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概述了基碳泡沫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分析了RVC碳泡沫、中间相沥青基碳泡沫和基碳泡沫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且展望了基碳泡沫的潜在应用和研究方向。

  • 标签: 碳泡沫 制备方法 结构 性能 应用
  • 简介:集团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整合铝电产业资源,着力构建-电-铝和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品加工两条产业链,近日成立了阳集团控股的大型子公司-山西兆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标签: 电解铝 产业链 整合 有限责任公司 氧化铝
  • 简介:以3种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以及红外光谱分别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使用改进Brown-Ladner法对沥青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构建出各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沥青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稠环芳烃连接烷基侧链并含杂原子,结构单元之间形成缔合体,缔合数为5~9。3种沥青的烷基侧链都很短,且均不包含环烷烃。构建的分子模型为沥青提供了形象的化学结构,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加深对其认识和研究。

  • 标签: 煤沥青 微观结构 改进Brown-Ladner法 结构参数分子模型
  • 简介:5月31日,神华包头制烯烃项目石化装置联合中交暨项目建成庆典仪式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建成世界首个制烯烃项目。该项目不仅对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奠定了中国在基烯烃工业化生产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 标签: 烯烃 煤基 世界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能源安全
  • 简介: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以1号生物航为燃料的商业客机4月24日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该生物航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地沟油”从此变废为宝。

  • 标签: 变废为宝 地沟油 航煤 生物 中国 首飞
  • 简介: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2种组分不同的沥青升温至550℃的中间相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种沥青中间相的形成过程存在差别,原生喹啉不溶物(PQI)对中间相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PQI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成核,而且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融并。高PQI沥青中间相的形成有成核、长大、融并的过程,到550℃左右时复球解体形成域结构和镶嵌结构并存的沥青炭。低PQI沥青在升温初期没有发现中间相小球,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熔融沥青边缘处迅速出现沟槽状结构,并迅速扩展至整个平面,形成流线型沥青炭结构。

  • 标签: 中间相 热台 偏光显微镜 煤沥青 喹啉不溶物
  • 简介:简述了沥青的组成、组分以及其组分α、β、γ树脂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沥青的主要性能对其浸渍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近年来高残炭率、低粘度浸渍剂沥青的研究进展。指出浸渍剂沥青的开发要兼顾残炭率与其粘度、流动性等因素,以减少浸渍/炭化次数,降低炭/炭复合材料的成本。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浸渍剂沥青 QI残炭率 粘度
  • 简介:为考查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燃烧催化剂在电厂粉炉中使用的效果,在火电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助燃剂适用于粉炉,有增加的发热量以及节能降耗的效果,催化作用时效持续24小时以上;但仍有添加量偏大等问题,有待后续试验完善。

  • 标签: 纳米结构 节煤 降耗 催化剂 煤粉炉
  • 简介:实现锡铁矿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硫硫化磁化复合焙烧法对其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脱除锡铁矿中锡为目标,对锡铁矿硫化磁化复合焙烧脱锡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nS的挥发性能最好,且SnO的硫化趋势相对较大。同步实现锡的挥发脱除和铁的磁化富集,应控制焙烧条件为CO浓度介于0.014%~8.06%、焙烧温度高于793K。高硫中含硫物相硫铁矿硫、有机硫等的高温加氢裂解产物为S2、H2S、S02和FeS,其均可将SnO硫化成SnS实现锡的挥发脱除,且以硫铁矿硫分解产物S2的硫化作用居主要地位。该工艺为高硫的短流程清洁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锡铁矿 硫化磁化复合焙烧 高硫煤 脱锡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范良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开发出清洁燃烧的新方法。清洁利用是目前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该研究小组利用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开发的研究装置,成功使释放热量的同时,捕获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

  • 标签: 二氧化碳 燃煤 清洁煤 技术开发 中国工程院 俄亥俄州
  • 简介:路牌涂上纳米涂料,就能在夜里发光几十小时,催化剂使用纳米技术,就能用煤替代石油生产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据报道,福建省首个纳米材料工程实验室部分成果已实现了产业化,在能源、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应用。今后,穿上

  • 标签: 乙二醇 生产线 纳米技术 石油生产 金属催化剂 世界
  • 简介:研究了高纯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艺,对高纯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压温度、辊压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压温度为140℃、辊压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高纯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沥青粘结剂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高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压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高,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
  • 简介: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出一种廉价的便携式微芯片,可以在I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之前,快速检测出那些高风险人群。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芯片不仅能高效广泛地预诊出糖尿病人,还有助于提高全世界的糖尿病护理水平,帮人们更好地研究疾病历史,开发新疗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近期的《自然一医学》网站上。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纳米芯片 快速检测 斯坦福大学 研究人员 糖尿病人
  • 简介:光(热)交联的固化性树脂已取得广泛应用。这些固化树脂材料的特征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药品性及机械强度。固化了的树脂是不溶不融的,通常使用后除去困难。可是,基于不同的用途,有时也希望除去一度交联、固化的树脂。作为能够再溶化的光交联固化树脂可以考虑的有:(1)作为基体的高分子和热分解多官能交联剂的混合物;(2)侧链具有交联基和热分解基的高分子,及(3)具有热分解能的光固化多官能单体等。本文介绍这些再溶解光交联固化树脂的最新研究成果。再溶解光(热)交联固化树脂不仅具备不同于目前已知交联树脂的新机能,也能够减轻固化树脂制品废弃处理的负荷,对环境而言也是一优良的树脂。

  • 标签: 固化树脂 光交联 加工型 热分解 树脂材料 机械强度
  • 简介:将不同质量的聚氧乙烯(PE0)加入到由乳液聚合而得到的均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水乳液中,制备了稳定、质量分数分别为lO%、15%、20%的PEO/乳液,并将其作为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通过纳米粒径分析仪、粘度计、溶液电导率测试仪分析了纺丝液的性质;应用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丝液流速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具有芯一鞘结构的纳米颗粒及纳米纤维。

  • 标签: 乳液静电纺丝 芯-鞘结构 聚氧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简介:分析了传统无源干扰装备在作战使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吸收无源干扰材料研究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膨胀石墨、泡沫云、改性纤维、吸收箔条等几种吸收无源干扰材料的性能及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吸收无源干扰材料在波段覆盖、战术应用以及工程化制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 标签: 复合材料 吸收型干扰材料 吸收型箔条
  • 简介:烟台奥利福化工有限公司已生产出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AL-3040,经进一步改性又生产出固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HBPA)。HBPA是一种高耐候性环氧树脂,AL-3040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色相(Gardner)≤2,环氧值0.41~0.44eq/100g,黏度(25℃)2500~1500mPa·s,可水解氯≤0.01eq/100g,无机氯≤0.001eq/100g,挥发分≤0.5%,其质量与日本同类产品ST.3000指标相当;

  • 标签: 双酚A型环氧树脂 氢化 产出 国内 有限公司 高耐候性
  • 简介:通过不同异氰酸醢与豆油多元醇反应制备新型的聚氮酯产品,可用于聚氨酯发泡、弹性体、涂料、粘合荆等领域。聚氨酯产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予交联密度和异氰酸酯的化学结构。芳香族三异氟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模量和拉伸强度.同时具有最低的断裂伸长率、溶涨性(甲苯中)和抗冲击强度;脂肪族三异氰酸醋和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断裂仲长率和溶涨性.具有最低的拉伸强度;芳香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性能相近,其测量值在前两类聚氨酯之间。

  • 标签: 聚氮酯 可再生资源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