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煤矿井下煤层气开采中,在突出煤层深孔定向钻进施工过程,所发生的喷孔、卡钻、顶钻、压钻等情况,导致影响施工安全,钻进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综合钻进技术研究,解决了钻进的技术难题,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钻进效率,实现了煤层深孔定向的快速钻进,取得了煤层气开采的好效果。

  • 标签: 突出软煤层 千米深孔定向钻进 钻进技术
  • 简介:宏厦一建煤巷掘进初期瓦斯涌出异常和瓦斯动力现象较多,瓦斯灾害严重,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掘进前必须进行预抽,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而瓦斯含量测定准确与否是判断瓦斯抽采达标的关键。宏厦一建对瓦斯含量测定的进行了多次实践,总结出了准确测定瓦斯含量的重要经验,有效指导了瓦斯抽采工作,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 标签: 瓦斯含量 气密性检测 采样方式 采样时间
  • 简介:针对低透气性突出煤层掘进中,频繁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打钻工程量大,占用时间长,掘进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综合预抽技术措施。措施实施后有效的保证了预抽时间,提高了预抽效果,达到了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实现了煤巷的快速掘进,保证了安全生产。

  • 标签: 突出煤层掘进 低透气性 综合预抽技术措施
  • 简介:针对突出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维护及封孔现场存在的技术难题,以钻孔维护、封孔技术理论为指导,研究开发了内支撑骨架支管封抽一体化技术。在井下现场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了封孔、抽采施工工艺。现场实践表明,利用组合封孔器和与之相配套的带压封孔施工工艺,可有效解决松软突出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自稳时间短、封孔不严的技术难题,从而大幅度提高突出煤层瓦斯抽采效果,为突出矿井顺利实施煤与瓦斯共采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采 骨架支撑 带压封孔
  • 简介:针对鹤壁矿区瓦斯地质条件,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埋深增加导致二1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增大,并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重要影响;地质构造尤以断层对二1煤层走向瓦斯的赋存及分布起着区域性控制作用,是造成二1煤层瓦斯分布不均衡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矿区瓦斯灾害预测及防突技术选择提供基础和依据,有利于促进矿区安全生产。

  • 标签: 二1煤层 瓦斯 突出 埋藏深度 地质构造
  • 简介:通过对平煤五矿己四采区己15煤的坚固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等瓦斯基础参数的实际测定,并结合五矿己四采区瓦斯地质特征和己15煤层破坏情况,采用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与工程类比法对平煤五矿己四采区已,,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区域预测,确定己四采区己15煤层在原煤瓦斯含量达到5.4m^3/t,绝对瓦斯压力0.79MPa为突出危险区的下限指标,对应煤层底板标高-600m,在标高-60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600m以深为突出危险区。

  • 标签: 瓦斯压力 突出危险性 瓦斯地质单元 区域预测 可解吸瓦斯量
  • 简介:根据恩洪煤矿二号井实际情况,采用历史资料统计、实验室分析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恩洪煤矿二号井9号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

  • 标签: 突出危险预测 敏感指标 临界值
  • 简介:我国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的透气性低,鉴于我国煤储层的特点,借鉴火烧油层、煤的地下气化以及注热、注二氧化碳对提高煤层气产出机理上,本文提出一种地面强化开采煤层气的新方法一火烧煤层开采煤层气,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井网的布置、煤层的贯通、煤层的点燃、煤层气的采集以及煤层燃烧范围的控制,并讨论避免井下爆炸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火烧煤层 煤层气 开采技术
  • 简介:我国深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埋深在1000~20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占2000m以浅资源总量的61%。由于深煤层所具有的“高温、高地应力、高孔隙压力、低渗透率”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储层物性,与浅煤层相比,深煤层储层物性特征较差,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浅部,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深部的勘探已大势所趋。但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与浅煤层相比,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适用于浅煤层煤层气的开发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深煤层煤层气开发。鉴于深煤层储层的独特特点,注CO2提高采收率增产技术、煤层气与煤系地层砂岩气共采技术将是提高深煤层煤层气井产气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深煤层 煤层气 开发方式
  • 简介:1995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全国各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1996年至1998年接着进行《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研究。这是在四十多年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田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新的煤层气资源量。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和部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扼要阐述了全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本次计算结果:含气量大于4m^3/t,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4.34万亿m^3。我国煤层气资源蕴藏丰富,但主要集中于华北聚气区和华南聚气区西部,东北和西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量较少.目标区煤层气资源丰度相对较高,>1.5亿m^3/km^占54%,但多为1.5-3.5亿m^3/km^2之间,最高仅为8.77亿m^3/km^2。在深度分布上以1500m以浅深度内煤层气资源量为主;由于以往勘探深度较浅,预测储量的比例低。结果表明,华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巨大,资源丰度较高,目标区规模较大,大型目标区数量多,华南目标区资源规模小。大、中型目标区局限于黔西、滇东、川南、黔北等西部地区,而且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低,平均约0.97亿m^3/km^2。而煤层埋深较浅。东北聚气区的目标区规模偏小。但煤层气资源丰度较高。西北聚气区总的特点是目标区以小型为主,面积小,资源量少,资源丰度高。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淮南煤田。

  • 标签: 煤层气资源 勘探深度 煤层气勘探 华南 资源丰度 滇东
  • 简介:与常规天然气井相比,同样深度和产能的煤层气井的投资和生产成本都高一些,当天然气销售价偏低时,导致煤层气井投资回收额也较低。在经济萧条时,为了保护煤层气开发工程项目,美国国会制定了非常规燃料第29号税收优惠法案,当气价坚挺时,煤层气开发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收额也较高。

  • 标签: 煤层气开发 投资回收 煤层气井 经济模型 深度 天然气
  • 简介:有史以来,煤层中所含甲烷(煤层气)一直被看作是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气体,导致了无数起事故。为了减少甲烷危害和保证煤炭开采安全,煤矿在发展瓦斯抽放方法方面作出了艰苦努力。最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煤矿已经认识到,

  • 标签: 煤矿 瓦斯抽放 煤炭开采 煤层气开发 事故 甲烷
  • 简介:本文以山西晋城3#煤层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对煤岩化学成分、煤储层裂缝特征、煤岩密度、阳离子交换容量、煤岩吸水性、煤岩对液体吸着量和煤岩分散性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煤岩性质对煤层井壁稳定和储层损害的影响。分析表明,煤层气储层煤岩煤化程度较低,裂缝发育并被粘土等矿物充填,有较强的吸水性,当钻井液滤液进入煤层后,会导致胶结物的溶解和裂缝的扩张,使煤岩强度显著下降;裂缝中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会引起储层渗透率的下降,在钻井施工当中应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尽量避免因为煤岩化学性质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煤层气 煤岩 钻井 井壁稳定 储层保护
  • 简介:淮北芦岭矿为高沼、突出矿井:芦岭矿煤层气储量达64亿m^3。.但煤层渗透性系数很低。目前,芦岭矿瓦斯抽放以底板穿层钻孔为主.矿井工作面抽出率最高为20~2574。为此.本文分析了芦岭矿工作面采动区的移动规律.提出了底板穿层钻孔、顶板长距离水平钻孔、顶板穿层钻孔和地面垂直钻孔四项改进的抽放方法.并进行了方案比较。指出底板穿层孔和地面垂直钻孔的综合方案可大面积、高效地抽出瓦斯。

  • 标签: 芦岭矿 穿层钻孔 低透气性煤层 工作面 顶板 采空区
  • 简介:以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矿121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该煤层瓦斯涌出量的各项地质因素,并采用统计单元划分结合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筛选影响该煤层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瓦斯涌出量的多变量数学模型,检验精度后,对未采区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数量化理论Ⅰ 瓦斯涌出量 多变量数学模型 预测
  • 简介:煤层气富集规律的研究贯穿着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的始终,与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流体力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向斜构造部位是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区域,大量研究与实践证实向斜具有天然维持地层压力的机制,煤层气容易富集。构造热事件一方面使煤层短时间内受热,煤阶升高,煤层气大量生成,同时改善了煤的储层物性,对煤层气富集起到重要作用。上覆地层有效厚度可以有效评估构造运动史、沉积史和生烃史的匹配关系。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气保存及形成超压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