长曲线比较新方法与运用传统方法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其向成骨,成软骨及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从膨胀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分离自膨胀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虽然低于与等体积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增殖速度快,生长至第8天时,密度基本等同于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73,CD90,CD105,CD45,CD34,CD11b,CD19,HLA—DR表达测定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细胞率与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相近。多向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从膨胀中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三向分化。结论:新方法分离的细胞确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规定的定义标准。

  • 标签: 膨胀液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 简介:该研究由厦门大学韩家淮小组完成提起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从医学的笼统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疾病。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死亡方式。这一发现,被认为为临床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细胞坏死 死亡方式 蛋白激酶 调控 《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本实验利用带DiI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与Hela细胞表面LDL受体结合,通过CCD荧光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观测图象,并利用自己开发的单粒子追踪(SPT)数据处理系统,对被标记上的受体进行定位和轨迹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LDL受体几类典型的运动方式,并经过大量轨迹的统计,讨论了LDL受体在细胞膜表面存在的特定结构的一些性质.

  • 标签: 数字荧光显微系统 LDL受体 单粒子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膜
  • 简介:对原代人体嗜中性粒细胞的转染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实现了对人体发炎响应中通道的研究,而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原因在于培养嗜中性粒细胞很困难。通过这项研究,从细胞存活率及siRNA传递角度,研究者确立了最佳的嗜中性粒细胞转染的电穿孔条件。使用这些条件,可以进一步将该技术应用到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其他难以转染的原代细胞中。可以预见,这一领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蓬勃发展起来。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转染 电穿孔 细胞存活率
  • 简介:高效相色谱(HPLC)中泵的单向阀要承受反复的机械强度压力,故容易发生故障。由于外部漏会导致泵压明显下降,所以这种情况很容易诊断,然而遗憾的是,泵内部连接的漏却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此时不会有一个明显的压力下降,所以HPLC软件程序中的诊断算法也无法识别。本文讨论了一个测试发现单向阀隐藏故障并清除故障的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性能测试 单向阀 泵压 功能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