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由核设施产生的放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采用各种分离技术来浓集放射核素,防止其向环境扩散。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放射废水处理中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膜蒸馏(MD)、反渗透(RO)、支撑液膜(SLM)等方法。

  • 标签: 膜分离 放射性废水处理 核素分离
  • 简介:提供一种无卤的阻燃环氧树脂组成。此种树脂组成,可广泛应用于涂料、半导体密封、层压板、清漆等。特别是用作层压板(印刷线路板)清漆时,阻燃效果好,且粘附、耐热性和防潮均很出色。

  • 标签: 环氧树脂 阻燃 无卤 印刷线路板
  • 简介:采用结合水、XRD、FT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聚合改性煤矸石水泥的可行。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钠激发煤矸石水泥和未加激发剂煤矸石水泥相比,PEG改性煤矸石水泥具有优良的性能。它能够增强水泥的密实度,提高结合水的含量,提高抗渗性能;它有少量的钙矾石的生成,提高了煤矸石水泥的体积稳定性;它不发生泛碱现象.减少了碱集料反应的可能。同时,它能够在煤矸石水泥中生成双网络结构,提高煤矸石水泥结构的稳定性,增强煤矸石水泥的性能,但没有改变煤矸石水泥体系水化产物的类型。因此,聚合改性煤矸石水泥具有可行

  • 标签: 聚合物 PEG 煤矸石 活性
  • 简介:碳纳米管在聚合中的分散是影响碳纳米管/聚合复合材料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如表面化学修饰法、辐照接枝法、表面改性剂法)和物理方法(如超声分散法、机械分散法),对各种方法的机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标签: CNTS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分散
  • 简介:刚化学方法在水性和无水介质中合成聚(2-氯苯胺)(P2ClAn)、聚呋喃(PFu)传导均聚及复合并研究丁艇性能。聚合及其复合的特征通过了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示差扫描址热法、扫描电镜、磁化率、电导牢测试。研究发现PFu/P2ClAn复合的热稳定性比P2ClAn/PFu复合和各自均聚的要好。按照Gouy等级测试的方法,均聚及其复合的传导机理本质上是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研究发现复合电导率和磁化率值的大小受其客体聚合含量的影响。P2CLAn/PFu(ω(PFu)=55.8%)电导率为3.21×10^-3S/CM,比各自聚合的要高(σPFu=1.44×10^-5/CM,σP2CIAn=1.32×10^-5S/CM)。改变复合合成顺序可以改变电导率、形态特征和热性能。

  • 标签: 复合物 传导性聚合物 共轭高分子 电导率 热性能
  • 简介: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类交联的导电聚合材料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听取了“研究工作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并考察了研制成功的电化学原位膜导电测量仪装置,认为该装置属国内首创,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 标签: 聚合物材料 导电性 测量仪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发
  • 简介:国际半导体工艺指南(ITRS)的组织者们,迄今仍主要关注SiCMOS器件,但也在考虑非数字、非Si器件的应用,例如,无线通信。就数字电路来说,HRS的组织者们也不得不寻找Si以外的材料,在ITRS的最新版(2005年版)中,有这样的评论:随着本“指南”接近末期,器件将按准弹道模式工作,其电流增益将按与目前所知不同的参数得以增强,实际上碳纳米管、纳米线和其它高输运沟道材料(例如,Ge、Si衬底上的Ⅲ-Ⅴ族化合薄膜沟道)是需要的。这一陈述是记载在“长期指南(2014-2020年)”部分。“准弹道”意味着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驰豫时间达到器件特征尺寸量级和工作频率量级。同时需建立新的电荷输运物理模型。

  • 标签: Ⅲ-Ⅴ族化合物 数字器件 SI衬底 CMOS器件 电荷输运 半导体工艺
  • 简介:据报道,美国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高功率材料,可以将核燃料及核反应产生的放射线直接转换成电能,而不需通过热能。据研究人员计算,比起热电材料的功率,他们正在试验的材料从放射衰变中提取的能量最多可高出19倍。

  • 标签: 放射线 直接转换 碳纳米管 电能 高功率 研究人员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电力能源研究部门开发成功晶状金属氧化纳米多孔材料。这是在使用模板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加入微量的玻璃相前驱体,通过高温烧结,控制金属氧化的晶化而制成的。该材料有望用于触媒支撑、吸附剂、光触媒、色素增感型太阳电池、传感器、能量存储器件等广泛领域。

  • 标签: 晶状金属氧化物 纳米多孔材料 晶化 应用范围 玻璃相前驱体 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