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土塘养殖斑对虾75天左右,对虾出现游塘,下午4~5点时游塘特别明显,初始出现黄鳃,而后部分转为黑鳃,该如何处理呢?此类鳃病应该是细菌引起,检查是否有纤毛虫,若没有纤毛虫,可直接泼两次碘制剂,使用碘制剂处理简单,直接且效果好。如不用碘治疗,可以采用改底产品改善池塘底部,再补充光合菌调节改善水质,添加维C稳定虾,减少虾抗应激。养殖环境和虾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氟苯尼考伴料投喂一次,再减料2餐,观察对虾情况。

  • 标签: 斑节对虾 鳃病 防治 养殖环境 碘制剂 氟苯尼考
  • 简介:对虾(Penaeus,mortodortFabricitts)俗称草虾,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已作为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并且在高密度和较完善的养殖条件下取得很高的产量。我国大陆养殖斑对虾起步较晚,近两年才开始较大面积养殖。为了探索斑对虾在本地区池塘条件下养殖的可行性和高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本试验。

  • 标签: 斑节对虾 高产试验 养殖条件 大面积养殖 养殖对象 对虾养殖
  • 简介:我国商品饲料目前紧缺价格又高,群众性的养鱼生产有的地方还存在一定困难,这里介绍两种粮型鱼种培育法。1鱼萍混养法此法适用于以草鱼为主的鱼种池。做法是清塘后注水1米深,夏花放养前10~15天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公斤左右,遍洒或分堆在池塘四周浅水中均可。施肥5~7天后,用密网扦捕池中的敌害生物,再放养芜萍种子每公顷300~450公斤。如果池塘面积大,将芜萍种子洒在用草绳

  • 标签: 鱼种 节粮型培育法 鱼萍混养法 种草淹青法
  • 简介:<正>2014年8月,安阳首届摸鱼活动在内黄县林海庄院生态园举行。来自市区及县城通过网络报名的参赛者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大伙陆续下池塘开始摸鱼,不一会桶里就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鱼,不少放暑假的儿童也参与到摸鱼的队伍中来,伴随着快节奏动感的音乐,现场高潮迭起,不断有人为摸到大鱼而欢呼。

  • 标签: 水产部门 水产技术推广 休闲渔业 渔猎文化
  • 简介:今年是张新(化名)养殖斑对虾的第5年了,虽然只有一个水面4亩的小塘,但在他的精耕细作下,基本每造虾都能养殖成功,且亩产在600斤以上。近十年来,斑对虾养殖技术难度较高,养成率偏低,产值也低,导致大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转养南美白对虾。张新却不这么认为,相比南美白对虾,他更喜欢养斑对虾,在他看来,斑对虾养殖较少,市场销售量少,价格一直比较高,属于高档水产品,30头/斤规格塘头价格一般一斤40元以上,只要注意管理和上市时间,每亩养殖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比如2013年仅白水虾亩产值就超过了5万元。

  • 标签: 斑节虾 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 斑节对虾 市场销售量 亩产值
  • 简介:(本刊记者:张建军\通讯员:高庆军)报道:正月十六,虽然“立春”已过,天气依然寒冷。距离东宁县“第十八届农民科技”开幕还有一个多小时,县城东宁镇科技大集会场人群已经熙熙攘攘,各镇、村的农民穿着厚重的棉衣,怀着兴奋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涌来。只见工作人员与农民朋友们开展互动,有发放宣传单的、有介绍新品种的、有展示新成果的……伴随着鼓乐声声,彩旗飘飘,科技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 标签: 东宁县 科技 农民 渔业发展 助推 工作人员
  • 简介:近牢来,我区沿海大部分虾塘流行暴发性虾病。发病率、蔓延速度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给虾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虾病的发生除了海区海水受污染外,虾塘自身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光合细菌(简称

  • 标签: 光合细菌 斑节对虾 虾塘 养殖环境 污染 海水
  • 简介:在哈尔滨市新发乡幸福鱼场进行了以投喂鸡粪为主,少量投喂农家饲料的粮型养殖模式试验,一种是以鲤鱼为主,另一种是以鲫鱼为主的养殖模式,以鲤鱼为主养的池塘,鲤鱼鱼种体重平均为68.33g,鲫鱼鱼种体重平均为103.33g,饵料系数0.64,平均亩产226.8Kg,亩盈利498元,以鲫鱼为主养的池塘,鲫鱼鱼种体重平均为65g,鲤鱼鱼种体重平均为116.67g,饵料系数0.54,平均亩产278.6Kg,亩盈利528元。

  • 标签: 节粮型养殖模式 鲤鱼 鲫鱼 鱼种 培育
  • 简介: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 标签: 亲虾 斑节对虾 促熟 越冬 养虾 虾病
  • 简介:光合细菌菌体含有多种营养成份,粗蛋白含量约为60%左右,蛋白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生理活性物质。光合细菌还能有效地转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有关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有许多报道。为探讨提高对虾育苗成活率,我们在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盐田试验基地育苗场用光合细菌在斑对虾生产性育苗中进行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光合细菌 斑节对虾 育苗生产 粗蛋白含量 水产养殖 育苗场
  • 简介:1997年1月至1998年9月,湛江市水产研究所与海南海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开发高位池50亩,对斑对虾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总投苗830万尾,总产量56813公斤,最高单产602.5公斤,总产值322万元。本文探讨了放养密度、高盐度海区养殖、饲养管理、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问题。

  • 标签: 高产养殖技术 高位池 斑节对虾 海区养殖 虾病防治 饲养管理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carpio)尾鳍细胞系。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系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 标签: 锦鲤尾鳍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NA含量
  • 简介: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由血液寄生虫附缸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重要症状的人畜其患病。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操作采探索一种是否适合金华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的方法,发现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药物 贫血
  • 简介:本文通过利用原生动物比小球藻耐受含氯氧化剂能力差的特点向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3mg/L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6-30%),15~20min后,能有效的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而藻细胞在1~2d后逐渐恢复,并良好生长、繁殖,镜检未能再现察到原生动物;扁藻、中肋骨条藻中的原生动物,采用10ml/T的洗洁精原液,处理30min,藻细胞也能在1~2d后逐渐恢复最佳生长状态,镜检未观察到原生动物.

  • 标签: 单细胞藻类培养 防治 漂白粉 洗洁精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d仔猪,随机等分成17、21、28、35d断奶4个处理组(处理1、2、3和4),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d开始补饲,7~28,29~42,42~56d分别采食日粮Ⅰ、Ⅱ、Ⅲ。处理1、2、3、4分别于18、22、28、36、22、28、36、43、28、36、43、50和18、22、28、36、43、50d剖杀每次每个重复1头,共计54头。剖杀取得的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样品用于测定仔猪肠粘膜水解酶、糖原和上皮间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

  • 标签: 淋巴细胞 断奶日龄 水解酶 仔猪 肠道粘膜 上皮
  • 简介:近几年来,我市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传染性流行病,而且发病率高、病害来得早、范围广、损失大是我市养虾史上所罕见,使我市对虾养殖业又陷入困境,广大虾农因之大伤元气而情绪纸落,对搞好今后的对虾养殖生产信心不足。为了探索养虾防病新技术,为广大虾农提供成功范例,针对虾病主要是由于环境等外界不良因子的诱发,

  • 标签: 暴发性流行病 斑节对虾 养虾 综合措施 光合细菌 虾病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液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液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液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悬液,但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制备的胚胎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液制备的细胞悬液,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液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悬液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液制备鱼类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