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据媒体近日报道,瑞典皇家工学院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式的氮氧化合物分子,这种名为“Trinitramid”的氮氧化合物有望成为未来火箭燃料家族的新成员,与目前最好的火箭燃料相比,新燃料的效率将提高20%~30%。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 标签: 火箭燃料 分子 可替代 氮氧化合物 应用化学 研究成果
  • 简介:国际电子制造创业联合会(iNEMI)发布了一系列建议,帮助电子工业对无铅合金替代品进行管理。虽然SAC305/405己成为最常用的无铅合金,但它们不能满足工业在多方面的需要。iNEM工认为有必要开发一些新的合金。iNEM工建议产业部门如何控制这些多元合金焊料的使用。

  • 标签: 无铅合金 替代品 管理 电子工业 电子制造 多元合金
  • 简介:德国杜塞尔多夫,2007年11月28日——罗地亚在2007年德国K展上宣布,推出TECHNYLHeatPerformance(HP),这是一个新的尼龙66产品系列,为满足发动机罩内上升温度环境下不断增长的性能要求提供了优越的解决方案。较之市场上现有的标准方案,TECHNYL~HP具有出色的性能保持性。这一创新方案将聚酰胺的应用领域拓展到较高温度的热环境下,而在此之前只有PPA(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能满足要求。

  • 标签: PPA 材料 客户 性能要求 杜塞尔多夫 尼龙66
  • 简介:采用密度较小的镁合金代替铝合金来制造摩托车轮毂,不仅可以减轻车重,而且由于其弹性模量小,还能使轮毂应力分布均匀。对两种不同材料的轮毂在相同服役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虽然两种轮毂的应力集中都主要出现在靠近地面的辐条与轮圈的连接处,但用镁合金代替铝合金的最大应力值从37.5MPa降到26.1MPa,较大程度地削弱了应力集中,且整体应力分布均匀,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材料替代 镁合金 有限元分析 应力集中
  • 简介: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同时汽车报废量也随之上升,报废汽车所带来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报废后的汽车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和溴系阻燃剂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限制或替代其在汽车上的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 标签: 有害物质 危害 法规 应用 替代技术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带领的团队日前创造性地为金属铁纳米催化剂穿上了碳纳米层“铠甲”(豆荚状碳纳米管),极大地提高了铁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为未来非贵金属催化剂最终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 标签: 非贵金属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碳纳米管 铠甲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燃料电池
  • 简介:富士重工计划开发使用锂离子电容器(LIC)替代铅蓄电池的技术。LIC是使用电双层电容器的活性炭作为正极活物质、使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碳素材料作为负极活物质的混合型电容器。正极和负极的集电体均使用多孔箔,通过使负极和锂金属箔短路,可以在电池单元内部容易地把锂离子掺杂到负极上。与以往的传统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不同,由于锂源不依存于正极,正负极活物质量的比例和充电深度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因此,能够在确保可靠度和输出密度与电双层电容器相当的同时,使其拥有等同于充电电池的能量密度。

  • 标签: 锂离子充电电池 离子电容器 铅蓄电池 电双层电容器 能量密度 正负极
  • 简介:美国CTD材料公司宣称,植有碳纤维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已可用于替代美空军卫星上连接太阳电池板的、复杂的机械折页。这种被称之为Tembo弹性复合记忆材料的物质可制成更简单、更轻便的折页。它们是开发用于宇航太阳电池板、通信及光学系统的展开机械。

  • 标签: 形状记忆聚合物 碳纤维 折页 太阳电池板 金属 记忆材料
  • 简介: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但是,从太阳获得电能是极其昂贵的,因此仍然无法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竞争。目前研究人员正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径,以便更廉价地生产太阳能装置。

  • 标签: 太阳能模块 新材料 铝制品 寿命 框架 塑料
  • 简介:近日,科技部高新司组织13名同行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在浙江省宁波市对2009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铜合金替代材料-环保高性能变形锌合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 标签: 产业化开发 技术专家 替代材料 锌合金 铜合金 变形
  • 简介: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纳米粒子,可用于运载特定的核糖核酸(RNA)链,关闭脑部一个与毒瘾有关的基因,这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毒瘾的新疗法。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科学家说,他们设计出一种杆状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运输工具”搭载治疗所需的RNA链,穿过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屏障进入脑细胞。实验表明,搭载在这种纳米粒子上的RNA链,有40%能穿过血脑屏障,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治疗 纳米技术 家用 纳米粒子 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