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养鱼先养水,而水中溶解是水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首先,氧气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其次,氧气还要保证鱼类生长、摄食、消化代谢的需要。氧气充足,鱼才能积极摄食,提高消化吸收率,快速生长。例如鲫鱼在溶0.5-2mg/L时的饵料系数是溶3-6mg/L时的2倍。其次,水中的各种生物(藻类、

  • 标签: 增氧技术 养鱼 鱼类生长 水中溶解氧 消化吸收率 消化代谢
  • 简介:一、导言由于杂交草鱼(clenopharyngodonidella×Aristichlhysnobilis)性不育,在美国目前已确定用它替代草鱼作为生物控制沉水植物。因为远缘杂交,所以杂交草鱼没有显示出杂种优势。因此,从鱼苗到鱼种阶段生长速率缓慢,很难培育到放养规格(300毫米)。

  • 标签: 草鱼 远缘杂交 增氧 池塘 生长影响 杂种优势
  • 简介: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工厂化 水产养殖 增氧
  • 简介: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HerreetMyers)在珠江水系分布很广,其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颇高,是江河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广东鲂的驯化养殖研究过程中,对该鱼进行耗率、耗量与窒息点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广东鲂在池养条件下有无养殖豹前途.同时,探讨广东鲂的适宜供条件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广东鲂 试验报告 鲂鱼 鱼种 池养 肉味
  • 简介:在2个温度条件下,对2种有不同规格的倒刺鲃鱼种进行耗率与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尾重3.53g的小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12~28.3℃和30.012~31.0℃时耗率分别为0.3577mg/g·h和0.3199mg/g·h,窒息点分别为0.3270mg/l和0.3131mg/l;平均尾重7.62g的大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28.3℃和30.0℃~31.0℃耗率分别为0.2819mg/g·h和0.3009mg/g·h,窒息点分别为0.3659mg/l和0.4784mg/l.

  • 标签: 倒刺鲃 鱼种 耗氧率 窒息点 温度 鱼体体重
  • 简介: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5000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亩产龙虾152.6kg,平均规格32g,河蟹31.6kg,平均规格164g,亩获纯利润达2576元

  • 标签: 增氧 微孔增 氧生态
  • 简介: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能力有限、底层增量低、增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 标签: 水产养殖 增氧技术 水车式增氧机 应用 微孔 增氧设备
  • 简介:2015年5月-2016年4月,每月中旬纳潮前一天,现场观测辽宁旅顺口区江西镇大口井村面积3.33ha泥沙底海参Apostwhopusjaponicas池塘进、出水口表、底层溶解含量,并在夏(8月)、秋(11月)、冬(2月)和春季(4月)测定该池溶解含量的日昼夜垂直变。结果表明:冬季海参池塘溶解最高〉20mg/L,夏季最低至4.8mg/L;春、夏、秋表底层溶解含量不同,底层小于表层;表层高于底层,差值在1.5-4.0mg/L之间,夏季(8月)差值最大,达4.0mg/L。夏季池塘溶解含量昼夜及垂直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水层间溶解含量无昼夜变化。

  • 标签: 海参 养殖池塘 溶解氧 周年变化
  • 简介:溶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溶解氧 养殖生产
  • 简介:以一龄虹鳟鱼为材料,应用液态增技术使得溶解在不低于8mg/L的条件下,设置虹鳟鱼养殖密度梯度为10kg/m^3、15kg/m^3、20kg/m^3、25kg/m^3,并定期对氨氮等水质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虹鳟鱼最适养殖密度为20kg/m^3。该试验为液态增技术在冷水鱼养殖领域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液态增氧 虹鳟鱼 养殖密度
  • 简介:通过对体重0.53g和75.58g的山女鳟,在7℃、10℃、13℃、16℃、19℃,5个范围耗的测定,研究了山女鳟耗量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耗量随着体重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耗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少,在13℃~16℃水温范围内,水温增加但耗率增加不明显,水温在16℃时,耗量与体重的关系为:R=0.3621W0.7848(R:耗量mg/h.尾,W:体重,g),在体重0.53g时,耗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0173T-0.0393,75.58g时,耗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825T-1.725(R:耗量mg/h.尾,T:水温,℃).山女鳟耗率具有昼夜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在13:00时耗率达到最高值,22:00时达到最低值.山女鳟的窒息点在1.2~1.98mg/L.

  • 标签: 山女鳟 耗氧量 体重 水温
  • 简介:以二、三倍乌克兰鳞鲤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其核型分析结果:二倍乌克兰鳞鲤染色2n=100核型公式为:26m+30sm+30st+14t,染色臂数NF=156;三倍乌克兰鳞鲤染色的核型公式为3n=150=39m+45sm+45st+21t,染色臂数NF=234,二、三倍染色数之比为1:1.5。二倍核型与已报道的鲤鱼染色核型相似。未发现性染色

  • 标签: 乌克兰鳞鲤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各种鱼类都具有各自的色,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热带水域鱼类色的色彩比寒带鱼类绚丽多彩。鱼类的色是由皮肤真皮层和鳞片上、下两面的大量有色细胞形成的,这类细胞分为色素细胞和光彩细胞(Iridocyte)两种。色素细胞是分枝状的结缔组织细胞,细胞里含有色素,它的颜色成分是红、橙、黄等其它色调的脂色素、

  • 标签: 体色 鱼类 种鱼 分枝 水域 鳞片
  • 简介: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五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步伐,广西的淡水渔业闯过了50年来的惊涛骇浪,经历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严峻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狂风恶浪,谱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辉煌的渔业乐章。

  • 标签: 淡水渔业 品种结构 广西 罗氏沼虾 社会主义建设 水产品产量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率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率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率(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 标签: 鱼类越冬池 增氧机 控制系统
  • 简介:与二倍(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和3n-LD)三倍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和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和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和14.5d后死亡,即三倍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倍的2倍,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倍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虹鳟 三倍体精液 低温保存 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