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由于链球菌有多个血清型,给临床防治带来一定困难。为了临床上能够有效控制和治疗猪链球菌病.本人对猪链球菌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及药物试验。结果,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先锋九号、氟苯尼考、先锋五号3种抗生素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采取饲养环境和栏舍带猪消毒,饲料添加敏感药物,发病猪隔离和治疗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本病发生。

  • 标签: 猪链球菌 病原分离 药敏试验 综合防治
  • 简介: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室承担的由广西区科委下达的“草鱼常见病防治药物筛选研究”课题于1989年4月通过技术鉴定

  • 标签: 草鱼 防治药物 鱼病 筛选 常见病 水产
  • 简介:从患病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LCJY-002)。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艋示:该菌为弗氏柠檬峻杆菌(Citrobcwterfundii)。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6bp的核甘=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C691177);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C.frgulldii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LCJY-002为弗氏柠檬酸杆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证文:该菌具有敛病性,PCR检测表明:分离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c屈毒力因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爪:该菌对16种抗菌药物中的庆大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

  • 标签: 中华鳖 弗氏柠檬酸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CFA
  • 简介:我国使用海洋生物防治疾病,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随着中药的发展,已逐步使用海洋药物。从有文字记载的古籍来看,最早在医药上使用海洋生物为周朝或周朝以前,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用乌贼内壳和鲍汁配方的记录。在汉代,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海藻疗瘿,至今仍然沿用。唐代《新修本草》已记载珊瑚可供药用。

  • 标签: 记载 防治疾病 使用 中国 海洋生物 海藻
  • 简介:人类在与病魔作斗争中需要大量药物,对陆生药物的滥采乱伐以及陆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造成陆生药物资源日益枯竭,品质不断降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浩翰海洋,其资源占地球上总资源的80%,特别是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 标签: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海洋药物 药物研制 药物开发 人才培养
  • 简介:拖网渔业,历来是我省海洋渔业最主要的渔法,其产量占海洋捕捞产量的80%以上。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捕捞能力,各地相继发展了一批大功率拖网渔船。但由于所用的网具不同,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了扭转这一情况,省海洋渔业技术总站和有关市、县海洋捕捞的科技人员,在部水产司、省水产局持下,采用优化选型方法,在总结现有高产网具的基础上,种用网模水槽试验等新技术进行改进、

  • 标签: 网具 渔法 拖网渔船 高产 水产 海洋捕捞
  • 简介:气单胞菌(Aeromonas)是一类人和水产经济动物的严重致病菌,本文从青岛某中华鳖养殖场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病灶部位分离一株病原菌HBJY01,对该菌进行鉴定。采用传统鉴定方法结合HBJY01的16SrRNA和gyrB基因克隆的方法,鉴定该菌的属种(Aeromonas)。结果表明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一致。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HBJY01感染健康中华鳖,死亡率100%,症状与不明原因死亡的中华鳖大体相同。取其病变肝脏分离到相同病原菌。

  • 标签: 分离 鉴定 分子分类学
  • 简介:贵州省湄潭县鱼泉镇畜牧兽医站王政等.试验比较了几种药物对驱除猪肾虫的效果。结论为:(1)左咪唑对猪肾虫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和抑制虫体排出虫卵的作用可作为防治猪肾虫病的首选药,临用时以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按5mg/kg剂量,肌肉注射;(2)驱虫净对猪肾虫的驱除效果不佳,但可抑制虫体排出虫卵。仅就抑制虫休排卵作用而言,本药在防治猪肾虫病中的作用肯定的,临用前用注射用水配成10%溶液,按10mg/kg剂量.肌肉注射;(3)敌百虫和中药贯众、苦参注射液对猪肾虫无驱除作用。

  • 标签: 驱除效果 药物选择 猪肾 注射用水 肌肉注射 畜牧兽医站
  • 简介:脆肉鲩作为中山市传统的独特水产品之一.肉质口感备受珠三角,港澳人士推崇。2006年3月1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中山市对中山市东升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四个单位共同承担的“脆肉鲩高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进行鉴定

  • 标签: 通过鉴定 技术示范 高产增效 脆肉鲩 项目 中山市
  • 简介:梅县水产局和梅江区水产局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89.3公顷(10340亩)总产量4848.3吨,每公顷产量6522公斤(亩产434.8公斤),增产1933.5公斤(亩增128.9公斤),成本下降13%,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条件池塘养鱼的先进水平。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养鱼 养殖 亩产 水产 山区
  • 简介:由深圳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承担的“金鲳(卵形鲳鲹)Trachintusovatus(linnaeus))鱼苗人工繁育研究”成果于1998年12月4日通过专家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总结汇报,审阅了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全面评议后,一致认为:

  • 标签: 卵形鲳鲹 人工繁育 鱼苗 专家鉴定 水产养殖技术 推广
  • 简介:对湖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耐药性调查,重点监测了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分离鉴定了117株大肠杆菌,用12种常用药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对四环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常用药物呈普遍耐受。大部分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对单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抗性率达到了64.1%和56.4%.时恩诺沙星抗性率为38.5%;沙拉沙星的抗性率相对较低,但中介菌株的比例达到了23.9%,环丙沙星的中介菌株的比例达到了29.1%。

  • 标签: 大肠杆菌 耐药性 氟喹诺酮类
  • 简介:潮州市农委水产科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67.9公顷(10019亩),总产量5536.7吨,平均每公顷8289.7公斤(亩产552.6公斤),每公顷增产1915.4公斤(亩增产127.6公斤),增收2700元(亩增收180元),成本下降12%,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 养殖 亩产 水产 模式化
  • 简介:淇河鲫(Carassiusauratus)为河南省的传统优质特色水产品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鲫地方品种。本研究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从85尾淇河鲫样品中共鉴定出21个克隆系,在其中6个克隆系中检测到18尾雄性个体。结果表明:淇河鲫是两性型雌核发育三倍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多元统计分析显示:体高、体宽、背鳍基长等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这一结果与体高背厚的淇河鲫种质较优异的生产经验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借鉴两性型雌核发育方正银鲫育种成功经验来开展淇河鲫品种的选育,在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淇河鲫体高背厚的形态特点。

  • 标签: 淇河 雌核发育 克隆系
  • 简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以出现繁殖障碍的母猪并通过ELISA检测为抗体阳性者的血清为材料,于2000年首次从重庆地区分离出PRRS病毒。母猪血清接种Marc-145单层细胞,经盲传至第四代时出现典型的细胞痛变效应(CPE);细胞培养物经电镜观察,发现其中有球形的病毒粒子,粒子大小为40~80nm,核心直径为20-40nm;病毒TCID50为10—4.46/0.05mL;用抗PRRSV特异性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病毒,中和指数为100,并将该地方分离株命名为PRRSV—SCQ株。根据Genbank中PRRSV北美洲株ATCCVR-2332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RRSV—SCQ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其GP5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18一T的EcoRV住点;测序结果表明该GP5基因序列与PRRSV—VR2332、LV株的GP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4%和62.14%,GP5蛋白氨基酸推导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1%和54.37%,揭示SCQ地方分离株与VR2332株在基因型上更为接近,应属于美洲型。

  • 标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SCQ地方分离株 分离鉴定 基因型
  • 简介:由广州市水产局渔业处、番禺县水产局海洋股与莲花山渔科站共同完成的“珠江河口张网渔业资源动态的研究”,经十年的努力,已经完成。1991年12月5日由省水产局组织了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提出了对珠江河口张网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延长禁渔期,提高主要捕捞对象的捕捞规格。改革网具等建议,并已收到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 标签: 张网 渔业资源 水产 网具 增产增收 禁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