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首先采用饱和硫酸氨分步沉淀和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的方法,获得了非免疫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和达氏鳇(HusodauricusGeorgi)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在此基础上使用木瓜蛋白水解对所获得的免疫球蛋白片段进行了解,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了所获得的水解片段。结果显示,2种鲟鱼的免疫球蛋白均可被木瓜蛋白水解蛋白,通过SephadexG-100凝胶层析后均可得到两个完全分离的、均一的蛋白峰。SDS-PAGE检测两个水解片段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4KD和66KD,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66KD的片段可以在硝酸纤维素杂交膜上被各自的兔抗鲟IgM多克隆抗体所识别,而44KD片段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这表明,2种鲟科鱼类的木瓜蛋白水解特性相同,提示鲟科鱼类的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及生化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 标签: 达氏鳇 中华鲟 免疫球蛋白 木瓜蛋白酶 水解片段
  • 简介: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酪蛋白酶解物 仔猪 生产性能 免疫
  • 简介: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10%.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生长性能 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 生长育肥猪
  • 简介:在水温24~29℃下,将675尾规格整齐、健康、体质量为(35.59士0.4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放养于水泥池中的网箱(100cm×50cm×100cm)内,投喂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油作为脂肪源配制的3个蛋白水平(24%、28%、32%),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4%、6%、8%),共计9种饲料。饲料蛋能比(P/E)在15.81-22.46mg·kJ-1之间。92d的饲养表明:D4组(蛋白质含量为28.02%,脂肪为4.30%)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草鱼全肠中蛋白的活力逐渐升高,之后又降低,以D4组饲料的蛋白活性最高,显著高于D1、D8和D9(P〈0.05)。本实验表明,该生长阶段的草鱼所需最适蛋白水平为28.02%,能量为14307kJ.kg-1,P/E约为19.58mg·kJ-1

  • 标签: 草鱼 蛋白质 能量 生长性能 消化酶
  • 简介: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工程系刘卫东等,在4组生长猪日粮营养水平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每组添加来源、价格不同的赖氨酸,进行猪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组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非常接近,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在1个万头猪场,仅生长猪阶段用大成赖氨酸盐酸盐替代味之素赖氨酸盐酸盐每年可节省资金2216.67元,用迪高沙赖氨酸盐酸盐代替味之素赖氨酸盐酸盐每年可节省资金2303.79元,用希杰赖氨酸盐酸盐代替味之素赖氨酸盐酸盐每年可节省资金3446.01元.试验提示,不同来源赖氨酸对猪生产的规模效益有较显著影响.

  • 标签: 赖氨酸盐酸盐 生产性能 规模效益 生长猪 高等专科学校 日粮营养水平
  • 简介:鳊鱼鱼种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百分含量随受试液中NO2-N浓度升高,NO2-N对耗氧率的影响呈抛物线的变化规律,当浓度为25mg·r^-1时,耗氧率达到最大值。

  • 标签: 亚硝酸盐 血红蛋白 耗氧率 鳊鱼
  • 简介:用8对微卫星标记分析白斑狗鱼Esoxlucius人工繁育的PIT标记F1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并分析其与5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94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473,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084,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5572,遗传偏离指数平均为-0.1634。白斑狗鱼F1代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亲本,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形态性状与基因型的相关分析,找到一个与全长、体高、体厚相关的位点P2。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2位点基因型AA、BC、BB对生长起正面作用,而基因型AB、AC起负面作用。

  • 标签: 白斑狗鱼 F1代 微卫星标记 生长 相关分析
  • 简介: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山女鳟的肝脏、肌肉等组织的LDH、MDH、IDH、ADH、EST、SOD等同工进行电泳,并对其表型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6种同工是由13个基因座位编码;其中m-MDH基因座位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7.6%,平均杂和度为0.059.在生化遗传水平上山女鳟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变异.

  • 标签: 山女鳟 同工酶 多态座位 表型 生化遗传分析
  • 简介:据前苏联学者研究,鲤鱼肠的前部能分泌尿素,通过尿素鲤鱼可以直接利用尿素。吴遵霖等在研究过程中也分析到:某些畜禽、鱼类通过自身或肠道微生物分泌的尿素水解尿素成碳胺,再被肠道微生物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由此看来,尿素的存在与否和鱼类能否利用尿素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于1998年7月23日—8月7日分别对草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罗非鱼的肠道尿素进行了检测。

  • 标签: 鱼类 肠道 尿素酶 尿素利用 检出率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 简介: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海水养殖鱼类 消化酶
  • 简介: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刘延贺等,试验选用70头、体重为15kg左右的长×大×杜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7组,研究在不同的赖氨酸水平下添加高浓缩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添加酶制剂提高蛋白质、氨基酸化率基础上能否适当降低赖氨酸水平而不影响生产成绩,从而节约合成赖氨酸添加量。基础日粮配方参照美国NRC生长猪10~20kg和20~50kg两阶段饲养标准,

  • 标签: 添加酶制剂 日粮配方 高浓缩 氨基 酸水 高等专科学校
  • 简介:为了掌握虹鳟鱼饲料中蛋氨酸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喂养实验。准备了5种实验饲料。1号饲料,是一种基本饲料,以含50%的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源。2号—4号饲料,分别依次在基本饲料中加入0.5%,1.0%,和1.5%的L—蛋氨酸而制成。5号饲料,以含50%的蛋清蛋白作为蛋白源。喂养加入蛋氨酸饲料的鱼,在其肝部和肌肉中积累了大量的蛋氨酸。与此相对的是,肝中的牛胆碱含量只受喂养实验的轻微影响。通过加入蛋氨酸至1.0%,提高了鱼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然而如果加入的蛋氨酸量达到1.5%时,鱼的NPU值反而低于1.0%时的水平。该实验结果表明:虹鳟鱼通过一个转硫作用将蛋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以含大量蛋氨酸饲料喂鱼时,蛋氨酸不能充分利用。

  • 标签: 虹鳟鱼 饲料利用率 蛋氨酸 硫氨酸 胱氨酸
  • 简介:本文报道了酵母(桂林生物工程实业公司产品)按不同比例替代饲料中鱼粉,室内分阶段饲养胡子鲶的效果。经对各组鱼增重率,饲料系数及综合饲养效果等指标分析,表明在胡子鲶饲料中酵母对鱼粉具有可替代性,其适合的替代量为饲总份的10%左右(即替代50%左右鱼粉)。

  • 标签: 酵母酶 鱼粉 配合饲料 胡子鲶
  • 简介: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酸性磷酸有关的QTLs,分布于8个连锁群。其中LG24连锁群LOD值最大(5.37),位于LG24连锁群,最大的可解释表型变异为13.8%。通过BLAST与斑马鱼进行序列比对,找到了与斑马鱼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横跨膜蛋白50a、ADP核糖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8同源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对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疾病调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镜鲤 遗传图谱 QTL 酸性磷酸酶
  • 简介:蛋白质分离器又称化氨器,其原理是在海水中注入大量气泡,由海水的表面张力将水中的有机污物与水体分离,使饱含污物的气泡徐徐上升,达到最顶部后再落入收集杯中,将有关污物除掉,使海水缸的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蛋白质分离器还有一个好处,它可制造出大量气泡,大大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能稳定水中的pH值。因此,它是海水鱼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滤材之一。

  • 标签: 分离器 蛋白质 自制 有机污物 表面张力 气泡
  • 简介:化学工业(全国)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中心刘祥银等,选择了胎龄相同、胎次相近、产期相近的杜长和大约克纯种母猪32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各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日粮中外加无机铁一硫酸亚铁(FeSO4)100×10^-6(以铁计,下同)和0.008%甘氨酸,试验组日粮中外加氨基酸铁络合物(Gly—Fe)60×10^-6和无机硫酸亚铁40×10^-6,

  • 标签: 氨基酸铁络合物 纯种母猪 甘氨酸 生产性能 乳猪 工程技术中心
  • 简介:近年来,饲料蛋白源(如:鱼粉、豆粕等)短缺现象愈发严重,价格不断上涨。在人们努力寻找这些蛋白替代物的过程中,一种“人见拍之”的小昆虫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就是苍蝇。

  • 标签: 饲料蛋白源 蝇蛆 替代物 鱼粉 豆粕 苍蝇
  • 简介:本文利用微量蛋白电泳方法,通过对3个鲤鱼不同养殖品种单个卵粒全蛋白和酯同工的电泳研究,分析了鲤鱼单卵酯同工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鲤鱼品种酯同工酯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酯带的有无,也表现在酯带相对活性的高低。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微量蛋白电泳方法和显色技术对于研究鱼类胚胎发育和鱼类育种学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 标签: 鲤鱼 电泳方法 酯酶同工酶 育种学 养殖品种 鱼类
  • 简介:广西彼得汉预混饲料公司封伟贤等,选用30kg的牡长大三元杂交猪9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每千克饲粮分别以250,500、750U植酸取代基础饲粮中40%、60%、80%磷酸氢钙).以研究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酸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2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5%(P〉0.05)、4.09%(P〈0.05)、2.64%(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18%、2.62%、1.7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是对照组的97.38%、97.03%和97.73%.血清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22%、8.125(P〈0.05);血清中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46%、0.36%、14.23%(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三元杂交猪 基础饲粮 生长性能 植酸酶 血液生化指标 平均日增重
  • 简介: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淀粉和脂肪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