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渔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防控病害、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渔用疫苗的递送途径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大部分渔用疫苗均以注射免疫为主要递送途径,但由于该途径具有费时费力、易伤鱼体、不适用于小规格鱼体等缺点,因而浸泡和口服免疫逐步成为目前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的研究热点。浸泡免疫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但所需抗原量较大,而超声波、活载体及穿刺等辅助方法或技术可有效提高浸泡免疫效果。口服疫苗解决了小规格鱼体免疫的问题,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利于大量鱼类同时免疫,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渔用疫苗各种递送途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

  • 标签: 渔用疫苗 递送途径 注射免疫 浸泡免疫 口服免疫
  • 简介:流感(SwineInfluenza,S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康复快、死亡率低为特征。猪流感是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和流行.在我国依然是猪的多发性疾病。猪流感感染后不仅造成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下降,而且极易感染其它疫病(如猪链球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等)而增高病死率,同时猪流感病毒可传染给人,是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放大器”和重组体.具有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其传播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由于流感病毒的RNA复制酶缺乏校正阅读能力.编码HA和NA蛋白质的基因非同义替换的积累使其基因容易发生突变而造成抗原漂移,迄今为止。世界上猪流感病毒的主要优势血清型仍是H1和H3亚型。

  • 标签: 猪流感病毒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诊断学 A型流感病毒 持续稳定发展 规模化猪场
  • 简介:2005年10月26日到11月6日,云浮市某个体养猪场全群猪出现大幅度减料、体温升高、初期流鼻涕、打喷嚏、阵发性咳嗽,随后呈现腹式呼吸、卧地不起,部分病猪皮肤苍白、黄染的疫病,饲养户以一般性细菌感染进行施治,未见显著效果,先后死亡25头。经流行病学、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流感、部分猪继发附红细胞体病。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猪逐渐康复。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综合性防治 猪流感 诊断 附红细胞体病 实验室检验 卧地不起
  • 简介:随着土法疫苗在养鱼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几种危害性较大的鱼病(如肠炎、烂鳃、赤皮、出血病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实践证明,应用土法免疫技术防治鱼病,是解决大面积鱼病问题最为可靠、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土法 鱼病 烂鳃 防治效果 养鱼生产 出血病
  • 简介:流感除了其显而易见的兽医传染病学意义,更在于其深远的公共卫生意义以及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种间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猪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新宿主的机制.希望对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猪流感 SIV 传播机制 流行病学
  • 简介:土法疫苗注射是防治鲩鱼烂鳃、赤皮、肠炎三病,是市、县、镇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常年为群众养鱼服务的一项工作。鲩鱼因病多,不但每年有传染病还有寄生虫病,近几年还出现鲩鱼暴发性出血病,与鲩鱼三病常混在一起,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鲩鱼在注射一次疫苗后,

  • 标签: 土法 烂鳃 暴发性出血病 养鱼 疫苗注射 寄生虫病
  • 简介:据报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郑兆鑫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2年的艰苦探索、反复试验,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并于日前在上海通过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的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领导的2005年度现代农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2006年已入生产。

  • 标签: 基因工程疫苗 研制成功 猪口蹄疫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商业化生产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据南方饲料信息网消息.由天津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丁伯良主持的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免疫防治技术”,经3年多刻苦攻关,研制成功了油乳剂灭活疫苗。日前,市科委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并确认该项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油乳剂灭活疫苗 天津市农科院 猪蓝耳病 制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科技攻关项目
  • 简介:弧菌(Vibrio)不仅对海水网箱养鱼业、养虾业造成危害,也对锯缘青蟹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我们曾多次从病、死蟹、甚至蟹苗体内分离出多种致病性弧菌,尤其是对虾、蟹、蚝等甲壳类有明显感染致病性的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

  • 标签: 锯缘青蟹 弧菌病 蟹养殖 蟹苗 海水网箱养鱼 免疫预防
  • 简介:在水温(25±1)℃下,给平均体质量(80±5)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腹腔注射福尔马林灭活的鮰爱德华氏菌(Formalin-killedEdwardsiellaictaluri,FKE)后,第2、4、6、8、14、21,和28d测定外周血液免疫指标,并在免疫后第28天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注射鮰爱德华氏菌灭活菌苗后,斑点叉尾鮰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白细胞分类组成变化显著,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与凝集抗体效价显著上升。第4d免疫组红细胞和白细胞达峰值2.52×106/μL和4.67×105/μ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分类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d达到峰值,分别为22.3%、5.67%、39.3%和4.3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凝集抗体效价在第21d达到峰值,分别为54.33%和1:341.3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4.3%。福尔马林灭活的鮰爱德华氏菌免疫后,斑点叉尾鮰获得较强的抗鮰爱德华氏菌感染保护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免疫奠定基础。

  • 标签: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鮰爱德华氏菌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 简介:我国应用猪瘟兔化弱毒株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已近50年,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不能正确使用疫苗、不能适时免疫以及疫苗中含有过多的过敏原而使猪瘟疫苗达不到好的效果。为消除接种猪瘟疫苗时的母源抗体干扰和仔猪的过敏反应,哈药集用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白同臣等建议:(1)在猪瘟免疫时,要适时免疫尽量消除母源抗体的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猪瘟疫苗 母源抗体 过敏反应 仔猪 干扰 接种