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织金区块以发育宽缓、稳定含煤向斜为特征,煤体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煤为主;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的聚煤中心。本文在织金区块煤层含气量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区煤层气富集规律,为以后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织金区块 煤层气 富集规律 含气性
  • 简介:河南省通柘煤田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_1~2煤,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稳定,煤类以无烟煤和贫煤为主,有少量的瘦煤、焦煤和天然焦,煤化程度从东向西逐渐升高,低灰、低~特低硫、特低~低磷、特低氯、高~特高热值。

  • 标签: 通柘煤田 煤质特征 煤类 变化规律
  • 简介:位于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的樊庄南部煤层气井区,既是华北油田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最高、也是产量出现明显递减的区块。研究这种开发情况后,认为与煤矿采掘有密切相关性。通过调查区块相邻煤矿的采掘情况,总结与煤矿采掘相关的煤层气井排采,获得了该类煤层气井的开采特征;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煤基质收缩、应力变化等理论性探讨。受煤矿掘进影响的煤层气井有正反两方面表现,在实际开发中,掌握两者问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煤矿采掘煤层气开发煤基质收缩应力变化辩证关系
  • 简介:以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实践为基础,对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生产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水平井适应的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樊庄区块拉张区水平井产气能力最高,平衡应力区次之,而挤压区最差。然后通过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认为煤层气水平井单位面积产水指数、采气速度两个开发指标与产气量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煤层气产气较高的水平井单位面积产水指数一般小于50,且其采气速度控制在5%左右。

  • 标签: 煤层气 应力 连通性 产水指数 采气速度
  • 简介:本文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已有的职业能力的概念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了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能力的概念;同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进行研究。

  • 标签: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能力 概念 特征 形成规律 教育模式
  • 简介:贵州省五轮山矿区构造完整,煤层含气量高。本文依据丰富的煤田勘探和分析测试资料,系统研究了该矿区的煤层气赋存规律和资源潜力。该矿区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煤层气资源丰度较高,可采性相对较好,开发潜力可观。

  • 标签: 五轮山 煤层气 资源 潜力
  • 简介:一、2014年工作回顾(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2014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书记、省长率先垂范,各位省领导亲历亲为,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合力推进,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

  • 标签: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形势 总体稳定 习近平 省政府
  • 简介:以韩城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煤矿井下精细观察和描述,以及产出煤粉镜下形态观察的方法,阐述了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与煤粉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韩城矿区各煤层构造煤普遍发育,厚度百分比约46%,3号煤层发育鳞片煤为主,5号煤层以碎粒煤为主,碎裂煤次之,11号煤层以碎裂煤和碎粒煤为主;煤体结构类型决定了煤粉产出的破坏形式、产出特征及产出的倾向性,构造煤是煤粉产生和产出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查明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的平面展布规律和纵向分布特征,对煤层气的区带优选和储层改造层段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煤体结构 煤粉 煤层气 韩城 控制因素
  • 简介:针对云南省井工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多的趋势,通过对新建、生产矿井突出鉴定,防突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理念,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两个综合防突措施的关系,石门揭煤的要求和程序,防突机构及人员设置等基本知识的简述,以飨读者,促煤矿矿井防突抗灾能力提高。

  • 标签: 防突 基本知识
  • 简介:为了研究三塘湖盆地条湖-马朗凹陷侏罗系煤层气的富集规律,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录测井资料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煤层发育特征、煤层气成因、储层物性、含气量、保存条件及成藏因素。研究认为,马朗凹陷煤岩成熟度较低,Ro在0.4%-0.5%,煤层气以生物成因气为主,条湖凹陷煤岩成熟度较高,Ro在0.5%-0.7%,煤层气主要为热成因气,实测煤层孔隙度在8%以上,含气量在3-4m^3/t,是三塘湖盆地煤层气勘探最为有利区块,成藏条件优越。结合历年排采井生产特点来看,只要采用合适的钻井、完井、储层改造措施及排采制度,将具有一定勘探开发潜力。

  • 标签: 煤层气 低阶煤 含气量 游离气
  • 简介:二1煤层沿倾向上主要受埋深和地质构造控制,随着埋深的增大瓦斯含量增大:二1煤层沿走向变化主要受褶曲构造控制,区内主体构造是鹿楼背斜,张庄向斜、桐家庄向斜,为瓦斯聚集起到很好的封闭作用。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不仅使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赋存条件变好,而且使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变强,煤层瓦斯含量增大。根据地质特征将井田划分为南、中、北三个采区单元。1993年至2004年发生9次突出,其中南翼采区二单元瓦斯突出2次;中央采区瓦斯突出4次;北翼采区瓦斯突出3次。煤与瓦斯突出全部发生在煤厚急剧变化的区域,说明突出与煤厚变化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瓦斯 赋存规律 突出危险性 预测
  • 简介:本文以潞安矿区为例,基于岩心、测井曲线建立了煤体结构识别图版,划分了已开发区煤体结构,总结了构造软煤展布规律,探讨了其对压裂及排采工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软煤与硬煤测井相应特征差异大,具有深侧向电阻率降低、深浅电阻率幅差增大及井眼扩径等特征。利用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出构造软煤,划分结果显示,构造软煤带的平面展布特征主要受大断裂构造控制,而局部小断层、褶皱控制了软煤层的发育程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随着软煤层厚度的增加单井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常规压裂在软煤层中造缝效果差,且排采过程中易产出煤粉,堵塞裂缝,导致单井产能降低。

  • 标签: 潞安矿区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煤粉 压裂
  • 简介:以河东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储集层物性及含气性特征等内容。认为:该区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深适中,含气量、渗透率较好,煤层气资源开发条件较为理想;此外该区砂体发育,封盖条件较好,具有煤层气与砂岩气共同开发的潜力。

  • 标签: 沉积环境 含气量 砂岩气 潜力
  • 简介:汪洋煤矿沿煤层布置巷道开采近水平极薄煤层,从现有煤层巷道往底板施工专门考察巷道,布置测定瓦斯压力钻场和钻孔,在提高封孔工艺技术和连接接头密封质量的基础上,灌注高压氮气主动式测压,较短的时间测定瓦斯压力成功率达80%,在四川省首次测到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最高值为2.25MPa,该技术对极薄煤层瓦斯抽采基本参数的测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极薄煤层 瓦斯压力 参数测定 考察巷道 主动式测压
  • 简介:本文通过对阜新矿区研究区域的实际排采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岩浆岩和断层是气体富集主控因素”在该区的存在,针对产水、产气部位、层位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围岩及地下水动力条件也是影响气体赋存的另外两个主控因素”的观点,丰富了该区富集规律认识,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开发单元,总结了各单元排采规律,破解了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为该区及相似地区煤层气井部署、排采管理等提供依据和借鉴。

  • 标签: 阜新 向斜构造 煤层气 赋存 开采规律
  • 简介: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此,

  • 标签: 高校 思想教育 理论教育 形势教育 大学生
  • 简介:自2004年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公司在大宁煤矿成功完成第一口我国煤层气水平井以来,我国已施工水平井60余口,水平井的施工即有成功的,煤层气一般为1×10^4m^3/d-2×10^4m^3/d;失败的例子也履见不鲜。本文结合煤层气开发中需要具备的近22个基本评价参数,总结了水平井钻井在煤层气开发中的适合条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水平井钻井成井工艺在煤层气开发中发挥其作用,提高煤层气田的产能。

  • 标签: 水平井 地质条件 评价参数 评价指标范围 钻井工艺
  • 简介:本文通过对沁源地区进行详细地质研究,从多个角度归纳了该区两套煤层含气量特征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沁源地区煤层含气量主要受构造、煤层埋深、厚度、沉积共同控制,其次为顶底板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2号煤层含气情况受后期构造影响较大,而9+10号煤层含气性相对来说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生气能力以及围岩结构特性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东南部为2号煤层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中部为9+10号煤层的有利目标区。

  • 标签: 沁源地区 煤层 含气量 控气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